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北抗日根据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淮北抗日根据地](https://www.shukui.net/cover/2/32879905.jpg)
-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023252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631页
- 主题词:淮北抗日根据地(学科: 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淮北抗日根据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综述1
目 录综述1
历史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25
历史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25
(1938年5月22日)周恩来、叶剑英关于工作重心应移豫东创造苏鲁皖边新局面致彭雪枫等电27
(1938年5月22日)周恩来、叶剑英关于工作重心应移豫东创造苏鲁皖边新局面致彭雪枫等电27
(1938年9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派苏鲁豫支队侦察苏皖边区情况致朱德等电28
(1938年9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派苏鲁豫支队侦察苏皖边区情况致朱德等电28
(1939年5月21日)刘少奇关于豫皖苏地区的工作布置致中共中央书记处电29
(1939年5月21日)刘少奇关于豫皖苏地区的工作布置致中共中央书记处电29
(1939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关于建立苏北、皖东北根据地的指示32
(1939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关于建立苏北、皖东北根据地的指示32
(1940年2月7日)毛泽东关于目前斗争重心应移至淮河流域致彭德怀电34
(1940年2月7日)毛泽东关于目前斗争重心应移至淮河流域致彭德怀电34
(194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八路军应迅速增援新四军的指示36
(194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八路军应迅速增援新四军的指示36
(1940年3月21日)豫皖苏边三年来统战方针之经验教训 彭雪枫38
(1940年3月21日)豫皖苏边三年来统战方针之经验教训 彭雪枫38
(1940年12月3日)刘少奇等关于反共军实力布置情况及新四军部署致彭雪枫等电42
(1940年12月3日)刘少奇等关于反共军实力布置情况及新四军部署致彭雪枫等电42
(1941年1月22日)三个月来坚持工作的总结与今后任务 刘玉柱44
(1941年1月22日)三个月来坚持工作的总结与今后任务 刘玉柱44
(1941年3月17日)陈毅等关于第四师主力转移皖东北致彭雪枫等电61
(1941年3月17日)陈毅等关于第四师主力转移皖东北致彭雪枫等电61
(1941年4月25日)关于四师三年来在豫皖苏边区斗争总结(节录) 邓子恢62
(1941年4月25日)关于四师三年来在豫皖苏边区斗争总结(节录) 邓子恢62
(1941年7月7日)陈毅等关于皖东北及淮宝地区划归第四师活动地区致郑位三等电70
(1941年7月7日)陈毅等关于皖东北及淮宝地区划归第四师活动地区致郑位三等电70
(1941年8月9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淮北苏皖边区界址及建立该区行署致彭雪枫等电71
(1941年8月9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淮北苏皖边区界址及建立该区行署致彭雪枫等电71
(194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淮北苏皖边区党委组成致刘子久等电72
(194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淮北苏皖边区党委组成致刘子久等电72
(1941年8月23日)淮北行署施政纲领73
(1941年8月23日)淮北行署施政纲领73
(1941年9月21日)开展淮北苏皖边区的国民教育 刘瑞龙76
(1941年9月21日)开展淮北苏皖边区的国民教育 刘瑞龙76
(1941年11月8日)淮北苏皖边区保障人权财权产权及保护工商业条例86
(1941年11月8日)淮北苏皖边区保障人权财权产权及保护工商业条例86
(1941年12月25日)一九四一年豫皖苏边区敌伪军概况 新四军第四师89
(1941年12月25日)一九四一年豫皖苏边区敌伪军概况 新四军第四师89
(1941年12月)一九四一年淮北苏皖边区报刊出版工作 淮北行署93
(1941年12月)一九四一年淮北苏皖边区报刊出版工作 淮北行署93
(1941年12月)豫皖苏边区反“扫荡”与反磨擦斗争 新四军第四师99
(1941年12月)豫皖苏边区反“扫荡”与反磨擦斗争 新四军第四师99
(1941年12月)行政公署的简政 方原103
