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性聚丙烯新教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改性聚丙烯新教材
  • 赵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916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聚丙烯塑料-改性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改性聚丙烯新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聚丙烯工业概况1

1.1 聚丙烯工业现状1

1.1.1 聚丙烯产销情况1

1.1.2 聚丙烯装备技术情况2

1.2 聚丙烯的改性方法3

1.2.1 化学改性3

1.2.2 物理改性4

1.2.3 表面改性5

参考文献6

第2章 新型催化剂的应用及聚丙烯新产品的开发7

2.1 丙烯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7

2.1.1 第一代聚丙烯催化剂7

2.1.2 第二代聚丙烯催化剂7

2.1.3 第三代聚丙烯催化剂8

2.1.4 第四代聚丙烯催化剂——反应器粒子技术9

2.1.5 第五代聚丙烯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10

2.2 丙烯聚合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11

2.2.1 高效Z-N催化剂11

2.2.2 过渡金属催化剂13

2.2.3 后过渡金属FI催化剂14

2.3 丙烯聚合工艺简介16

2.3.1 气相本体法16

2.3.2 液相本体法23

2.3.3 浆液法工艺28

2.4 丙烯聚合新工艺29

2.4.1 Spherizone工艺29

2.4.2 Borstar工艺29

2.5 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30

2.5.1 无规聚丙烯30

2.5.2 间规聚丙烯32

2.5.3 等规聚丙烯38

2.5.4 立构嵌段聚丙烯41

参考文献45

第3章 聚丙烯化学改性48

3.1 氯化聚丙烯48

3.1.1 氯化聚丙烯的类别及结构特征48

3.1.2 氯化聚丙烯的性能特征49

3.1.3 氯化聚丙烯的应用50

3.1.4 氯化聚丙烯的生产方法50

3.1.5 展望与建议56

3.2 聚丙烯接枝改性与功能化56

3.2.1 聚丙烯接枝反应的实施方法56

3.2.2 聚丙烯接枝物的性能与应用57

3.2.3 溶液法接枝聚丙烯59

3.2.4 聚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61

3.2.5 聚丙烯固相接枝65

3.3 聚丙烯的交联66

3.3.1 辐射交联67

3.3.2 化学交联68

参考文献73

第4章 聚丙烯共混改性及应用74

4.1 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74

4.2 聚合物的相容性74

4.2.1 完全相容、部分相容与不相容75

4.2.2 相容性、互溶性与溶混性76

4.2.3 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76

4.3 改善聚丙烯与其他聚合物相容性的方法77

4.3.1 聚丙烯的化学接枝77

4.3.2 聚丙烯的辐照增容78

4.3.3 加入增容剂79

4.3.4 IPN技术80

4.3.5 动态硫化80

4.4 共混物的形态80

4.4.1 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80

4.4.2 共混物形态的研究及制样方法80

4.4.3 分散相分散状况的表征81

4.4.4 共混物的相界面83

4.4.5 影响聚合物共混形态的因素85

4.5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88

4.5.1 弹性体增韧塑料体系88

4.5.2 非弹性体增韧92

4.6 共混工艺过程94

4.6.1 简单混合与分散混合94

4.6.2 分散相的分散过程与集聚过程94

4.6.3 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96

4.6.4 两阶共混分散历程97

4.6.5 剪切应力对分散过程的影响98

4.6.6 共混设备简介99

4.6.7 共混工艺因素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99

4.6.8 反应挤出共混100

4.7 聚丙烯/通用塑料共混体系102

4.7.1 PP/PE共混体系102

4.7.2 PP/PS共混体系103

4.7.3 PP/PVC共混体系104

