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民健身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阿宁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8424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全民体育-体育活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民健身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全民健身活动和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1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全民健身活动2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
二 人的素质结构理论8
三 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6
第二节 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与全民健身活动18
一 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18
二 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20
三 健身活动对人体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21
四 健身活动的基本要求25
一 全民健身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1
第三节 全民健身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31
二 全民健身活动与文化发展的关系43
三 全民健身活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51
第二章 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54
第一节 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和现状55
一 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55
二 全民健身活动取得的成绩56
三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本经验与存在的不足65
第二节 新世纪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目标和对策68
一 全民健身活动的目标和任务68
二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机遇和条件76
一 发挥三方面力量的作用81
第三节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本思路81
二 继续实施两个工程82
三 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83
四 落实和完善三项制度84
五 明确四个工作重点85
六 正确处理四个差异85
第三章 全民健身活动的法规87
第一节 全民健身活动法规的主要形式和内容88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有关规定88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的有关规定88
三 国务院的有关行政法规91
四 国务院的有关法规性文件92
五 国务院部门的有关规章94
六 地方的有关行政法规94
七 地方部门的有关规章96
第二节 全民健身活动法规的执行、执法监督和完善96
一 全民健身法规的执法和执法监督96
二 完善全民健身法规的建议99
第四章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102
第一节 学校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一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点103
二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起点103
一 学校体育的发展104
三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点104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现状104
二 学校体育的现状106
三 学校体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09
第三节 加强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13
一 实施素质教育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意义113
二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115
第四节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改革学校体育116
一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116
二 更新体育课程内容117
三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119
四 加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121
五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122
第五章 确立农村体育发展新机制125
第一节 农村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难点126
一 农村体育的现状126
二 农村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130
第二节 镇乡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点135
一 镇乡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135
二 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方向136
三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139
第三节 农村体育发展的趋势142
一 农村体育的管理方式应有新发展142
二 农村体育的运行机制应有新探索144
三 农村体育的运作方法应有新突破145
第六章 构建社区体育服务新体系149
第一节 社区体育的特点和意义150
一 社区体育的特点151
二 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因152
三 发展社区体育的现实意义153
第二节 中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55
一 社区体育的现状155
二 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158
一 社区体育服务的基本内容159
第三节 社区体育服务的组织159
二 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工作程序163
三 组织社区体育竞赛的基本原则和编排要点164
四 社区体育竞赛成绩判定的基本方法166
五 组织社区体育竞赛的注意事项166
第四节 构建社区体育服务新体系的措施168
一 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168
二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运行机制172
三 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网络176
四 加强社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178
第七章 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不平衡问题181
一 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区域差异182
第一节 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不平衡性182
二 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职业群体差异183
三 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城乡差异185
四 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年龄群体差异186
第二节 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区域差异的原因188
一 西部经济实力薄弱是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188
二 西部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为迟缓是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192
三 西部体育人才匮乏,场地设施短缺,制约了全民健身活动平衡开展195
四 西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水平低,难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平衡发展197
五 西部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平衡发展199
一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201
第三节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对策201
二 促进全民健身协调发展的对策202
第八章 国民体质的现状与监测系统211
第一节 国民体质的现状分析212
一 体质的科学内涵212
二 我国国民体质的现状216
三 国民体质的比较分析217
第二节 影响国民体质的因素220
一 遗传因素对国民体质的影响220
二 经济对国民体质的影响221
四 自然环境对国民体质的影响222
三 教育对国民体质的影响222
五 卫生服务对国民体质的影响223
六 体育锻炼对国民体质的影响223
七 营养对国民体质的影响223
第三节 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作用224
一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必要措施224
二 全民健身活动科学化的必然要求224
三 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225
第四节 国民体质监测指标体系225
一 学龄前儿童体质监测指标225
二 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指标226
三 成年人体质监测指标227
四 老年体质监测指标228
第五节 加强国民体质建设的对策228
一 树立新的健康理念228
二 建立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与网络230
三 创建科学的健身指导系统231
四 加强体质学的研究233
第九章 培养社会体育专门人才244
第一节 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概况245
一 业余体育活动辅导员的兴起245
二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245
三 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现状247
一 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48
第二节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248
二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实施249
三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258
第三节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72
一 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272
二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274
三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276
第四节 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对策276
一 实行分级培训分级管理276
三 发挥体育院校的主渠道作用277
二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277
四 建立多样化的培养体系278
五 完善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278
第十章 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280
第一节 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关系281
一 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导向作用281
二 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示范作用282
三 全民健身活动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84
四 全民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发展的互动互补286
第二节 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协调发展的对策287
一 正确认识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计划287
二 处理好制约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关联因素289
三 加强宏观调控,制定配套措施291
四 营造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环境294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作用295
一 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295
二 北京奥运会强化了全社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301
三 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303
第十一章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305
第一节 国外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306
一 大众体育为丰富余暇时间创造了条件306
二 人口老龄化是大众体育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306
三 大众体育也是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投资形式307
四 体育娱乐市场对大众体育的推动作用307
五 大众体育有利于扼制“文明病”的蔓延309
第二节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文本与实践311
一 法规文本311
二 体育人口323
三 体育志愿者329
四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348
第三节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371
一 大众体育的生活化371
二 大众体育的多样化372
三 大众体育的制度化372
四 大众体育的科学化372
主要参考文献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