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同济调查 上海社会治理调研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同济调查 上海社会治理调研报告
  • 郭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6422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调查报告-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同济调查 上海社会治理调研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开展社会调查服务地方发展1

报告一 上海郊区发展调查与评价&施建刚1

前言1

1研究引言2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3

2研究综述3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3

2.2 相关理论基础5

3问卷综述7

3.1 问卷调查背景7

3.2 专业术语解释7

3.3 样本说明8

4问卷评价11

4.1 综合评价11

4.2 上海郊区基础设施的评价12

4.3 上海郊区市容环境的评价20

4.4 上海郊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评价24

4.5 上海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32

4.6 上海郊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46

4.7 上海郊区(位于外环线及郊区新城之外)不同区域的综合评价52

4.8 促进郊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56

5建议和展望56

5.1 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56

5.2 政策建议58

5.3 有关展望60

附件:上海郊区发展调查问卷64

报告二 上海市市容与环境质量满意度跟踪调查&覃文忠 张宗彝69

前言69

1市民对市容建设与管理的满意度分析70

1.1 城市绿化与市容总体面貌的公众满意度较高71

1.2 城市交通与建筑渣土治理不容乐观,执法行为仍受诟病72

1.3 城市公共空间行为引导不足,顽症陋习整治满意度低73

1.4 社区环境基本面较好,绿化休闲、公交站点等满意度高74

1.5 社区道路施工行为、违章 搭建整治、垃圾分类满意度不高75

1.6 社区及周边“乱”字当头,管理与素质问题仍然突出76

2市民对环境质量与管理的满意度分析77

2.1 PM 2.5 空气治理成效初现,汽车尾气治理满意度低77

2.2 水源地环保情况满意度较好,江河干道水质有所下降78

2.3 交通管理环境满意度高,行人素质仍有不足78

2.4 重大环境事故的处理基本满意,信息发布认可度高79

3加强市容环境与管理的若干建议80

3.1 建管并举、规划先行,促进管理手段系统化80

3.2 疏堵并用、以疏为主,实现管理服务人性化81

3.3 宣教并轨、情景培养,提升管理客体自律性81

3.4 奖惩并重、协同参与,保障管理行为实效化82

3.5 政企并行、市场运作,推动管理机制常态化82

4结语83

报告三 上海郊区新城认知度和入住(驻)意愿调查研究&张宗彝 覃文忠84

前言84

1市民和企业对郊区新城的认知情况分析85

1.1 新城的认知广度较高,深度有限85

1.2 企业对新城的认知度高于市民,区域差异大86

2市民和企业入住(驻)郊区新城的意愿分析88

2.1 七成市民和企业愿意入住(驻)新城,迁离意愿低88

2.2 成本、环境和前景是主要吸引力89

2.3 交通、配套和从业环境是主要斥力90

3市民和企业对郊区新城的满意状况与期望92

3.1 市容环境和硬件设施满意度高92

3.2 驾车出行便捷,公共交通差强人意92

3.3 生活和商务配套不完善,宜居宜业程度低93

3.4 总体评价一般,提升配套、降低成本是最大诉求94

4加快和完善新城发展的若干建议95

4.1 近期重点发展部分新城,长期性和阶段性并重95

4.2 加快完善新城内外公共交通,大力发展生活商务配套96

4.3 优先导入年轻人口和外来人口,鼓励内城人口外迁96

4.4 拦截溢出产业,导入增量企业,培育创业企业97

4.5 打破僵局,政府发力,市区联动,落实优惠政策97

报告四 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效率改进&马国丰99

1工业园区基本情况介绍99

1.1 工业园区概念界定99

1.2 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100

2上海市工业园区102

2.1 上海市工业园区基本介绍102

2.2 上海市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106

2.3 上海市工业园区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106

3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数据来源及评价体系107

4数据整理109

5土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11