4.7.4 PP/ABS共混体系105

4.8 聚丙烯/工程塑料共混体系106

4.8.1 PP/PA共混体系106

4.8.2 PP/PET共混体系107

4.8.3 PP/PBT共混体系107

4.8.4 PP/PTT共混体系108

4.9 聚丙烯/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共混体系108

4.9.1 PP/乙丙共聚物109

4.9.2 PP/SBR共混体系109

4.9.3 PP/BR共混体系109

4.9.4 PP/SBS共混体系110

4.9.5 PP/POE共混体系110

4.9.6 PP与其他热塑性弹性体共混体系111

4.10 其他共混改性111

4.11 发展趋势112

参考文献112

第5章 聚丙烯的复合增强改性技术与应用114

5.1 填充材料的种类与应用114

5.2 增强材料的种类与应用117

5.3 聚丙烯的复合增强技术119

5.3.1 基体树脂聚丙烯的改性119

5.3.2 填料的处理120

5.3.3 聚丙烯基体树脂与填料的界面改性121

5.4 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122

5.4.1 纳米粒子的特性及表面改性122

5.4.2 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23

5.4.3 纳米材料对PP各种性能的影响124

5.4.4 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的应用125

参考文献130

第6章 聚丙烯阻燃改性131

6.1 阻燃技术和阻燃机理概要131

6.1.1 燃烧的发生131

6.1.2 阻燃机理和技术途径131

6.1.3 常用的阻燃体系132

6.2 卤系阻燃体系133

6.2.1 卤系/氧化锑复合阻燃体系133

6.2.2 卤-磷阻燃聚丙烯134

6.2.3 共聚型含卤阻燃聚丙烯135

6.3 膨胀阻燃体系136

6.3.1 通用膨胀阻燃体系136

6.3.2 新型膨胀阻燃体系138

6.4 金属氢氧化物复合阻燃体系139

6.5 磷系和有机硅系阻燃聚丙烯140

6.5.1 磷系阻燃体系140

6.5.2 有机硅系阻燃体系140

6.6 纳米阻燃体系141

6.6.1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阻燃体系141

6.6.2 纳米碳管阻燃体系142

参考文献142

第7章 聚丙烯聚集态结构的控制143

7.1 聚丙烯结晶的调控依据143

7.2 成核剂及其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144

7.2.1 成核剂的作用机理144

7.2.2 成核剂的种类145

7.2.3 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147

7.3 聚丙烯的取向148

7.3.1 聚丙烯的取向形态148

7.3.2 取向过程的热力学150

7.3.3 取向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51

7.4 透明聚丙烯成核剂153

7.4.1 国内外透明成核剂的发展状况153

7.4.2 透明PP成核剂的研究进展154

参考文献155

第8章 聚丙烯的成型加工156

8.1 聚丙烯的基本性质156

8.2 聚丙烯的加工性质157

8.3 聚丙烯的成型方法简介159

8.3.1 原料的配制和塑炼159

8.3.2 聚丙烯的成型160

8.4 聚丙烯成型新方法175

8.4.1 新型混炼技术175

8.4.2 挤出成型新技术179

8.4.3 注射成型新技术184

参考文献193

第9章 改性聚丙烯薄膜及包装材料195

9.1 聚丙烯薄膜用改性添加剂195

9.1.1 色母料195

9.1.2 抗静电剂195

9.1.3 抗粘连剂197

9.1.4 抗老化剂198

9.2 聚丙烯薄膜198

9.2.1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98

9.2.2 聚丙烯吹塑膜203

9.2.3 聚丙烯珠光膜205

9.2.4 聚丙烯彩虹膜、荧光膜、镀铝膜和流延膜211

9.3 聚丙烯复合薄膜218

9.3.1 干式复合218

9.3.2 流延复合219

9.3.3 共挤出复合220

9.4 聚丙烯容器类包装材料223

9.4.1 吹塑成型方法及工艺特点223

9.4.2 聚丙烯中空制品的应用224

参考文献225

第10章 聚丙烯泡沫塑料226

10.1 聚丙烯发泡技术发展现状226

10.1.1 国外现状226

10.1.2 国内现状227

10.2 聚丙烯发泡成型工艺228

10.2.1 加压发泡法228

10.2.2 常压交联发泡法229

10.2.3 挤出发泡法232

10.2.4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发泡234

10.2.5 共混/填充/复合材料发泡234

