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史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国史 第3卷
  • 张宪文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4242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54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全面抗战的爆发1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1

一、卢沟桥的枪声1

二、国民政府的立场与态度5

三、平津失守10

四、日军向平绥、平汉线进攻12

第二节 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侵略17

一、中国政府进入战时状态17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1

三、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26

四、平型关大捷与忻口会战32

五、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37

第三节 中国谋求国际援助46

一、国民政府寻求英美制止日本侵略46

二、布鲁塞尔会议与欧美各国的对日绥靖政策50

三、苏联援助中国抗战55

四、陶德曼调停及其失败58

一、日本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62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62

二、台儿庄大捷与徐州会战65

三、德国停止援华73

四、武汉会战与广州、武汉的失陷79

第五节 抗战相持局面的形成86

一、日本侵华新战略86

二、南岳军事会议与国民政府战略指导的变化91

三、国民政府敌后战场的开辟97

四、中日军队在正面战场继续交战101

五、汪精卫集团投敌110

六、国民政府推动各国援华制日115

第二章 中国抗战纳入国际反法西斯战线122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与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形成122

一、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122

二、中美英军事联盟与中国战区的建立130

三、蒋介石访问印度136

四、美英援助中国抗战141

一、第三次长沙会战146

第二节 中美英协同对日作战146

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54

三、浙赣、常德会战160

四、中国军队打通中印交通线167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中外关系171

一、中国同英美签订新约和四强地位的确定171

二、开罗会议179

三、中英矛盾的尖锐186

四、陷入低潮的中苏关系195

五、史迪威事件与中美关系的危机201

第四节 美国扶蒋反共与中国局势的危机209

一、中国军队在豫湘桂战场的失利209

二、地方实力派和国民党内的反蒋主张及活动215

三、赫尔利来华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220

第三章 战时政治体制的确立和国统区思想文化的发展228

第一节 战时中央政治体制的确立228

一、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颁布《抗战建国纲领》228

二、国防最高委员会的设立232

三、国民参政会236

第二节 战时地方政治制度242

一、地方党政体制的形态242

二、新县制的推行248

三、保甲制度进一步强化253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加强专制统治258

一、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258

二、强化特务统治266

三、发布国民精神总动员271

四、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276

第四节 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高涨280

一、民主宪政促进会280

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285

三、民主运动的高涨290

第五节 战时文化教育的发展300

一、战时文化的繁荣300

二、高校内迁与战时教育发展307

三、战时科学技术的进步313

第四章 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及各项政策31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敌后根据地319

一、洛川会议与中共抗日战略方针的确定319

二、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323

三、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336

第二节 中共坚持敌后游击战争341

一、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341

二、中共抗日武装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349

三、抗日根据地的恢复与再发展355

四、国共关系的逆转和军事摩擦365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建设378

一、陕甘宁边区的建立和巩固378

二、抗日根据地的行政制度383

三、抗日根据地的议会制度389

四、中共的对外政策393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398

一、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398

二、大生产运动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405

三、抗日根据地的工商业410

四、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和金融414

第五章 国民政府实施战时经济战略420

第一节 沿海地区工业设备和人员的内迁420

一、上海工厂设备和人员内迁武汉420

二、其他地区厂矿设备和人员内迁426

三、鄂湘地区厂矿设备人员再迁西南430

一、《非常时期经济方案》的提出435

第二节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435

二、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与战时经济体系的基本纲领439

三、《国家总动员法》的颁布444

四、战时物资管制与专卖447

第三节 扩展后方国有企业和扶持民营经济451

一、战时工矿业451

二、战时交通运输457

三、战时对外贸易461

四、战时金融统制465

五、战时农业473

第四节 战时财政政策与举措478

一、战时财政收支478

二、战时租税483

三、战时内外债的筹措489

第六章 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统治496

第一节 日本“以华制华”的政治战略496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496

二、“中华民国维新政府”499

三、“蒙疆联合自治政府”501

四、汪精卫“国民政府”506

第二节 日本“以战养战”的经济战略514

一、日本对东北经济资源的掠夺514

二、日本在华北的经济掠夺520

三、日本在华中的经济掠夺524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政治统治与奴化教育530

一、华北治安强化运动530

二、华中清乡运动537

三、日伪对沦陷区的奴化教育544

第四节 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统治的斗争550

一、东北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550

二、华北华中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553

第七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559

第一节 中国面临两种前途559

一、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59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69

一、雅尔塔会议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573

第二节 日本无条件投降573

二、美国投掷原子弹582

三、苏联出兵中国东北585

四、中国军民的反攻作战586

五、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与中国战区的受降608

第三节 中国出现和平建国的新契机617

一、和平民主呼声的高涨617

二、社会各阶层、社团的和平建国主张620

三、国共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谈判与争论623

四、“联合政府”主张的变化6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