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207787.jpg)
- 赵水平,胡大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50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81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高血脂病-防治-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血脂与脂蛋白1
第一节 胆固醇代谢2
一、体内胆固醇的来源2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2
三、胆固醇合成的调节3
四、胆固醇的转化4
第二节 三酰甘油代谢4
一、三酰甘油合成代谢5
二、三酰甘油分解代谢5
第三节 脂蛋白代谢6
一、脂蛋白的结构、种类、特性及功能6
二、乳糜微粒9
三、极低密度脂蛋白10
四、中间密度脂蛋白11
五、低密度脂蛋白12
六、高密度脂蛋白13
七、脂蛋白(a)15
第四节 载脂蛋白15
一、载脂蛋白AⅠ17
二、载脂蛋白AⅡ17
三、载脂蛋白AⅣ17
四、载脂蛋白Ⅴ17
五、载脂蛋白B17
六、载脂蛋白CⅡ18
七、载脂蛋白CⅢ18
八、载脂蛋白E18
第2章 血脂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20
一、总胆固醇20
二、三酰甘油21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
五、载脂蛋白A工23
六、载脂蛋白B23
七、脂蛋白(a)24
八、小而致密的LDL24
九、血脂检测注意事项26
第3章 血脂异常的病因及高脂血症29
第一节 血脂异常的病因29
一、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29
二、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病因33
第二节 高脂血症36
一、分类方法36
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39
三、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42
四、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45
五、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反应48
第4章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53
一、脂蛋白滞留与应答53
二、脂蛋白滞留过程55
三、影响脂蛋白滞留的因素56
四、脂蛋白滞留的干预靶点57
第5章 三酰甘油与冠心病的关系61
第一节 高三酰甘油血症概述61
一、三酰甘油检测的意义61
二、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原因62
第二节 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标志63
一、血清TG水平增高64
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谱65
三、代谢综合征66
四、富含TG的脂蛋白残粒与AS进程及临床冠心病事件的相关性67
第三节 降TG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循证医学证据69
一、降TG治疗可减少冠心病事件69
二、降TG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作用71
第四节 TRL致AS的可能机制72
一、TRL的直接致AS作用72
二、TRL的间接致AS作用74
三、TRL致炎症和致血栓作用76
第6章 高密度脂蛋白基础与临床81
第一节 流行病学调查81
一、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82
二、冠心病人群中HDL-C检测意义84
三、糖尿病患者HDL-C水平84
四、人群中低HDL-C的分布情况85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86
一、赫尔辛基心脏研究86
二、空军/得克萨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87
三、退伍军人HDL干预研究87
第三节 HDL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88
一、促进胆固醇逆转运88
二、HDL抗氧化和抗感染作用95
三、HDL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96
四、HDL的抗血栓和促纤溶作用97
第四节 针对HDL的治疗97
一、传统的升高HDL-C手段97
二、针对HDL干预的新靶点100
第7章 脂蛋白亚组分检测及临床意义113
第一节 脂蛋白亚组分异常及其临床意义113
第二节 脂蛋白亚组分检测方法115
一、梯度凝胶电泳法115
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116
三、核磁共振分光检定法116
四、离子迁移率分析116
第三节 脂蛋白亚组分检测方法评价117
一、理想检测方法的标准117
二、现有脂蛋白亚组分检测方法的优势及其局限性117
三、脂蛋白亚组分检测的临床意义118
四、脂蛋白亚组分检测的展望118
第8章 血脂异常的检出和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122
第一节 血脂异常的检出122
第二节 血脂合适水平123
一、总胆固醇125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6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6
四、三酰甘油127
第9章 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128
第一节 危险因素的定义及分类128
一、危险因素的定义128
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129
第二节 心血管病总体危险131
第三节 总体危险的评估方法133
一、参与危险评估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胆固醇或LDL-C除外)133
二、半定量危险分层134
三、总体发病(死亡)危险定量估算136
第10章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循证医学证据140
第一节 饮食治疗试验140
一、洛杉矶退伍军人研究140
二、奥斯陆一级预防试验141
三、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142
四、WHO欧洲协作研究143
第二节 药物降脂临床试验143
一、血脂研究临床中心与CHD一级预防试验143
二、赫尔辛基心脏研究144
三、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145
四、空军/得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146
五、日本成人高胆固醇处理一级预防研究147
六、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消退临床试验147
七、一级预防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理由——评价瑞舒伐他汀的干预试验149
第11章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循证医学证据153
第一节 对稳定型冠心病的试验154
一、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154
二、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试验155
三、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长期干预155
四、心脏保护研究156
五、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HDL-C干预试验157
六、阿托伐他汀与血管重建术比较158
七、治疗达新目标159
八、积极降脂减少终点事件160
九、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161
第二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降脂治疗的临床证据162
一、积极降脂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研究163
