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史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史学史
  • 傅亚璋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2508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史学史-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1

第一章 明代史学1

一、明代史学概述1

(一)明代社会特点1

(二)市民阶层的出现和阶级斗争的新变化6

(三)明代史学特点8

二、编纂《元史》与改修《宋史》9

(一)宋濂等《元史》9

(二)《宋史》的改修13

三、编年体史著的编修和纪事本末体史著之续作15

(一)编年体史著15

(二)纪事本末体史著17

四、方志学和地理学18

(一)总志的编辑18

(二)各省通志,府、州、县志19

(三)地理学:《徐霞客游记》21

五、典制体要籍和《明实录》37

(一)《大明会典》37

(二)《永乐大典》37

(三)《皇明经世文编》41

(四)《明实录》41

六、目录学42

(一)官藏书目43

(二)私家书目46

第二章 明代野史50

一、王世贞《弇山堂别集》50

(一)文学修养与复古思想51

(二)记述内容和编写方法52

(三)治史态度与直笔精神52

(四)揭露隐私 纠正谬误53

(五)补充史实55

二、沈德符《万历野获编》56

(一)内容丰富 取材可靠58

(二)补充史实59

(三)充实资料 发表评论61

(四)揭露腐败和残暴63

(五)赞扬好人好事65

(六)考证历史68

三、谈迁《国榷》72

(一)直书实录 纠正错误73

(二)勤于考订75

(三)评论历史76

四、李贽的史学思想81

(一)反理学 批孔孟82

(二)重视生产 赞扬改革84

(三)评论历史人物86

(四)编纂学88

五、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通鉴辑要》和邓元锡《明书》90

(一)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通鉴辑要》90

(二)邓元锡《明书》91

第三章 明清之际三大史学思想家92

一、清初史学的开山祖——黄宗羲92

(一)《明儒学案》93

(二)《宋元学案》95

(三)《明夷待访录》97

二、开辟新学风的史学家——顾炎武99

(一)改革社会积弊的政治思想100

(二)历史编纂学103

(三)考据学105

三、独树一帜的史论大师——王夫之106

(一)历史进化论107

(二)严以治吏 宽以养民108

(三)史学观点109

(四)民族意识111

下编114

第四章 清代前期的史学114

一、清代前期史学概述114

(一)清朝的文化专制和《四库全书》的编纂114

(二)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批判陈腐理学的史学著作117

(三)清代的文字狱和乾嘉史学119

三、编修《明史》与研究古史124

(一)《明史》的编修124

(二)古史的研究132

第五章 编年体史著与纪事本末体史著的发展150

一、编年体史著150

(一)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150

(二)毕沅《续资治通鉴》151

(三)夏燮《明通鉴》153

(四)陈鹤《明纪》157

二、纪事本末体史著157

(一)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157

(二)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159

(三)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和《金史纪事本末》162

(四)吴伟业《绥寇纪略》164

第六章 乾嘉时期的考据学176

一、考据学的形成176

二、整理古籍的成果178

(一)旧史的编订与整理179

(二)旧史的校勘与辨证183

(三)补旧史之遗缺186

(四)旧史辑佚188

三、三大史学考据家191

(一)王鸣盛《十七史商榷》191

(二)钱大昕《廿二史考异》195

(三)赵翼《廿二史札记》198

第七章 方志学与沿革地理205

一、方志的编修205

(一)编修概况205

(二)修志学派209

(三)方志的通病217

二、沿革地理的研究:顾祖禹和《读史方舆纪要》221

(一)作者生平和《读史方舆纪要》的编写222

(二)《读史方舆纪要》的内容223

(三)详记军事地理224

(四)关心国计民生225

(五)重视江河的变迁与利弊227

(六)资料翔实 考证精审229

第八章 清代前期的野史233

一、张岱的《石匮藏书》与《石匮书后集》233

(一)写史态度与动机233

(二)编纂灵活 内容充实234

(三)歌颂正义 反对贪暴235

(四)批判皇帝 鞭笞宦官237

二、查继佐的《罪惟录》238

(一)查继佐成长在社会大动荡时期238

(二)内容丰富 记事全面239

(三)编纂方法有创新240

(四)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论241

三、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与《明季南略》244

(一)南北略的重要内容245

(二)南北略取材广博247

(三)对史料的鉴定248

(四)南北略的历史评论250

四、温睿临的《南疆逸史》254

(一)编纂方法与版本254

(二)歌颂抗清 反对贪暴256

(三)兼书文化与科技258

(四)史论观点独到259

第九章 类书、丛书、典制体要籍和目录学262

一、类书与丛书262

(一)《古今图书集成》263

(二)《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荟要》267

二、实录与政典272

(一)《清实录》与《东华录》272

(二)续三通274

(三)清三通276

(四)《清会典》279

(五)“方略”与“纪略”282

三、目录学284

(一)官藏书目284

(二)私家书目289

第十章 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和方志学成就292

一、历史学上的贡献293

(一)学术渊源293

(二)扩大史学的范围297

(三)方智地记注和圆神地撰述299

(四)史学思想300

二、方志学上的主要见解302

(一)方志的性质与功能303

(二)方志是以行政区域为主的史书303

(三)方志与史部中的地理书有区别304

(四)修志方法305

(五)修志体例305

(六)州县立志科308

三、主修诸志309

(一)《和州志》309

(二)《永清县志》309

(三)《亳州志》311

(四)《湖北通志》311

四、预修诸志312

五、目录学上的成就314

(一)《韵编》的编写314

(二)《史学别录》的编写315

(三)《史籍考》的编写316

附录一 明清档案馆库&傅样320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330

后记&傅玉璋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