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2-2014年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20338530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2-2014年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晚清政治史1
2012年度1
(一)辛亥革命史研究1
(二)太平天国史研究5
(三)晚清制度史研究7
2013年度11
(一)关于晚清事件史的研究11
(二)关于晚清制度史的研究16
(三)关于晚清历史人物的研究18
2014年度21
(一)甲午战争研究21
(二)晚清制度史和政局研究23
(三)晚清人物研究26
(四)晚清政治学术史研究29
第二章 近代经济史32
2012年度32
(一)理论、方法与史料32
(二)财政、金融与货币34
(三)工商业、贸易及区域经济38
(四)农业经济与粮食问题41
(五)经济、思想与社会45
2013年度47
(一)经济史理论与范式的拓展48
(二)地权、乡村经济与乡村社会50
(三)近代工商、金融与市场发展54
(四)计量经济与量化研究58
2014年度62
(一)研究热点与重要问题63
(二)财税、银行与货币研究65
(三)商会、工商业与区域经济研究69
(四)土地、农村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73
(五)经济思想与人物研究75
第三章 近代社会文化史77
2012年度77
(一)社会与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探索77
(二)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与社会转型79
(三)社会生活、女性与法律85
(四)教育与宗教信仰91
(五)文化传播与文化观念96
(六)结语100
2013年度100
(一)理论方法讨论热点101
(二)城市与乡村研究102
(三)社会群体、结构与社会流动106
(四)生活、习俗信仰与社会记忆109
(五)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111
(六)灾荒救济与慈善医疗113
(七)问题与反省115
2014年度116
(一)社会史理论与方法116
(二)家族、群体与社团117
(三)城市与乡村社会120
(四)社会秩序与社会治理123
(五)生活、习俗与社会文化124
(六)医疗、卫生、环境与慈善救济127
(七)问题与反思129
第四章 近代思想史131
2012年度131
(一)131
(二)131
(三)135
(四)140
2013年度144
(一)145
(二)148
(三)152
2014年度156
(一)156
(二)159
(三)161
(四)164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168
2012年度168
(一)中国近代史话语权问题168
(二)有关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169
(三)关于“碎片化”的讨论172
(四)近代史分支领域相关理论问题173
2013年度180
(一)唯物史观相关问题180
(二)后现代思潮之影响182
(三)有关历史学家社会责任之讨论184
(四)公众历史学与大众化问题186
(五)数字史与环境史188
(六)具体理论方法探讨189
2014年度191
(一)唯物史观与时代精神191
(二)“后—后现代史学理论”:历史记忆与历史叙事193
(三)公众历史学与大众化问题195
(四)灾荒史与环境史201
(五)其他理论方法探讨203
第六章 革命史205
2012—2014年度205
(一)建党和大革命时期的研究205
(二)苏维埃革命研究209
(三)抗日战争时期213
(四)三年内战时期225
第七章 民国政治史235
2012年度235
(一)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的政治转型235
(二)民初政治和北洋军阀237
(三)国民党政权的组织和动员241
(四)民国政治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242
(五)国共内战时期244
(六)蒋介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244
(七)探讨民国史研究的方法和路径246
2013年度247
(一)关于民国史研究方向的反思248
(二)孙中山研究进一步深化249
(三)北洋史研究逐渐升温251
(四)国民政府史研究的新动向253
(五)抗战研究开始“预热”254
(六)关于战后对日处置问题257
2014年度258
(一)民国建立与北洋政治史258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史研究262
(三)以人物为中心的政治史研究266
第八章 近代中外关系史272
2012年度272
(一)外交理论与体系272
(二)晚清时期的对外关系275
(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对外关系278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对外关系279
(五)解放战争时期的对外关系284
2013年度286
(一)晚清时期的对外关系287
(二)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对外关系289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对外关系290
(四)战后中外关系291
(五)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年度研究292
2014年度296
(一)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关系296
(二)甲午战争前后的中外关系299
(三)清末十年的中外关系300
(四)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外关系研究302
(五)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中外关系305
(六)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307
(七)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309
第九章 台湾史311
2012年度311
(一)台湾通史与资料311
(二)台湾政治史与经济史312
(三)两岸关系与台湾对外关系314
(四)台湾族群与社会文化史317
(五)台湾思想史与人物研究320
2013年度322
(一)台湾通史323
(二)台湾政治、军事史与经济史323
(三)两岸关系与台湾对外关系327
(四)台湾族群、教育与社会文化史330
(五)台湾思想史与人物研究334
(六)台湾史资料335
2014年度336
(一)台湾史综论336
(二)台湾政治史与经济史338
(三)两岸关系与台湾对外关系341
(四)台湾文艺史与文化、教育史342
(五)台湾思想史与人物研究345
(六)台湾史文献资料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