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杨安钢,毛积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9129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生物化学技术基本理论3

第一章 分光光度技术3

第一节 基本原理3

一、光的基本知识3

二、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3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结构简介5

一、光源6

二、分光系统(单色器)6

三、狭缝6

四、比色环6

五、检测系统6

二、用紫外光谱鉴定化合物7

一、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7

第三节 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7

第四节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8

第五节 常见国产分光光度计的使用8

一、721型分光光度计8

二、751型分光光度计9

三、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注意事项10

第二章 液相色谱技术12

第一节 色谱原理及基本装置13

第二节 凝胶色谱14

一、原理14

二、凝胶的种类15

三、凝胶色谱使用方法18

第一节 序列测定的技术和策略19

四、应用19

二、离子交换剂的类型20

第三节 离子交换色谱法20

一、基本原理20

三、IEC的方法22

第四节 亲和色谱23

一、固相载体的选择24

二、配体的选择24

三、配体与载体之间的偶联24

四、使用方法25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26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27

二、HPLC的应用及进展28

第三章 电泳技术32

第一节 基本原理33

第二节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35

第三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36

第四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37

第五节 等电聚焦39

第六节 电泳后大分子的检测40

第四章 离心技术43

第一节 基本原理43

一、重力场中的沉降43

二、相对离心力44

三、沉降速度45

四、沉降系数46

第二节 离心机的构造47

五、沉降时间47

一、离心室48

二、驱动系统48

三、冷冻系统48

四、真空系统48

五、操作系统48

第三节 离心转头和离心管48

一、角度转头49

二、甩平转头49

三、垂直转头49

四、区带转头49

八、离心管50

七、离心转头的常用标记及转头参数50

六、其他转头50

五、连续流动转头50

第四节 各型离心机的性能及适用范围51

一、低速离心机51

二、高速离心机52

三、超速离心机53

第五节 离心方法53

一、差速沉淀离心53

二、速度区带离心54

三、等密度离心57

四、分析性离心58

五、离心操作要领59

一、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60

第一节 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60

第五章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60

第二节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61

一、同位素示踪的基本原理61

二、放射性强度及其度量单位61

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具体步骤62

三、几种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67

第三节 放射性测量68

一、闪烁计数器的工作原理68

二、晶体闪烁计数69

三、液体闪烁计数70

四、放射测量的注意事项74

一、放射性的危害性及防护的必要性75

第四节 放射防护75

二、放射防护的三原则76

三、内照射和外照射的防护76

四、放射性污染的清除80

五、合理处理放射性同位素三废82

第六章 发光分析技术85

第一节 分子荧光分析技术85

一、荧光的产生85

二、荧光检测的类型86

三、荧光分析的基本参数87

四、环境因素对荧光分析的影响89

五、荧光定量测定的方法90

六、荧光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90

七、几种不同类型的荧光分析测定装置91

第二节 化学发光分析93

一、化学发光的一般机制93

二、化学发光定量分析的原理94

三、常用的化学发光物质及反应系统96

四、化学发光的测定97

五、化学发光的应用97

第七章 生物大分子制备技术99

第一节 选择材料及预防处理99

第二节 细胞的破碎及细胞器的分离100

一、细胞的破碎100

二、细胞器的分离100

第三节 提取和纯化101

一、蛋白质(包括酶)的提取101

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102

三、核酸的提取103

四、核酸的纯化104

五、核酸的浓缩104

六、DNA、RNA的定量105

七、核酸的凝胶电泳和相对分子质量参照物105

第四节 浓缩、干燥及保存107

一、样品的浓缩107

二、干燥108

三、保存108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理论113

第八章 DNA重组技术113

第一节 目的基因的获取114

一、直接从染色体中分离114

二、化学合成法114

三、用逆转录酶合成cDNA114

四、构建和筛选基因组文库及cDNA文库114

五、聚合酶链反应115

第二节 分子克隆载体与宿主的选择116

一、质粒载体116

二、噬菌体118

三、噬菌粒118

四、粘粒119

五、宿主细胞119

第三节 分子克隆常用的工具酶119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20

二、DNA聚合酶122

三、DNA连接酶123

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123

五、核酸酶123

七、碱性磷酸酶123

六、脱氧核糖核酸酶123

第四节 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片段回收124

一、限制性内切酶运用的设计124

二、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124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和DNA片段的回收125