6模糊层次分析模型112

6.1 取值标准的确定113

6.2 模糊判断矩阵114

6.3 权重的确定114

7土地利用水平分值计算120

7.1 土地开发程度与利用结构分析122

7.2 土地投入程度分析123

7.3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124

7.4 土地产出效益分析125

7.5 工业园区土地总体利用效率评分127

8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及分析128

8.1 扩展潜力分析130

8.2 结构潜力分析132

8.3 强度潜力分析134

8.4 管理潜力分析136

9苏州工业园区136

9.1 园区简介136

9.2 地理交通137

9.3 发展目标138

9.4 发展规划138

10上海市北工业园区139

10.1 园区简介139

10.2 土地利用水平分析139

10.3 潜力分析142

11苏州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经验学习143

12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调研背景146

13调研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分析149

13.1 复华园区149

13.2 上海汽车城152

13.3 上海大学科技园嘉定园区156

13.4 嘉定出口加工区159

13.5 调研总结162

14问题研究163

14.1 总体情况163

14.2 土地利用水平情况163

14.3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情况163

15对策分析164

15.1 总体对策164

15.2 土地利用水平和提高土地利用潜力改进对策165

报告五 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急处理的市民满意度调查&覃文忠 张宗彝170

前言170

1市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情况171

1.1 事件总体关注度高,市民反响大171

1.2 市民维权意识强,对公共事件“零容忍”172

1.3 市民话题参与度高,网络力量强大173

2市民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174

2.1 总体满意度一般,信息发布满意度较高174

2.2 日常防范工作不足,问责严肃性有待提高174

2.3 应急响应要把握好“黄金四小时”175

2.4 希望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应急联动176

3典型事件的市民满意度情况177

3.1 暴雨积水:总体满意度不高,软硬件缺陷大177

3.2 高温事件:电力保障与宣传引导满意度高177

3.3 黄浦江死猪:市民满意度全面走低178

3.4 复旦投毒:总体满意度高,素质教育需加强179

4政策建议180

4.1 做好应急宣传普及,响应健全应急自动机制180

4.2 做大网格管理中心,提升日常防范管理能力180

4.3 做强应急组织协调,提高应急联动的有效性181

4.4 做巧网络舆情应对,及时把握舆论制高点181

4.5 做实善后补偿与问责,确保事件处理公正性181

报告六 上海停车问题调查&臧漫丹 吴也白 高显义 王瑞杰183

前言183

1上海停车问题调查的基本情况和问题184

1.1 上海市存在较严重的停车难问题184

1.2 医院停车184

1.3 学校停车185

1.4 区级服务设施停车185

1.5 居住小区停车186

1.6 社区服务设施停车186

2上海停车问题原因分析187

2.1 从总量上来看,停车位供给小于汽车保有量,供需矛盾突出187

2.2 从供需结构来看,供应结构不合理、不均衡188

3若干对策与建议189

3.1 依托趋势判断确立停车管理思路189

3.2 限制供应角度:管好存量,有限增量189

3.3 重点管理交通(停车)需求:减少小汽车出行,建设公交都市191

3.4 长期看,需要空间紧凑、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出行需求192

附件:国外案例193

报告七 上海市民对上海交通拥堵现状及治理政策评价调查&周向红201

1上海交通拥堵状况特征明显201

1.1 拥堵状况较三年前总体加剧,市民对此感受强烈201

1.2 时段性拥堵情况较为明显202

1.3 区域性极端拥堵情况突出203

2上海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203

2.1 机动出行需求增加203

2.2 公交出行率偏低204

2.3 路网结构不合理204

2.4 道路资源挤占严重205

3缓解上海交通拥堵的若干建议205

3.1 强化外地牌照车辆限行政策,保障主干路网畅通205

3.2 完善公共交通,构建便捷有序的轨道交通系统207

3.3 发展智慧交通,提升交通组织水平208

3.4 倡导绿色交通方式,扭转出行观念209

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同济分中心简介210

同济大学城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简介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