10.2.6 注射发泡235

10.3 低发泡聚丙烯236

10.3.1 低发泡挤出工艺236

10.3.2 低发泡聚丙烯研究意义237

10.4 微发泡聚丙烯237

10.4.1 性能特点237

10.4.2 制备技术238

10.4.3 实例239

10.5 发泡聚丙烯的应用241

10.5.1 汽车零部件241

10.5.2 包装产品242

10.5.3 热绝缘材料244

10.5.4 建筑材料244

10.5.5 文体用品245

10.5.6 其他领域245

参考文献245

第11章 改性聚丙烯纤维及其应用247

11.1 聚丙烯纤维发展概况247

11.1.1 世界聚丙烯纤维产业状况247

11.1.2 我国丙纶工业发展情况247

11.2 细旦和超细旦聚丙烯纤维及其应用248

11.2.1 细旦丙纶专用聚丙烯250

11.2.2 超细旦纤维的制造方法250

11.2.3 超细旦丙纶纤维的主要用途252

11.3 高强高模量聚丙烯纤维及其应用258

11.3.1 高强高模聚丙烯纤维的开发现状258

11.3.2 高强高模量聚丙烯纤维的生产工艺过程258

11.3.3 影响聚丙烯纤维强度的因素259

11.3.4 高强聚丙烯纤维的性能261

11.3.5 高强聚丙烯纤维的应用262

11.4 功能化聚丙烯纤维的开发与应用264

11.4.1 可染聚丙烯纤维265

11.4.2 阻燃聚丙烯纤维268

11.4.3 聚丙烯中空纤维272

11.4.4 其他功能聚丙烯纤维276

11.5 聚丙烯无纺布277

11.5.1 丙纶无纺布简介277

11.5.2 丙纶针刺无纺布和纺黏无纺布278

11.5.3 丙纶熔喷法无纺布279

11.5.4 辊筒压纹法生产无纺布280

11.5.5 聚丙烯无纺布固相接枝改性281

11.6 聚丙烯簇绒地毯281

11.7 烟用聚丙烯丝束283

11.7.1 烟用聚丙烯丝束存在的问题284

11.7.2 烟用聚丙烯丝束的改性285

11.7.3 丙纶丝束生产工艺对性能的影响285

参考文献288

第12章 改性聚丙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289

12.1 汽车保险杠290

12.1.1 PP/乙丙共聚物共混料292

12.1.2 PP/EPDM/CaCO3三元共混体系293

12.1.3 PP/POE共混体系295

12.1.4 PP/POE/无机填料297

12.1.5 动态硫化PP/EPDM共混体系300

12.1.6 汽车保险杠应用配方举例301

12.2 汽车仪表板303

12.2.1 仪表板基体树脂聚丙烯304

12.2.2 聚丙烯的增韧304

12.2.3 填料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306

12.2.4 共混物流动性的提高307

12.2.5 相容性改进307

12.2.6 汽车仪表板应用配方举例307

12.3 发动机冷却风扇308

12.3.1 改性聚丙烯冷却风扇专用料生产工艺过程309

12.3.2 玻璃纤维增强310

12.3.3 橡胶增韧310

12.3.4 热、氧老化性改善311

12.3.5 汽车冷却风扇应用配方举例311

12.4 蓄电池外壳312

12.4.1 蓄电池壳体专用料的制备312

12.4.2 影响蓄电池壳体质量的因素312

12.4.3 汽车蓄电池壳体专用料配方举例313

12.5 汽车方向盘314

12.5.1 方向盘专用料的生产工艺314

12.5.2 影响汽车方向盘专用料质量的因素314

12.5.3 方向盘专用料配方举例315

12.6 汽车顶板板材316

12.6.1 汽车顶板板材专用料的生产工艺316

12.6.2 影响汽车顶板板材专用料质量的因素317

12.6.3 汽车顶板板材专用料配方举例317

12.7 汽车侧护板317

12.7.1 侧护板专用料的生产工艺317

12.7.2 影响侧护板专用料质量的因素317

12.7.3 汽车侧护板专用料配方举例318

12.8 汽车导流板318

12.8.1 汽车导流板专用料的生产工艺319

12.8.2 影响汽车导流板专用料质量的因素319

12.8.3 汽车导流板专用料配方举例319

12.9 暖风机壳体319

12.9.1 汽车暖风机壳体专用料的生产工艺319

12.9.2 影响汽车暖风机壳体专用料质量的因素319

12.9.3 汽车暖风机壳体专用料配方举例320

12.10 汽车灯罩320

12.10.1 汽车灯罩专用料的生产工艺320

12.10.2 影响汽车灯罩专用料质量的因素320

12.10.3 汽车灯罩专用料配方举例321

12.11 其他注塑零部件321

12.12 存在的问题322

参考文献323

第13章 聚丙烯在电子电器工业中的应用324

13.1 改性PP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现状324

13.1.1 矿物填充改性PP324

13.1.2 耐候改性PP325

13.1.3 阻燃改性PP325

13.1.4 玻璃纤维增强改性PP325

