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襄樊市粮食志 1885-198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襄樊市粮食志 1885-1985](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551476.jpg)
- 襄樊志粮食局编 著
- 出版社: 襄樊市粮食局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襄樊市粮食志 1885-198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机构沿革7
第一节 清末时期(1885年—1911年)7
第二节 民国时期(1912年—1948年)7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8年)11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985年)12
一、行政机构沿革12
二、党组织建设与发展21
三、粮食局机关设置33
四、二级单位及其基层沿革34
五、粮食局下属单位沿革38
第二章 粮油市场贸易41
第一节 古代邸店与牙行4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粮行与帮会42
第三节 新中国粮油贸易50
第三章 粮食征购与农村供应59
第一节 民国田赋59
第二节 解放区粮政72
一、筹粮筹款72
二、粮款征发73
三、田赋74
四、公粮76
第三节 新中国的粮食征购81
一、农业税81
二、粮食征购84
第四节 农村粮食口粮分配99
第五节 统购统销管理111
第四章 市镇粮食供应11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粮食配发113
一、中央文职机关驻地方人员口粮定量配发标准113
二、地方机关公务人员公粮配发113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配给制度114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粮食供给115
一、正口粮115
二、社会事业粮115
三、饲料粮116
第四节 新中国的市镇粮食供应116
一、口粮供应116
二、特殊供应120
三、定量外粮食补助121
四、工商行业供应125
五、城镇饲料粮供应127
六、粮店管理132
七、粮油票证管理134
第五章 食用油脂购销139
第一节 自由购销139
第二节 油脂统购139
一、统购初期(1954年—1958年)140
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1961年)142
三、定产定购时期(1962年—1976年)144
四、一定五年时期(1977年—1981年)145
五、适应形势发展,调整收购政策(1982年—1985年)146
第三节 食油统销152
一、计划定量供应152
二、定量外补助156
三、行业用油157
四、工业用油158
第六章 粮油仓储163
第一节 清末及民国的粮食仓储163
一、清末仓储163
二、民国时期仓储164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仓储166
第三节 新中国的粮油仓储建设167
一、粮油仓储建设167
二、粮仓布局169
第四节 新中国的粮油仓储174
一、储粮害虫防治175
二、粮油储藏技术177
三、“四无”粮仓180
第五节 粮油检验184
一、感官检验185
二、“半等级半增减价”186
三、三项质量等级标准188
四、全省统一检验标准和定等作价193
五、六种粮食国家检验标准195
六、稻谷分类收购作价205
七、建立粮油检验网络207
第六节 粮油仓储管理208
第七章 粮油调运211
第一节 清代漕运及民国集运211
一、清代漕运211
二、民国集运211
第二节 新中国的粮油调运214
一、调运计划215
二、粮食合理运输225
三、粮食安全运输236
四、粮油调运管理240
第八章 粮油工业249
第一节 解放前的粮油加工249
第二节 新中国的粮油工业250
一、市区的粮油工业251
二、全市粮油工业概况258
第三节 粮油工业的技术改造271
第四节 粮油科技273
第五节 粮油企业代农加工276
第六节 粮油工业企业管理281
一、管理体制281
二、经营方式282
三、管理制度283
第九章 粮油价格287
第一节 粮食价格287
一、清末时期粮价287
二、民国时期粮价288
三、新中国粮食价格291
第二节 油脂油料价格307
一、民国时期油脂(料)价格307
二、新中国的油脂(料)价格312
第三节 粮油价格管理321
第十章 计划财务管理323
第一节 计划管理323
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1950年—1952年)323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323
三、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1958年—1962年)325
四、三年调整时期(1963年—1965年)328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329
六、调整改革时期(1977年—1985年)331
第二节 财务管理333
一、财务集中管理333
二、财务管理下放333
三、财务管理再度集中334
四、财务管理改革334
第十一章 支援农业生产339
第一节 发展良种生产339
第二节 支农养猪345
第三节 发展木本油料345
第四节 改善脱粒整晒及加工条件347
一、帮助生产队和社员建造水泥晒场347
二、帮助生产队和社员建造粮仓350
三、帮助社、队改进粮油加工设备353
第五节 发放粮油预付定金353
第六节 安排群众生活358
第十二章 职工与职工教育361
第一节 职工队伍361
一、粮食商业企业职工361
二、粮食工业企业职工362
第二节 职工教育371
一、政治业务学习371
二、文化技术补课372
三、专业技术培训373
四、成人高等教育374
第十三章 职工待遇和劳保375
第一节 工资制度375
第二节 奖励制度379
第三节 劳动保护381
第四节 医疗保健381
第五节 丧葬抚恤382
大事记383
附录407
一、各县、市粮食局局级干部名录407
二、市粮局科室领导干部名录419
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423
四、献身粮食工作的职工名录438
五、襄樊市区居民现行定量标准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