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电子公文传输与处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柳新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事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电子公文传输与处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电子公文概论1
第一章 电子公文2
第一节 电子公文的概念2
一、什么是电子公文3
二、什么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4
三、电子公文的主要特点及其优越性7
四、推行电子公文应具备的环境10
第二节 电子公文的产生和发展历史11
一、电子公文的产生和发展11
二、电子公文的影响和作用12
三、推行电子公文应解决的问题13
第三节 电子公文的现状与未来15
一、电子公文在国外的发展状况16
二、电子公文在我国的发展状况16
三、电子公文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18
第二章 电子公文系统21
第一节 电子公文系统的建设21
一、建设的基本原则21
二、建设的一般过程22
三、电子公文系统的绩效评估25
第二节 电子公文的系统组成26
一、电子公文系统的特征27
二、电子公文系统的构成28
三、电子公文系统的功能31
第三节 电子公文系统的管理31
一、管理者地位的变化32
二、管理者的重要作用32
三、管理者的素质要求33
一、规范性行政公文36
第一节公文的种类36
第二篇 电子公文的写作基础36
第三章 公文种类及类型36
二、党的机关公文37
三、党政公文的区别38
第二节公文的类型40
一、按公文的传递方向分40
二、按公文性质分40
三、按公文内容秘密程度分42
四、按公文的紧急程度、承办时限要求分42
五、按公文的信息表达形式分43
六、按公文载体材料分43
二、定稿44
三、正本44
四、试行本44
第三节公文的稿本44
一、草稿44
五、暂行本45
六、副本45
七、修订本45
八、电子本45
九、不同文字稿本46
一、公文主题反映的对象是公务活动47
二、公文主题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47
第一节公文主题的特点47
第四章 公文主题47
三、公文主题有直接的社会价值48
四、一份公文只有一个主题48
第二节公文主题的作用48
一、主题是衡量公文价值的主要标尺48
一、根据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锤炼主题49
第三节公文主题的提炼49
三、主题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49
二、主题是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核心49
二、从全局出发提炼主题50
三、从实际出发提炼主题50
四、用科学的方法提炼主题50
第四节公文主题的写作原则51
一、主题要正确51
二、主题要鲜明52
三、主题要集中52
四、主题要新颖53
五、主题要一致53
第五章 公文材料54
第一节公文材料的范畴和作用54
一、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54
四、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55
三、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55
二、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55
第二节 公文材料的选择56
一、主题性56
二、真实性56
三、现实性57
四、典型性57
五、新颖性57
六、系统性57
第三节公文材料的使用58
一、确定材料58
二、梳理材料58
三、加工材料58
四、运用材料59
第四节公文材料的积累59
二、材料积累的要求60
一、材料积累的内容60
三、材料积累的方法61
第六章 公文结构64
第一节 公文结构的作用和要求64
一、结构为主题表述服务65
二、结构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65
三、结构能够更好地体现正文内容和发文意图65
四、结构适应不同文种的体式特点66
第二节公文结构的类型66
一、篇 段式67
二、条文式67
三、分部式68
五、表格式69
第三节 公文结构的基本内容69
四、贯通式69
一、公文的开头和结尾70
二、公文的层次和段落72
三、公文的过渡和照应74
第七章 公文语言与修辞77
第一节公文语言的特点77
一、准确贴切77
二、平实易懂79
三、简洁精练79
四、庄重严肃80
五、严谨规范81
第二节公文语言的表述方式82
一、叙述性语言82
二、说明性语言83
三、议论性语言84
一、消极修辞85
第三节公文的修辞格85
二、积极修辞86
第四节 公文特殊词语的应用89
一、专用词语89
二、介词结构90
三、专业术语90
四、数词91
五、表示人名、地名词语92
六、模糊词语92
第八章 公文格式94
第一节公文的一般格式96
一、眉首96
二、主体98
三、版记99
四、公文用纸、排版规格与标点符号的使用100
三、会议纪要108
二、信函式格式108
第二节公文的特殊格式108
一、命令格式108
第三节公文的电传格式112
一、传真电报格式112
二、电子公文的传递格式115
第四节行政公文的印刷格式116
一、用纸格式116
二、印装格式116
第五节主题词的标引与制作117