13.1.5 改性PP在家电中的应用前景326

13.2 洗衣机专用料326

13.2.1 PP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328

13.2.2 洗衣机内桶用PP的分子设计和生产方法330

13.2.3 共聚改性PP洗衣机内桶料331

13.2.4 共混改性PP洗衣机内桶料332

13.3 改性聚丙烯电冰箱专用料的开发334

13.3.1 电冰箱用塑料材料现状334

13.3.2 改性聚丙烯电冰箱专用料的开发336

13.4 家电壳体专用聚丙烯337

13.5 厨房用家电专用聚丙烯339

13.6 电容器用双轴拉伸BOPP薄膜340

13.6.1 原料及其要求340

13.6.2 工艺参数选择341

13.6.3 电晕处理341

13.6.4 环境条件342

13.6.5 聚丙烯金属膜电容器343

13.6.6 聚丙烯高频功率电容器344

13.7 聚丙烯驻极体346

13.7.1 PP无纺布驻极体过滤材料346

13.7.2 PP蜂窝膜驻极体及其压电性347

13.8 抗静电聚丙烯材料348

13.9 聚丙烯复合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352

13.9.1 导电聚丙烯复合材料的PTC效应352

13.9.2 磁性聚丙烯复合材料353

13.10 电缆用改性聚丙烯353

参考文献354

第14章 新型聚丙烯建筑材料和家具355

14.1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355

14.1.1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现状355

14.1.2 PE改性PP-R358

14.1.3 膨胀变形缺陷的改进359

14.1.4 PP-R管材的生产与施工359

14.2 β晶型聚丙烯热水管专用料360

14.2.1 α型和β型聚丙烯的比较361

14.2.2 新型改性聚丙烯——TBPP361

14.2.3 β型PP-R管材专用料361

14.3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362

14.3.1 纤维混凝土362

14.3.2 纤维混凝土制备365

14.3.3 用于喷射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365

14.3.4 聚丙烯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366

14.4 改性聚丙烯吸声降噪材料367

14.4.1 聚丙烯泡沫吸声材料367

14.4.2 聚丙烯降噪复合材料370

14.5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71

14.5.1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性能371

14.5.2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应用371

14.5.3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多功能应用372

14.5.4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原料组成和配方372

14.5.5 生产流程和产品性能373

14.5.6 热熔施工373

14.6 聚丙烯建材保护膜374

14.7 聚丙烯建筑门窗密封条375

14.8 聚丙烯在家具中的应用375

14.8.1 塑料家具简介375

14.8.2 聚丙烯在家具上的应用376

参考文献379

第15章 医用聚丙烯380

15.1 透明PP的开发近况380

15.1.1 国外研发情况380

15.1.2 国内开发现状381

15.2 无菌注射器381

15.3 药品包装383

15.3.1 聚丙烯输液瓶383

15.3.2 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瓶385

15.4 聚丙烯非织造防护布385

15.5 其他应用386

参考文献387

第16章 废旧聚丙烯的循环利用388

16.1 分选利用技术388

16.1.1 密度分离法388

16.1.2 光分离法389

16.1.3 选择性溶解分离389

16.1.4 其他分离技术390

16.2 简单再生390

16.3 共混或复合再生390

16.3.1 共混回收技术390

16.3.2 复合再生391

16.4 化学回收391

16.5 热能再生392

16.6 循环利用中的二次污染问题393

16.6.1 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回收利用393

16.6.2 能量回收394

参考文献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