(1941年12月)行政公署的简政 方原103
(1942年2月4日)淮北苏皖边区三年来的政府工作 刘瑞龙109
(1942年2月4日)淮北苏皖边区三年来的政府工作 刘瑞龙109
(1942年10月)在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的军事工作报告 彭雪枫156
(1942年10月)在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的军事工作报告 彭雪枫156
(1942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批准淮北区党委组成名单致邓子恢等电184
(1942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批准淮北区党委组成名单致邓子恢等电184
(1942年11月)淮北区党委关于区党委重新改组的通知185
(1942年11月)淮北区党委关于区党委重新改组的通知185
(1942年11月25日)淮北区党委、四师政治部关于加强敌伪军工作的决定186
(1942年11月25日)淮北区党委、四师政治部关于加强敌伪军工作的决定186
(1942年12月28日)新四军第四师兵工厂生产情况 彭雪枫等190
(1942年12月28日)新四军第四师兵工厂生产情况 彭雪枫等190
(1942年)淮北区党委关于地委、县委组织机构调整及人选的通知192
(1942年)淮北区党委关于地委、县委组织机构调整及人选的通知192
(1943年1月8日)三十三天反扫荡战役述略 彭雪枫194
(1943年1月8日)三十三天反扫荡战役述略 彭雪枫194
(1943年2月13日)淮北区党委关于加强各种群众团体工作的决定209
(1943年2月13日)淮北区党委关于加强各种群众团体工作的决定209
(1943年5月20日)一年整风学习总结 陈其五212
(1943年5月20日)一年整风学习总结 陈其五212
(1943年6月)淮北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邓子恢228
(1943年6月)淮北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邓子恢228
(1943年6月)淮北区党委关于加强领导国民教育工作的指示233
(1943年6月)淮北区党委关于加强领导国民教育工作的指示233
(1943年7月8日)贺《拂晓报》五百号 彭雪枫236
(1943年7月8日)贺《拂晓报》五百号 彭雪枫236
(1943年12月2日)一九四三年淮北政权工作总结(节录) 刘瑞龙242
(1943年12月2日)一九四三年淮北政权工作总结(节录) 刘瑞龙242
(1943年12月25日)一九四三年的军事工作 彭雪枫253
(1943年12月25日)一九四三年的军事工作 彭雪枫253
(1943年12月)一九四三年边区参议会的工作 吴静宣259
(1943年12月)一九四三年边区参议会的工作 吴静宣259
(1943年12月)一九四三年淮北苏皖边区生产建设总结 刘宠光262
(1943年12月)一九四三年淮北苏皖边区生产建设总结 刘宠光262
(1943年12月)一九四三年敌伪军概况(节录) 新四军第四师276
(1943年12月)一九四三年敌伪军概况(节录) 新四军第四师276
(1943年12月)淮北区党委关于开展拥军和拥政爱民运动的决定279
(1943年12月)淮北区党委关于开展拥军和拥政爱民运动的决定279
(1944年1月14日)一九四四年的春季攻势 四师兼淮北军区司令部283
(1944年1月14日)一九四四年的春季攻势 四师兼淮北军区司令部283
(1944年5月)关于学习问题给淮北区党委的信 刘子久288
(1944年5月)关于学习问题给淮北区党委的信 刘子久288
(1944年 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部署致华中局等电307
(1944年 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部署致华中局等电307
(1944年7月25日)张云逸等关于向河南敌后发展部署致中共中央电308
(1944年7月25日)张云逸等关于向河南敌后发展部署致中共中央电308
(1944年8月5日)淮北区党委关于部队西进后工作的指示310
(1944年8月5日)淮北区党委关于部队西进后工作的指示310
(1944年8月19日)淮北区党委关于扩大一万地方军创造十个独立团发展十万民兵的决定313
(1944年8月19日)淮北区党委关于扩大一万地方军创造十个独立团发展十万民兵的决定313
(1944年9月26日)淮北五年来群众工作总结 刘瑞龙318
(1944年9月26日)淮北五年来群众工作总结 刘瑞龙318
(1944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发展河南方针及淮北目前主要任务致张爱萍等电358
(1944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发展河南方针及淮北目前主要任务致张爱萍等电358
(1944年11月6日)淮北区党委关于淮北三个分区组织机构及干部配备的通知359
(1944年11月6日)淮北区党委关于淮北三个分区组织机构及干部配备的通知359
(1944年12月17日)淮北区党委关于各级城市工作领导机构的决定360
(1944年12月17日)淮北区党委关于各级城市工作领导机构的决定360
(1944年12月29日)一九四四年淮北解放区发展与建设情形(节录) 邓子恢362