一、主题词的基本特征117
二、主题词的标引依据118
三、主题词的标引程序和方法118
四、主题词的制作要求120
一、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121
第九章 公文制发121
第一节公文制发的基本要求121
二、实事求是、讲求实效122
三、严格遵守公文的行文秩序123
第二节公文的行文规则125
一、行文关系126
二、行文方向127
三、行文方式127
四、行文规则128
第三节 公文制发的一般程序131
一、领导交办132
二、酝酿准备133
三、拟写提纲134
四、草拟文稿135
五、认真修改136
六、审核签发138
第十章 规范性公文写作体式141
第一节命令(令)141
一、命令(令)的概念141
二、命令(令)的作用141
三、命令(令)的分类142
四、命令(令)的特点143
五、命令(令)的规范体式144
六、写作要求145
第二节决定148
一、决定的概念148
二、决定的作用148
三、决定的分类149
四、决定的特点149
五、决定的规范体式150
六、写作要求151
一、公告的概念159
二、公告的作用159
三、公告的分类159
第三节公告159
四、公告的特点160
五、公告的规范体式161
六、写作要求162
第四节通告165
一、通告的概念165
二、通告的作用165
三、通告的分类166
四、通告的特点166
五、通告的规范体式166
六、写作要求167
二、通知的作用170
第五节通知170
一、通知的概念170
三、通知的分类171
四、通知的特点171
五、通知的规范体式172
六、写作要求173
第六节通报181
一、通报的概念181
二、通报的作用181
三、通报的分类181
四、通报的特点182
五、通报的规范体式182
六、写作要求183
一、议案的概念189
二、议案的作用189
第七节议案189
三、议案的分类190
四、议案的特点190
五、议案的规范体式191
六、写作要求192
第八节报告195
一、报告的概念195
二、报告的作用195
三、报告的分类196
四、报告的特点197
五、报告的规范体式197
六、写作要求198
二、请示的作用206
三、请示的分类206
一、请示的概念206
第九节请示206
四、请示的特点207
五、请示的规范体式207
六、写作要求208
第十节批复212
一、批复的概念212
二、批复的作用212
三、批复的分类213
四、批复的特点214
五、批复的规范体式214
六、写作要求215
第十一节意见217
一、意见的概念217
二、意见的作用217
三、意见的分类217
五、意见的规范体式218
四、意见的特点218
六、写作要求219
第十二节函225
一、函的概念225
二、函的作用225
三、函的分类226
四、函的特点226
五、函的规范体式226
六、写作要求227
第十三节会议纪要229
一、会议纪要的概念229
二、会议纪要的作用230
三、会议纪要的分类230
四、会议纪要的特点231
五、会议纪要的规范体式232
六、写作要求233
第十一章 电子公文的技术基础243
第一节 电子公文的制作技术243
一、纸质文档输入技术243
二、编辑排版技术245
三、打印输出技术246
第二节数据通信技术246
一、数据通信的发展246
二、公共数据通信业务类型247
三、数据通信技术248
四、交换机和路由器251
第三节邮件技术252
一、邮件技术的发展253
二、几种主流的服务器邮件技术253
二、第二代办公自动化259
一、第一代办公自动化259
第四节 办公自动化技术259
三、第三代办公自动化260
四、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261
第五节工作流技术263
一、文档管理和工作流技术264
二、基于文档管理的工作流模型265
三、工作流的系统模型267
第六节数据库技术268
一、关系数据库技术268
二、文档型数据库管理系统269
第七节安全技术270
一、邮件安全技术271
二、数字证书271
三、PKI加密技术272
四、数据备份技术273
五、防病毒技术275
六、防火墙技术278
第十二章 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280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280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280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283
三、操作系统284
四、计算机语言285
五、数据库管理系统285
六、系统文件简介286
第二节 打印机的使用287
一、购置适合电子公文处理的激光打印机287
二、激光打印机使用技巧289
三、激光打印机的维护290
第三节扫描仪的使用290
一、扫描仪安装技巧291
二、使用紫光扫描仪时应注意的问题292
三、扫描图文该选择多大的解析度293
四、扫描仪故障排除技巧294
五、清华文通TH-OCR文字识别软件使用方法295
第四节 复印机的使用301
一、使用复印机应遵循的基本安全事项301
二、复印机的保养302
三、复印机卡纸问题的解决302
第五节传真机的使用303
一、数字传真机的主要特点303
二、传真机故障现象清除304
三、传真机的使用与保养306
第六节 光盘刻录机的使用307
一、刻录机的使用技巧307
二、使用光盘刻录机的注意事项310
第四篇 电子公文的制作313
第十三章 应用WORD2000制作电子公文313
第一节文件操作313
一、新建文件313
二、打开已有文件313
三、保存文件314
四、关闭文件315
第二节编辑排版技术315
一、文字的编排315
二、表格的编排323
三、图形的处理328
四、页面设置332
五、打印文档335
第三节 制作电子公文模板337
一、启动公文编写模板软件337
