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作业系统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作业系统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349101.jpg)
- 赵坤茂译 著
- 出版社: 松岗电脑图书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65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作业系统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何谓作业系统1
1-2 早期的系统4
1-3 简单的监督程式6
1-4 线外作业9
1-5 缓冲区及线上同时周边处理12
1-5-1 I/O系统架构12
1-5-2 缓冲区15
1-5-3 线上同时周边处理16
1-6 多元程式系统18
1-7 分时系统19
1-8 保护22
1-8-1 I/O保护23
1-8-2 记忆体保护26
1-8-3 CPU保护28
1-9 系统架构29
1-10 电脑的分级33
1-10-1 多元处理机系统33
1-10-2 个人电脑35
1-10-3 即时系统37
1-11 摘要37
习题39
参考文献引注41
第二章 作业系统结构43
2-1 作业构成要素43
2-1-1 作业处理管理44
2-1-2 记忆体管理45
2-1-3 次储存体管理46
2-1-4 I/O系统46
2-1-5 档案管理47
2-1-6 保护系统48
2-1-7 网路48
2-2 作业系统的运作项目49
2-1-8 指令解译程式系统49
2-2-1 运作项目50
2-2-2 系统呼叫51
2-2-3 系统程式57
2-3 系统结构59
2-3-1 层次方法60
2-3-2 系统核心62
2-4 虚拟机器63
2-5 系统设计与制作66
2-5-1 目标67
2-5-2 机械装置67
2-5-3 系统制作68
2-6 系统建立69
2-7 摘要72
参考文献引注73
第三章 同作处理75
3-1 作业处理概念75
3-1-1 作业处理的状态76
3-1-2 作业处理的控制区77
3-1-3 作业处理的关系80
3-1-4 作业处理的关系81
3-2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82
3-3 临界区间问题86
3-3-1 以软体解决两个处理之临界区间问题的方案87
3-3-2 以软体解决N个处理之临界区间问题的方案93
3-3-3 利用硬体的解决方法97
3-4 号志100
3-4-1 号志的用途100
3-4-2 建立号志的方法101
3-4-3 死结与迟带104
3-4-4 依时性错误105
3-5 处理间协调问题之探讨107
3-5-1 设限缓冲区问题107
3-5-2 读者/作家问题109
3-5-3 哲单家进餐的问题111
3-6 语言结构113
3-6-1 临界区域114
3-6-2 监督器123
3-6-3 Ada的task131
3-6-4 CSP133
3-7 处理间之沟通136
3-7-1 正名138
3-7-2 缓冲功能142
3-7-3 意外情况145
3-7-4 范例Accent147
3-8 摘要150
习题151
参考文献引注157
第四章 CPU排程161
4-1 多元程式设计概念的回顾161
4-2 排程的概念164
4-2-1 基本要素164
4-2-2 CPU与I/O间的交替运作165
4-2-3 排程的伫列166
4-2-4 排程器169
4-2-5 配送器171
4-3 效益的标准172
4-4-1 先到先做174
4-4 排程的演绎法则174
4-4-2 最短的工作优先处理176
4-4-3 优先等级178
4-4-4 可插队的排程演绎法则180
4-4-5 巡回型的排程182
4-4-6 多阶型的等候伫列186
4-4-7 多阶型回馈等候伫列188
4-5 排程演绎法则的评估190
4-5-1 解析评估法191
4-5-2 模拟评估法195
4-5-3 实作评估法197
4-6 多重处理机的排程198
4-7 摘要200
习题202
参考文献引注206
第五章 死结209
5-1 系统模式210
5-2 死结之特徵212
5-2-1 必要条件212
5-2-2 资源配置图213
