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
  • 齐卫平,朱敏彦,何继良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3132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文化史-研究-上海市-1937~194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抗日烽火燃烧中的上海文化1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上海文化发展的氛围及其主要特点11

第一节 抗战前上海文化发展的历史追溯11

一 上海近代文化的起步11

二 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16

三 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上海文化的发展20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上海文化发展的影响23

一 日本帝国主义对上海文化事业的摧残23

二 战争对上海文化人的影响26

三 战争对上海文化发展的影响29

第三节 抗战时期上海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33

一 战时上海文化的地域性33

二 主旨的鼓动性与形式的大众化36

三 上海抗战文化始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38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上海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42

第一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掀起与上海文化发展的转折(1931年9月18日—1937年7月7日)42

一 两种社会矛盾并存和主次转换的大环境42

二 左翼文化与抗战文化的交替44

三 上海抗战文化的酝酿和积累49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与抗战文化的形成(1937年7月7日—1937年11月12日)51

一 战争改变了上海的时局51

二 文化救亡意识的确立和抗战文化的实现53

三 上海抗战文化高涨势头的中断和文化人的撤退56

第三节 “孤岛”时期的上海文化(1937年11月12日—1941年12月8日)58

一 “孤岛”内错综复杂的斗争局面58

二 从沉寂到繁荣的“孤岛”文化60

三 “孤岛”文化的特点63

第四节 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上海文化(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65

一 上海淹没在黑暗之中65

二 全面沦陷后上海文化的动向66

三 冲破黑暗的爱国进步文化69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上海的文化团体与文化人71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的上海文化团体71

一 革命文化团体和抗日救亡团体71

二 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革命文化团体74

三 九一八事变与文化界抗日救亡团体的崛起80

四 一二·九运动与上海文化界救国会83

第二节 七七事变后的上海文化团体86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对组织救亡团体的影响86

二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诞生89

三 各种文化救亡协会和战时服务团92

四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化团体96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人100

一 五光十色的文化人100

二 上海文化人的精神和骨气103

三 在民族危亡中奋起106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109

第一节 九一八以后的左翼文学109

一 左翼文学的产生109

二 左翼文学与抗日救亡运动111

第二节 抗战全面爆发后的上海文学115

一 全国抗战文学中心地位的形成115

二 “文学为抗战服务”的主旋律116

三 抗战时期上海文学的表现特点119

第三节 “孤岛”时期的上海文学122

一 “孤岛”上的文学苦斗122

二 杂文的兴盛124

三 走向成熟的小说创作128

四 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散文131

五 “行列社”及其新诗创作活动135

第四节 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学137

一 低气压时代的一波三折137

二 同汉奸文学的斗争140

三 通俗文学的特殊机缘143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上海艺术146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战艺术活动146

一 各大剧社竞相上演抗日救亡剧目146

二 电影界的“猛醒救国”149

三 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和抗日歌咏活动的兴起155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和艺术界的抗日斗争158

一 《保卫卢沟桥》的演出及其影响158

二 歌咏和漫画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作用161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艺术活动163

一 “孤岛”话剧在艰难中发展163

二 以历史反映现实的“孤岛”电影167

三 不屈不挠的群众歌咏与漫画170

四 艰难岁月中的上海剧坛172

第六章 抗战时期的上海教育176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上海教育界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响应176

一 一二·九影响下上海学生运动的兴起176

二 抗日救亡思想逐渐在各类学校蔓延178

三 教师的抗日行动与国难教育180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教育界奋起抗战和战事应对183

一 抗战初期党加强教育界抗日救亡活动领导的准备工作183

二 上海学生救亡运动全面兴起185

三 战时教育政策形成和高等学校陆续内迁187

第三节 “孤岛”时期上海教育界的坚持189

一 艰难形势下学生运动的坚持189

二 义务学校和职业教育的相对兴盛192

三 大中学校克服困难坚持办学194

第四节 全面沦陷时期上海教育的缓慢发展196

一 全面沦陷时期党对学生运动的方针政策196

二 上海教育的艰难探索198

三 坚决抵制日本奴化教育200

第七章 抗战时期的上海新闻事业202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新闻界的变化202

一 上海报刊的爱国抗战宣传202

二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名记者205

三 晚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展209

四 外报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211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与上海新闻界215

一 上海新闻界率先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5

二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与上海新闻界的爱国抗战宣传217

三 抗日宣传阵地战略大转移222

第三节 “孤岛”时期上海新闻界的爱国斗争225

一 爱国抗战宣传阵地的重建225

二 日伪报刊的出版与泛滥234

三 日伪法西斯迫害与爱国报人的殊死搏斗237

第四节 全面沦陷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与日伪报刊的覆灭241

一 日伪强化对新闻宣传的控制241

二 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245

三 日伪报刊的覆灭248

第八章 抗战时期的上海社会科学251

第一节 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上海社会科学251

一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重镇251

二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活动的展开254

三 “中国农村派”与“中国经济派”的论战258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上海社会科学263

一 烽火中的上海社会科学工作者263

二 救亡声中的社会科学理论阵地266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社会科学269

一 留守上海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活动269

二 利用理论阵地进行抗日宣传274

三 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276

第四节 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及其成绩279

一 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279

二 哲学领域的理论研究284

三 历史学领域的理论研究288

四 政治学领域的理论研究291

五 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研究294

结束语301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