图书介绍
科技创新的桥梁 科技中介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段万春,李耀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2310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中介组织-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创新的桥梁 科技中介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时代的主旋律——科技创新1
1.1 科技创新的历史沿革1
1.1.1 劳动——人类创造历史的开端2
1.1.2 近代以来科技创新的脉络5
1.1.3 中西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考察9
1.2 科技创新的哲学反思12
1.2.1 哲学革命是科技创新的先导13
1.2.2 科技创新的思维机制15
1.2.3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18
1.3 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与特点21
1.3.1 科技创新的研究规模和组织形式日益扩大22
1.3.2 科技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25
1.3.3 现代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出现了整体化发展趋势27
1.3.4 科技创新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28
1.3.5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33
1.4 科技创新的体系结构37
1.4.1 科技创新的体系结构37
1.4.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40
1.4.3 国家创新体系43
1.4.4 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45
1.5 科技中介是科技创新的桥梁和纽带47
1.5.1 科技中介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48
1.5.2 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蓬勃发展49
2 科技中介的理论概述52
2.1 科技中介的内涵及其功能52
2.2 科技中介机构的特点54
2.2.1 机构规模一般不大,但对经营管理者和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54
2.2.2 经营主体多元化,且日益强调企业化运作55
2.2.3 兼营性机构或公司多,科技中介服务只是其众多服务项目中的一种56
2.2.4 以区域整合或连锁经营为特征的网络化发展57
2.2.5 服务方式不断创新58
2.3.1 国家资助设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60
2.3 科技中介机构的几种主要组织形式60
2.3.2 大学和研究机构创办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61
2.3.3 各种协会设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65
2.3.4 民间独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66
2.3.5 商业化的科技中介公司68
2.4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中的政府角色70
2.4.1 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为科技中介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71
2.4.2 设立技术转让的监管和促进机构72
2.4.3 直接资助建立科技中介机构和网络73
2.4.4 在政府的相关工作中,充分利用、借助科技中介组织,甚至政府自身也扮演科技中介角色75
2.4.5 为科技中介服务创造顺畅的产学研供需环境76
3.1 国外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现状78
3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现状和趋势78
3.1.1 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以及健全的法制79
3.1.2 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意识79
3.1.3 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80
3.1.4 中介机构具有较好的信誉和服务质量81
3.1.5 科技中介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1
3.2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现状分析82
3.2.1 国家对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83
3.2.2 主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85
3.2.3 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特点90
3.3 国内外科技中介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对比研究95
3.3.1 政府推动,政策引导96
3.3.2 政府以大的科技计划支持建立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网络97
3.3.3 科技中介组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极富特色的重要环节99
3.3.4 科技中介市场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99
3.3.5 中介咨询机构的主要财富和资本是人才101
3.3.6 职业道德和信誉是中介咨询公司获得客户的根本保证102
3.4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趋势102
4.1.1 科技成果供求流量决定科技中介流量106
4.1.2 科技成果供求流量的生成机制106
4.1 科技中介流量106
4 科技中介发展的支撑体系106
4.2 政策法规环境108
4.2.1 政策法规是科技中介发展的宏观环境108
4.2.2 政策法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108
4.2.3 政策法规环境的优化109
4.3 人力资本支持111
4.3.1 科技中介服务智力劳动的特点111
4.3.2 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分析112
4.3.3 人力资本的优势分析113
4.3.4 科技中介服务人力资本的构建114
4.4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117
4.4.1 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118
4.4.2 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类型120
4.4.3 科技创新文化构建121
5 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125
5.1 基本现状125
5.1.1 科技中介机构或组织的分类125
5.1.2 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基本现状126
5.2 云南省中介服务机构主要类型的现状及分析127
5.2.1 云南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现状及其分析127
5.2.2 云南省科技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分析137
5.2.3 云南省科技风险投资咨询机构的现状及分析140
5.2.4 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现状及分析145
5.2.5 云南省农业科技咨询机构的现状及分析152
5.2.6 云南省技术交易市场现状及分析155
5.2.7 云南省技术协会的现状及分析158
5.2.8 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65
5.3 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及难点问题167
5.3.1 共性问题167
5.3.2 云南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167
6.1 实施目标管理,大力推进科技中介的蓬勃发展170
6.1.1 建立健全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目标170
6 建立健全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170
6.1.2 实现目标的支撑体系172
6.2 搭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173
6.2.1 科技中介机构的分类和功能173
6.2.2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整体效应182
6.2.2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层次递进183
6.3 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183
6.3.1 科技成果转化率183
6.3.2 技术交易成交额184
6.3.3 综合效益协调184
6.3.5 体系自身的有效整合185
6.3.6 形成有序的竞争市场185
6.3.4 自主性与制度性185
6.3.7 功能充分发挥186
6.4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186
6.4.1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186
6.4.2 理顺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政策引导187
6.4.3 相关优惠政策建议189
6.4.4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法律支持体系建设190
6.5 建立公共科技信息平台191
6.5.1 加快网络与数据库建设192
6.5.2 建立覆盖全云南省的公共科技信息网络平台192
6.6 选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率先培育科技中介市场193
6.7 积极发展科技中介行业协会195
6.7.1 发展云南省科技咨询协会195
6.7.2 推进科技中介人力资源协会的建立和发展196
7 推进云南省科技中介发展的对策措施198
7.1 明确立法思路,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98
7.1.1 基本思路198
7.1.2 法规建设的具体建议198
7.2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决策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204
7.3 采取优惠政策,催生科技中介机构发展207
7.4 增大科技中介流量,培育科技中介市场209
7.5 规范市场秩序,展开公平竞争211
7.6 建立科技要素合理分配体制,激活科技创新214
7.7 整合智力资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中介人才队伍218
8 建立云南省科技中介政策法规体系223
8.1 政策法规构架的基本模型223
8.2 政策法规的结构与功能224
8.2.1 结构要素优化225
8.2.2 发挥整体功能效应225
8.3 法律法规构架的主要内容226
8.3.1 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界定226
8.3.2 遵循市场中介的一般规则,突出科技中介特色227
8.3.3 结合云南特点,定位于区域立法,体现立法的创新性227
8.3.5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229
8.3.4 采取分散立法模式229
8.3.6 科技中介机构组织形式的法律依据230
8.3.7 规范科技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230
8.3.8 建立科技中介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制度231
8.3.9 规范科技中介机构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231
8.4 财税金融政策232
8.4.1 财政方面的扶持233
8.4.2 税收方面的扶持和优惠233
8.4.3 金融服务234
8.4.4 财务会计235
8.5.2 重视风险投资的源头开发237
8.5 风险投资政策237
8.5.1 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对风险投资的指导和协调237
8.5.3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专业队伍238
8.5.4 有关风险投资的政策法规238
8.5.5 发展风险投资,要走多元化筹集资金的路子239
8.6 人力资源政策239
8.6.1 创造科技中介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人才搭建职业舞台240
8.6.2 建立科技中介教育培训制度241
8.6.3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的制订、修改和实施243
8.6.4 制订科技中介人力资源激励政策244
8.6.5 制定和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行为246
8.6.6 科技中介机构资质认证制度247
8.6.7 成立科技中介人力资源协会247
8.7 科技政策248
8.7.1 不断深化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加快科技中介机构的体制和机制创新249
8.7.2 积极地改善政策环境,推动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的整合,扩大规模,提高其独立发展能力249
8.7.3 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监督,使之尽快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250
8.7.4 促进科技中介机构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动态网络化服务体系的建立251
8.7.5 大力推动一批面向地区支柱产业的科技中介机构的迅速成长,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军作用251
主要参考文献253
课题相关材料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