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陶瓷鉴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陶瓷鉴赏
  • 陈文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542702971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陶瓷鉴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简史3

第一章 陶器3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3

一 陶器的起源3

二 各种文化陶器遗存的分布5

三 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15

四 “黑如漆,薄如纸”的黑陶20

五 制陶工艺成就21

第二节 商至战国陶器25

一 白陶和印纹硬陶26

二 古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早期建筑用陶27

三 制陶生产工具和陶塑作品28

第三节 秦、汉陶器29

一 秦砖汉瓦29

二 世界奇观——秦兵马俑31

三 汉代陶塑艺术33

四 釉陶的出现34

二 陶塑艺术35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陶器35

一 制陶业的衰落35

第五节 隋、唐陶器36

一 隋代陶塑艺术36

二 瑰丽的唐三彩37

第六节 宋、元、明、清陶器40

一 宋三彩40

二 辽三彩41

三 蜚声中外的紫砂陶和宜钧41

四 琉璃和珐华45

五 广东石湾窑46

第二章 瓷器47

第一节 瓷器的发明和发展47

一 原始瓷器47

二 汉代——瓷器的成熟期48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制瓷业的发展50

第二节 隋、唐、五代瓷器53

一 隋代瓷器54

二 越窑为代表的唐、五代青瓷55

三 邢窑为代表的唐、五代白瓷58

四 彩绘瓷和花釉瓷的兴起59

五 唐代青花瓷的发现60

第三节 宋、辽、金瓷器62

一 宋代五大名窑63

二 耀州窑和临汝窑70

三 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磁州窑72

四 青白釉瓷和黑釉瓷73

五 龙泉青瓷77

六 辽、金瓷器78

一 元代景德镇的制瓷业81

第四节 元代瓷器81

二 元代磁州窑和钧窑85

三 元代龙泉窑及其它窑场86

第五节 明代制瓷业的高度发展87

一 瓷都景德镇87

二 明代德化窑和龙泉窑103

第六节 清代瓷器生产的高峰及其衰落103

一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瓷业新成就105

二 清代德化窑126

三 清代后期瓷器的衰落127

第三章 中国古代陶瓷的对外输出128

第一节 历代陶瓷的输出128

第二节 中外陶瓷制作技术的交流135

第二篇 中国古陶瓷鉴定基本知识139

绪论139

第一章 古陶瓷鉴定的一般法则141

第一节 鉴定的目的、内容和方法141

一 鉴定的目的141

二 鉴定的内容141

三 鉴定的方法142

第二节 鉴别古瓷和仿古新瓷的一般规律145

第三节 名词术语和基本知识146

一 原料类146

二 工艺类147

三 烧成类149

四 器型类151

五 装饰类163

六 釉彩类168

第一节 浙江省174

一 越窑174

第二章 各地主要瓷窑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定要领174

二 瓯窑179

三 婺州窑180

四 德清窑181

五 龙泉窑181

六 南宋官窑183

第二节 江西省184

一 景德镇窑184

二 吉州窑207

三 洪州窑208

四 白舍窑209

第三节 福建省209

一 建窑209

二 德化窑210

三 同安窑210

四 泉州窑211

五 安溪窑211

一 西村窑212

二 潮州窑212

第四节 广东省212

第五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213

一 永福窑213

二 藤县窑214

第六节 安徽省215

一 寿州窑215

二 萧窑215

三 繁昌窑216

二 彭县窑217

一 邛崃窑217

第七节 四川省217

三 青羊宫窑219

四 广元窑219

第八节 湖南省220

一 长沙窑220

二 岳州窑221

第九节 云南省222

玉溪窑222

第十节 河北省222

一 邢窑222

二 定窑223

三 磁州窑224

第十一节 河南省226

一 汝窑226

二 钧窑226

三 临汝窑227

四 巩县窑228

五 扒村窑228

六 鹤壁窑229

七 密县窑229

九 鲁山窑230

八 登封窑230

十 当阳峪窑231

十一 郏县窑231

第十二节 山西省232

一 平定窑232

二 介休窑232

三 霍窑233

四 大同窑233

五 浑源窑234

六 怀仁窑235

第十三节 陕西省236

一 耀州窑236

二 旬邑窑237

第十四节 山东省238

淄博窑238

第三章 历代陶瓷款识的鉴定240

第一节 款识的类别240

第二节 款识的起源及其发展241

第三节 明清瓷器款识综述246

第四节 款识辨伪举例251

第五节 明清瓷器款识简表255

附录267

1 中国历代主要陶瓷窑址一览表267

2 中国名窑遗址分布图273

3 中国历史纪年简表274

图版目录276

彩版说明287

主要参考书目299

后记300

英文目录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