(1944年12月29日)一九四四年淮北解放区发展与建设情形(节录) 邓子恢362
(1944年12月)淮北区党委关于追悼彭故师长雪枫同志的决定366
(1944年12月)淮北区党委关于追悼彭故师长雪枫同志的决定366
(1945年1月30日)路西半年群众工作(节录) 吴芝圃368
(1945年1月30日)路西半年群众工作(节录) 吴芝圃368
(1945年3月20日)淮北军区一个月攻势战报374
(1945年3月20日)淮北军区一个月攻势战报374
(1945年5月30日)路西分区发动攻势拔除任集中心据点377
(1945年5月30日)路西分区发动攻势拔除任集中心据点377
(1945年5月)树立强固的建党思想 谢邦治379
(1945年5月)树立强固的建党思想 谢邦治379
(1945年7月1日)难宁战役胜利结束392
(1945年7月1日)难宁战役胜利结束392
(1945年7月17日)淮北解放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记 刘瑞龙395
(1945年7月17日)淮北解放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记 刘瑞龙395
(1945年11月)回忆录新四军第四师与淮北抗日根据地 张震401
(1945年11月)回忆录新四军第四师与淮北抗日根据地 张震401
少奇同志在皖东北 张爱萍415
少奇同志在皖东北 张爱萍415
关于皖东北的情况 金明426
关于皖东北的情况 金明426
回忆对日伪军的两次战斗 滕海清433
回忆对日伪军的两次战斗 滕海清433
李黑楼阻击战 石石泉437
李黑楼阻击战 石石泉437
烽火初燃苏皖边 胡炳云439
烽火初燃苏皖边 胡炳云439
战斗在淮北苏皖边区的陇海南进支队 钟 辉448
战斗在淮北苏皖边区的陇海南进支队 钟 辉448
坚持邳睢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 赵汇川453
坚持邳睢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 赵汇川453
坚持宿东艰苦斗争,把好淮北西大门 王烽舞459
坚持宿东艰苦斗争,把好淮北西大门 王烽舞459
回忆泗五灵凤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饶守坤464
回忆泗五灵凤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饶守坤464
血战朱家岗 罗应怀475
血战朱家岗 罗应怀475
新四军第四师西进豫皖苏边 韦国清、张震483
新四军第四师西进豫皖苏边 韦国清、张震483
驰骋在淮北平原上的骑兵团 周纯麟490
驰骋在淮北平原上的骑兵团 周纯麟490
回忆抗战时期的《拂晓报》 庄方、戴邦497
回忆抗战时期的《拂晓报》 庄方、戴邦497
拂晓之花开放在淮北敌后 白 艾执笔507
拂晓之花开放在淮北敌后 白 艾执笔507
淮北敌伪军工作片断 王子光、张文华520
淮北敌伪军工作片断 王子光、张文华520
邳睢铜地区的政权建设 王烽舞、张祚荫526
邳睢铜地区的政权建设 王烽舞、张祚荫526
淮宝县的财政经济工作 田垒535
淮宝县的财政经济工作 田垒535
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 刘清明539
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 刘清明539
江淮大学在淮北 《江淮大学校史》编写组549
江淮大学在淮北 《江淮大学校史》编写组549
淮北中学概况 刘瑞龙555
淮北中学概况 刘瑞龙555
大事记560
大事记560
织序列577
织序列577
参考资料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缉拿盛子瑾致军事委员会的公函598
(1940年3月6日)剿办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东段以南附近地区非法活动之异党指导方案598
(1940年3月6日)剿办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东段以南附近地区非法活动之异党指导方案598
参考资料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缉拿盛子瑾致军事委员会的公函598
(1940年3月22日)军令部关于豫南会战敌情要报(节录)601
(1940年3月22日)军令部关于豫南会战敌情要报(节录)601
(1941年1月)第九十二军呈军事委员会第三次参谋长会议军事报告书(节录)602
(1941年1月)第九十二军呈军事委员会第三次参谋长会议军事报告书(节录)602
(1941年)苏淮特别区第一次清乡运动实施状况报告书(节录)607
(1941年)苏淮特别区第一次清乡运动实施状况报告书(节录)607
(1941年5月)苏淮区洪泽湖四周日军扫荡共匪,占领金锁、青阳镇并突入半城610
(1941年5月)苏淮区洪泽湖四周日军扫荡共匪,占领金锁、青阳镇并突入半城610
(1942年11月23日)日驻华派遣军报道部发表一周战况611
(1942年11月23日)日驻华派遣军报道部发表一周战况611
(1942年11月28日)王毓文部通敌反共电文四则612
(1942年11月28日)王毓文部通敌反共电文四则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