5-2-3 处理死结的方法217
5-3 预防死结217
5-3-1 互斥条件217
5-3-2 持住但仍须等待条件218
5-3-3 不可插队219
5-3-4 环状等待条件220
5-4 避免死结221
5-4-1 资源型态内含有多个实质装置224
5-4-2 资源型态内只含有单一的实质装置228
5-5 侦测死结230
5-5-1 资源型态内含有多个实质装置230
5-5-2 资源型态内只含有单一的实质装置233
5-5-3 采行侦侧演绎法则的时机234
5-6 回复235
5-6-1 处理之中止236
5-6-2 资源的插队取得237
5-7 结合前述之各种方法来处理死结问题238
5-8 摘要240
习题242
参考文献引注247
第六章 记忆体的管理249
6-1 前言249
6-1-1 位址定位250
6-1-2 叠层252
6-1-3 动态载入254
6-2 阳春机组255
6-1-4 记忆体管理255
6-3 驻存监督器256
6-4 固定段落的多元程式设计260
6-4-1 工作排程261
6-4-2 工作调换265
6-4-3 工作大小268
6-4-4 段落大小的选择270
6-4-5 主记忆体的碎裂现象271
6-5 可变段落的多元程式设计272
6-5-1 工作排程275
6-5-2 紧凑法277
6-6 多重基址暂存器280
6-7 分页281
6-7-1 有关的硬体设备281
6-7-2 工作的排程284
6-7-3 页表的建置286
6-7-4 共用页面288
6-7-5 记忆体的保护作用290
6-7-6 记忆体的两种看法291
6-8 分段294
6-8-1 使用者对於记忆体的看法294
6-8-2 分段式记忆体管理方法的硬体架构296
6-8-3 段表的建置297
6-8-4 分段法的保护作用和共用区段299
6-8-5 分段法的碎裂现象302
6-9 分页式的分段303
6-10 摘要306
习题309
参考文献引注313
第七章 虚拟记忆体315
7-1 为何要使用虚拟记忆体315
7-2 需求分页318
7-3 需求分页的绩效325
7-4 页面替换328
7-5 页面替换的演绎法则333
7-5-1 FIFO335
7-5-2 最佳的页面替换法则337
7-5-3 最近罕用的页面替换法则338
7-5-4 近似LRU的页面替换演绎法则342
7-5-5 特别的演绎法则346
7-6 页框的配置347
7-6-1 最少的页框数348
7-6-2 配置的演绎法则350
7-7 猛移现象352
7-7-1 工作集模式356
7-7-2 发生寻觅缺失的频率359
7-8 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360
7-8-1 全盘性与局部性的配置360
7-8-2 预先分页361
7-8-3 页面的大小362
7-8-4 程式要结构364
7-8-5 I/O的联锁366
7-9 摘要370
习题372
参考文献引注381
8-1 概述383
第八章 辅助储存体的管理383
8-2 硬体特性384
8-3 装置目录表388
8-4 可用空间之管理388
8-4-1 位元向量389
8-4-2 可用空间串列389
8-4-3 组合390
8-4-4 计数390
8-5 配置方法391
8-5-1 比连式配置391
8-5-2 联结式配置394
8-5-3 索引式配置396
8-5-4 效能分析398
8-6 磁碟排程400
8-6-1 先来先服务401
8-6-2 寻找时间最短者优先排程402
8-6-3 扫描法404
8-6-4 C-SCAN405
8-6-5 观察法406
8-7 扇区伫列排程演绎法则407
8-8 选择符合需要的磁碟排程演绎法则408
8-9 记忆体的层次409
8-10 摘要412
习题413
参考文献引注417
第九章 档案系统419
9-1 档案观念419
9-2 档案运作422
9-3 存取方法424
9-3-1 循序存取424
9-3-2 直接存取425
9-3-3 其他存取方法426
9-4 目录系统429
9-5 目录结构431
9-5-1 单层目录表432
9-5-2 双层目录表433
9-5-3 树状结构目录435
9-5-4 非循环式图表目录437
9-5-5 一般图形目录440
9-6 档案保护442
9-6-1 名称保护443
9-6-2 密码保护444
9-6-3 字取串列444
9-6-4 存取团队444
9-7 制作问题446
9-8 摘要449