四、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的纯化128

第五节 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129

一、粘性末端连接129

二、平末端的连接130

三、DNA的胶内连接130

第六节 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131

一、大肠杆菌的转化131

二、电脉冲穿孔法转化大肠杆菌132

第七节 含重组质粒的宿主菌落的筛选与鉴定133

一、利用宿主细胞遗传表型的改变进行筛选133

二、分析重组子分子结构特性进行鉴定134

第九章 重组DNA表达技术136

第一节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136

一、E.coli表达载体的结构136

二、常用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137

三、表达中的其他问题142

第二节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143

一、真核表达载体143

二、外源DNA147

三、宿主细胞147

四、重组载体导入哺乳动物细胞147

五、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148

一、DNA变性149

第十章 分子杂交技术149

第一节 核酸杂交的基本理论--DNA的变性与复性149

二、DNA复性150

三、核酸分子杂交151

第二节 核酸探针及其标记物151

一、核酸探针的种类及应用151

二、标记物的应用及选择153

第三节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154

一、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154

四、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大片段快速标记DNA探针末端155

三、用T4多核苷酸激酶标记DNA5 末端155

二、随机引物法(random primer)155

第四节 非放射性物质标记核酸探针156

一、生物素(biotin)标记核酸探针156

二、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156

第五节 核酸分子杂交方法158

一、核酸分子杂交的类型158

二、核酸分子杂交实验因素的优化163

第六节 蛋白质分子杂交167

四、免疫沉淀168

二、Southern Western印迹168

三、Western Blotting168

一、凝胶滞留法(gel retardation assay)168

第十一章 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170

第一节 概述:cDNA文库概念170

第二节 cDNA文库构建的策略171

一、mRNA的制备171

二、cDNA的制备173

三、载体的选择174

四、连接与转化175

五、库容量175

第三节 cDNA文库的筛选176

第一节 PCR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179

一、基本原理179

二、PCR各步骤简介179

第十二章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179

三、材料180

四、方法181

五、注意事项181

六、PCR条件优化183

三、方法184

第二节 逆转录PCR技术184

二、材料184

一、原理184

四、注意事项185

第三节 PCR-SSCP银染技术185

一、原理186

二、材料186

三、方法186

四、注意事项187

第四节 PCR衍生技术介绍188

一、重组PCR(recombinant PCR,RPCR)188

二、原位PCR(in situ PCR)188

三、固着PCR(sanchorde PCR,SA-PCR)188

四、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189

五、锚定PCR(anchored PCR)189

六、反向PCR(inverse PCR)189

一、分子生物学科研领域190

第五节 PCR技术的应用190

八、多重PCR(multiplex PCR)190

七、着色互补 PCR(color complementation PCR)190

二、临床医学领域191

三、动植物学的研究192

四、其他领域192

第十三章 DNA序列测定技术194

一、双脱氧链终止法194

二、DNA化学降解法197

三、测序策略198

第二节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199

一、测序反应199

二、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200

三、应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 Klenow片段进行的双脱氧测序反应205

第三节 全自动激光荧光DNA测序207

第十四章 蛋白质分子结构测定技术209

第一节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210

一、蛋白质或肽的氨基酸组成的定量测定211

二、蛋白质或肽的末端测定212

三、亚基拆离、肽链降解和肽段的分离216

四、肽段的氨基酸顺序测定219

五、重叠肽法确定肽链的一级结构220

六、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和酰胺基位置的确定221

第二节 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222

第三节 质谱技术231

一、质谱技术简介和原理231

二、质谱技术在蛋白质、多肽结构测定中的应用233

第四节 核磁共振技术234

一、核磁共振确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基本原理234

二、蛋白质溶液三维结构的计算237

第三部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243

实验一 蛋白质的变性、凝固及沉淀反应243

实验二 蛋白质含量测定245

实验三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248

实验四 等电聚焦法测定蛋白质等电点252

实验五 脲酶Km值简易测定255

实验六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257

实验七 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261

实验八 胰凝乳蛋白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267

实验九 蛋清溶菌酶的分离269

实验十 组织DNA与RNA的分离和提纯271

实验十一 核酸的琼脂糖凝胶电泳273

实验十二 DNA与RNA的定量测定274

实验十三 RNA的合成及其抑制277

实验十四 质粒DNA的提取280

实验十五 聚合酶链反应283

实验十六 分子杂交实验284

实验十七 DNA重组实验289

一、实验室规则297

二、实验室常识297

Ⅰ实验须知297

前言297

第四部分 附录297

三、实验室安全298

四、实验室急救299

五、移液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299

六、玻璃仪器的清洗及各种溶液的配制301

七、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302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与计算305

试剂的配制305

Ⅱ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用试剂的配制及参数305

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308

三、体积分数酸、碱溶液的配制313

四、闪烁液的配方313

五、硫酸铵饱和度的常见表314

常用参数317

一、一些化学试剂的分级317

二、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317

四、常用酸碱体积分数、相对密度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318

三、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和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318

五、一些常用化合物的溶解度(20℃)320

六、某些有机溶剂的主要物理常数320

七、冷却剂和干燥剂321

八、常用蛋白质(酶)的理化特性322

九、层析法常用资料327

十、同位素衰减表330

十一、离心机转速与相对离心力的换算330

十二、数字词头331

十三、常用药品中英文对照及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表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