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刷色颜控制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刷色颜控制手册
  • (美)(特里顿)Kelvin tritton著;易尧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0053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印刷色彩学-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刷色颜控制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丛书总序1

第一章 颜色与颜色视觉基础1

光与色1

光与色的物理属性1

光滑与粗糙表面对颜色的影响4

颜色视觉与颜色感觉5

颜色感觉的生理过程6

颜色适应与颜色恒定8

同色异谱9

颜色视觉测试10

观察条件11

第二章 颜色定义与测量13

颜色定义与分类13

色相、亮度与彩度13

孟塞尔颜色体系14

运用物理样品定义颜色17

通过测量定义颜色18

光谱反射率19

CIE颜色标准20

标准照明体20

CIE标准观察者22

三刺激值23

色度值25

CIELab(L*a*b*)色彩空间27

CIELCh(L*C*h°)色彩空间29

色差与宽容度30

CMC与CIE2000容差33

颜色测量仪器33

第三章 密度与密度计37

什么是密度?37

为什么使用对数表示密度?38

颜色测量原理41

湿密度与干密度42

偏振滤光器43

彩色油墨的密度测量44

密度不能度量颜色46

密度测量的其他功能48

密度计的使用48

校准与维护48

表面测量49

绝对密度或减纸49

其他类型的仪器49

第四章 色彩复制原理51

加色混合51

减色混合52

色彩复制油墨54

灰平衡与校色56

灰平衡与墨层厚度57

色调再现57

黑版58

底色去除与灰色置换58

第五章 色彩复制系统62

系统方法62

原稿62

印刷特性63

作业构建阶段63

规范与控制64

第六章 印刷特性67

印刷特性定义67

印刷特性属性68

承印物68

原色色相71

二次色、三次色色相71

阶调的传递73

灰平衡74

印刷特性规范76

标准印刷规范76

ICC色彩管理80

第七章 色彩管理80

色彩管理模块82

设备特性文件82

制作特性文件82

复制意图(色域压缩方法)83

展望85

第八章 印刷特性测量87

印刷控制条87

控制位置88

应选择哪一种控制条?88

油墨颜色与墨层厚度要素89

灰平衡90

叠印要素90

阶调传递控制要素91

微线段91

高调和暗调网点92

星标(不同线宽)92

粗网线和精细网线加网93

用于密度测量的阶调色块94

重影和叠印要素(slur and doubling)95

星标95

同心圆95

线形色调区域96

网点面积测量97

Yule-Nielsen公式98

Marry-Davies公式98

网点增大99

重影和叠印100

网点面积和网点增大特性曲线100

相对印刷反差测量101

叠印测量102

色相误差和灰度测量104

色相误差105

灰度106

GATF彩色六角形106

色反差(活泼或色彩对比)109

灰平衡测量110

第九章 制版控制113

制版的基本目标113

常规印版的成像控制113

重要变量113

控制要素116

设定正确曝光时间118

CtP成像控制121

数字测控条122

印版阶调值测量123

线性化和校准125

非印刷相关因素对网点增大的影响128

第十章 印刷特性的控制128

网点增大测量——标靶的可靠性129

阶调值的影响129

阴图型和阳图型胶片的影响130

加网线数的影响131

网点形状的影响132

调频或随机加网的影响133

印版曝光的影响136

印刷对网点增大的影响136

印刷模糊137

重影137

印刷压力和橡皮布类型的影响138

油墨对网点增大的影响142

对影响网点增大参数的总结144

影响叠印的因素145

油墨黏度的重要性146

决定颜色色序的因素148

标准的颜色色序149

第十一章 打样和控制方法151

打样方案151

匹配印品结果的打样152

打样方法152

生产设备打样153

打样设备打样153

照相打样系统155

模拟脱机预打样155

数字打样系统157

是否需要网目调打样?158

根据印品情况对打样的校准158

模拟打样159

数字打样159

第十二章 建立印刷标准和印刷特性文件161

标准化基本过程变量161

模拟的方法进行制版图像信息传递161

CtP方法进行制版图像信息转移162

颜色色序162

油墨和橡皮布162

不同的印刷方式163

确保印刷环境163

承印物分类164

密度标靶和网点增大的建立165

遵循公认的标准165

进行印前打样167

根据实践或经验定义的标准167

取决于测量167

纸张类别间相应的标准168

为非ICC管理工作流程制定的复制规范170

使用标准ICC特性文件171

用公认的标准印刷并特性化171

对个性化的印刷进行特性化171

为ICC特性文件提供特性化数据171

用标准特性数据创建特性文件172

生成自己的特性化数据172

第十三章 生产控制176

平印上墨系统的特性化176

区域上墨调整176

响应时间177

过程变量178

正态变化178

控制要考虑的因素179

跳跃变化179

累积变量179

控制策略181

System Brunner公司181

测量策略182

灰度区域控制策略183

图像测量184

附录1:标准印刷特性规范187

附录2:普通过程变量以及标准差191

附录3:提供色彩及色彩印刷有用信息的网站195

表索引199

图索引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