二、公文模板的制作步骤338
第十四章 应用WPS2000制作电子公文344
第一节文件操作344
一、建立一个新文件344
二、打开一个文件345
三、保存新建的文件345
四、关闭文件346
第二节编辑排版技术346
一、文字的编排346
二、表格的编排354
三、图形的处理357
四、页面设置360
五、打印文档364
二、小样文件的建立、打开和存储366
一、书版的小样文件介绍366
第一节 小样文件—FBD文件的编辑操作366
第十五章 应用方正书版9.0制作电子公文366
三、小样文件的编辑367
四、插入文件和注解374
五、打印小样文件375
六、WORD文件转小样文件375
第二节排版参数文件—PRO文件的编辑与修改376
一、排版参数文件的建立、打开和存储376
二、排版参数文件的参数设置和排版377
第三节PS文件排版和输出380
一、相关文件说明380
二、排版处理380
三、大样文件的预览384
四、大样发排385
三、目录发排结果输出388
二、目录发排结果显示388
一、发排目录388
第四节 目录的排版和输出388
四、直接预览目录389
五、直接输出目录389
六、导出目录小样389
第十六章 应用Acrobat5制作PDF格式电子公文390
第一节Acrobat5基本常识390
一、Acrobat5操作界面介绍390
二、打开PDF文件393
第二节 阅读与打印PDF文件393
一、调整文章 阅读时的显示比例393
二、设置文章 阅读的页面布局和方向394
三、阅读PDF文件常规方法394
四、在PDF文档中查找文字395
五、打印PDF文档396
第三节 创建Adobe PDF文件397
一、使用Acrobat Distiller创建PDF文件398
二、用PDFWriter创建PDF文件398
三、使用ACROBAT命令制作PDF文件399
四、将扫描的文档转换为Adobe PDF399
五、制作PDF文件时嵌入字体400
六、在Adobe PDF文档中插入特殊字符401
七、编辑局部文本401
八、在PDF文档中编辑图形对象403
九、为PDF文档添加注释403
第四节PDF文件内容的提取与转换411
一、将Adobe PDF文档保存为其它可编辑文件格式411
二、提取PDF文本和图形到其它应用程序411
三、移动和复制PDF页面和文件413
四、提取页面415
五、删除和替换页面416
第五节PDF文件的安全性417
一、为Adobe PDF文件添加标准安全性设置417
二、建立自签名文件对文档进行数字签名419
三、使用数字签名421
第六节传递分发PDF文件421
一、从Acrobat中经由电子邮件发送PDF文档421
二、定义第三方使用者阅读时的打开视图422
第十七章 电子公文的校对424
第一节公文校对的方法424
一、公文校对的基本要求424
二、校对的程序424
三、校对的基本方法426
四、常用校对符号及注意事项427
一、应用WORD2000校对电子公文429
第二节 应用电子公文编辑软件校对429
二、应用WPS2000校对电子公文434
三、应用方正书版校对电子公文435
第三节 应用专门校对软件校对电子公文437
一、用语音软件——“电脑播音员”校对437
二、用专业校对软件——“黑马编校”校对438
第五篇 电子公文的处理449
第十八章 电子公文的远程传输449
第一节远程传输系统449
一、数据通信网络449
二、邮件服务器450
三、邮件发送/接收客户端451
四、公文收发人员451
五、操作规范452
第二节传输流程452
二、收文流程453
一、发文流程453
第三节 电子签收458
一、收到电子公文458
二、签收系统登录458
三、进入签收目录459
第十九章 电子公文的处理461
第一节收文处理461
一、电子签收、登记461
二、电子分发462
三、电子拟办462
四、电子批办463
五、电子承办463
六、电子催办463
第二节发文处理464
九、电子销毁464
八、电子立卷、归档464
七、电子查办464
一、电子拟稿465
二、电子审稿465
三、电子签发465
四、电子缮印466
五、电子校对466
六、电子盖章466
七、电子登记466
八、电子分发466
九、电子立卷、归档和销毁467
第三节 电子公文的处理模型467
一、收文系统467
二、发文系统468
三、待办系统468
一、归档必须考虑的因素470
第二十章 电子公文的归档与管理470
第一节 电子公文归档概述470
二、归档方式472
三、归档范围和时间472
四、归档的要求及过程473
第二节 电子公文归档的组织管理474
一、管理基础474
二、电子公文的收集与积累475
三、电子公文的整理与归档476
四、电子公文的鉴定工作477
第三节 电子档案文件的传输478
一、利用存储介质传输478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传输478
三、传输中的安全问题479
第一节 解决设备过时的问题480
第二十一章 电子公文的安全480
第二节 解决电子公文原始性、真实性问题481
第三节 电子公文的保存与维护483
第四节 电子公文的监控484
一、电子公文监控的含义484
二、电子公文监控的标准485
三、电子公文监控的类型485
第五节 电子公文安全的制度保证487
附录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489
附录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497
附录三: 电子公文传输管理暂行办法(稿)505
附录四: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508
附录五: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511
参考文献516
后记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