习题451
参考文献引注453
第十章 保护措施455
10-1 保护之目的456
10-2 机作与政策457
10-3 保护的定义域457
10-4 存取矩阵459
10-5 存取矩阵之建立460
10-5-1 全盘表460
10-5-2 存取串列461
10-5-3 能力串列461
10-5-5 比较463
10-5-4 锁/钥机械装置463
10-5-6 政策465
10-6 动态保护结构465
10-7 存取权之撤销470
10-8 现有的系统473
10-8-1 Unix系统474
10-8-2 Multics系统474
10-8-3 Hydra系统477
10-8-4 Cambridge CAP系统478
10-9 以语言为基础的保护措施480
10-10 保护问题485
10-11 安全487
10-12 编码法489
10-13 摘要492
习题493
参考文献引注495
第十一章 分散式处理系统497
11-1 动机497
11-1-1 资源共用498
11-1-2 加速运用498
11-1-3 提高可靠性498
11-1-4 传输499
11-2-1 完全联结500
11-2 拓朴架构500
11-2-2 部分联结501
11-2-3 阶层式网路502
11-2-4 星状网路502
11-2-5 环状网路503
11-2-6 多向存取网路504
11-3 通信505
11-3-1 联接策略506
11-3-2 竞争问题507
11-3-3 设计策略508
11-3-4 电脑网路509
11-4-1 区域网路510
11-4 系统型态510
11-4-2 Arpanet FTP512
11-5 档案系统513
11-5-1 集中式处理513
11-5-2 分散式处理514
11-5-3 资料转移515
11-6 计算模式515
11-6-1 资料转移515
11-6-2 运算转移516
11-6-3 工作转移517
11-7 事件顺序517
11-7-1 发生在前关系518
11-7-2 制作519
11-8 同步化520
11-8-1 集中式处理521
11-8-2 完全分散处理521
11-8-3 许可证传送方法524
11-9 死结处理525
11-9-1 时间标签顺序方法526
11-9-2 死结侦测527
11-10 强韧性534
11-10-1 故障侦测534
11-10-2 重新架构535
11-10-3 故障後的复原536
11-11 达成协议536
11-11-1 不可靠的通信537
11-11-2 不可靠的处理538
11-12 选举法则539
11-12-1 欺负弱小法则540
11-12-2 环状法则541
11-13 摘要543
习题545
参考文献引注546
12-1 发展历史549
第十二章 Unix作业系统549
12-2 设计原则554
12-3 程式设计员介面556
12-3-1 档案运用557
12-3-2 处理的控制561
12-3-3 讯号563
12-3-4 资讯之运用564
12-3-5 库存常式564
12-4 使用者介面565
12-4-1 Shells及命令566
12-4-2 标准I/O档案568
12-4-3 管线、过滤器及Shell Scripts569
12-5 处理之管理570
12-5-1 处理控制区块571
12-5-2 CPU排程574
12-6 储存体之管理576
12-6-1 调换576
12-6-2 分页Cpaging578
12-7 档案系统581
12-7-1 区块与碎片581
12-7-2 Inodes583
12-7-3 目录584
12-7-4 将档案识别记号对应至Inode上585
12-7-5 磁碟结构587
12-7-6 实施589
12-7-7 布置及配置策略589
12-8 I/O系统592
12-8-1 区块缓冲区快取记忆体594
12-8-2 原始装置介面596
12-8-3 C-Lists597
12-9 处理间之沟通597
12-9-1 插座598
12-9-2 网路功能601
12-10 摘要605
参考文献引注606
第十三章 历史的回顾609
13-1 Atlas609
13-2 XDS-940611
13-3 THE612
13-4 RC 4000613
13-5 CTSS615
13-6 Multics615
13-7 OS/360616
13-8 其他系统618
中英名词对照表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