二、普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评估和感染——心肌梗死溶栓163
三、A到Z试验164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降脂临床试验165
一、危险老人服普伐他汀的前瞻研究165
二、氟伐他汀干预预防研究165
三、协作阿托伐他汀糖尿病研究167
四、糖尿病粥样硬化干预试验168
五、英国北欧心脏终点试验169
六、辛伐他汀和依折麦布对主动脉瓣狭窄的作用170
第12章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175
第一节 我国人群的血脂异常175
一、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175
二、我国人群血脂与心血管流行病学176
第二节 血脂异常降脂治疗目标值制定177
一、血脂异常干预的目标值178
二、我国的干预目标特色179
第三节 血脂异常的干预措施180
一、改善生活方式180
二、他汀类为首选降低胆固醇药物181
三、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处理181
第13章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183
第一节 基本原则183
第二节 循证医学证据184
一、洛杉矶退伍军人研究184
二、奥斯陆一级预防试验185
三、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185
四、WHO欧洲协作研究185
第三节 健康生活方式的评价186
第四节 具体措施187
一、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187
二、选择能够降低LDL-C的食物189
三、增加植物固醇摄入190
四、平衡热量摄入和体育锻炼以达到并维持健康的体重190
五、吃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191
六、尽量减少饮料和加糖食物的摄入191
七、限盐192
八、限酒192
九、戒烟192
第五节 其他膳食建议193
一、抗氧化制剂193
二、大豆蛋白193
三、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193
第六节 特殊人群干预194
一、儿童与青少年194
二、老年人194
三、代谢综合征患者194
四、慢性肾病患者195
第七节 实施方案195
第14章 他汀类调脂药199
第一节 药理作用机制199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201
一、洛伐他汀201
二、血脂康203
三、辛伐他汀205
四、普伐他汀207
五、氟伐他汀210
六、阿托伐他汀213
七、瑞舒伐他汀217
八、匹妥伐他汀219
第三节 各种他汀调脂疗效比较222
第四节 他汀的非调脂作用223
一、抗感染作用223
二、改善内皮功能224
三、抗血小板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225
四、他汀调脂外的心脏保护益处225
第15章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231
第一节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232
第二节 他汀药物的肝不良反应236
第三节 他汀与肾损害237
第四节 他汀药物相关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40
一、对认知能力的影响240
二、周围神经病240
三、精神抑郁241
第五节 他汀降脂与癌症风险241
第16章 贝特类调脂药245
第一节 药代和药动学特点245
第二节 调脂作用及其机制246
一、降低三酰甘油246
二、升高HDL-C247
三、促进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清除247
四、改变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亚型247
第三节 非调脂作用248
一、抗感染作用248
二、影响脂联素表达和胰岛素抵抗248
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249
四、对白细胞血管黏附和迁移作用250
五、对局部免疫反应的作用250
六、抑制脂蛋白的修饰和泡沫细胞形成250
第四节 应用范围及临床证据251
一、防治冠心病251
二、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253
三、防治微血管病变253
四、治疗代谢综合征254
第五节 临床应用255
一、氯贝丁酯255
二、非诺贝特256
三、苯扎贝特257
四、吉非贝齐257
五、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258
第17章 烟酸类调脂药264
第一节 药理作用264
一、作用机制264
二、剂型265
三、不良反应265
第二节 临床应用266
一、单独使用266
二、与其他调脂药物联用268
三、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270
四、用于冠心病防治271
五、常用制剂272
第18章 胆酸螯合药280
第一节 药理作用机制280
第二节 常用胆酸螯合药281
第19章 胆固醇吸收抑制药284
第一节 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284
一、药理作用284
二、药代动力学285
第二节 临床应用285
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286
二、治疗初期依折麦布即与他汀类联合应用286
三、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加入依折麦布287
四、治疗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289
五、治疗纯合子谷甾醇血症289
六、治疗主动脉瓣狭窄290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290
第20章 其他调脂药物294
第一节 普罗布考294
一、药代动力学295
二、药理作用295
三、临床应用296
第二节 n-3不饱和脂肪酸299
一、药效学300
二、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301
三、临床应用302
四、适应证303
五、不良反应303
第21章 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307
第一节 联合调脂治疗的必要性307
第二节 调脂药物的临床联合应用309
一、他汀类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309
二、他汀类与贝特类联合应用312
三、他汀类与烟酸类联合应用314
四、他汀类与胆酸螯合药联合应用316
五、他汀类与鱼油制剂联合应用317
六、他汀类与普罗布考联合应用318
第22章 血脂异常治疗的非药物措施323
第一节 透析疗法323
一、各种透析疗法的优缺点324
二、临床应用329
三、临床疗效330
四、不良反应331
第二节 基因治疗332
一、离体基因治疗332
二、体内基因治疗334
第23章 调脂治疗过程的监测338
第一节 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监测339
第二节 他汀类药物的肌病监测341
第24章 糖尿病调脂治疗345
第一节 糖尿病脂蛋白异常的特点345
第二节 糖尿病脂蛋白异常的致病作用346
第三节 他汀类药物用于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循证依据348
第四节 糖尿病调脂治疗共识352
第25章 代谢综合征调脂治疗357
第一节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57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1999)358
二、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NCEP-ATPⅢ)诊断标准359
三、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AACE)的诊断标准(2003)360
四、欧洲胰岛素抵抗工作组(EGIR)定义(1999)360
五、中国的诊断标准(2004)361
六、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362
第二节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特点365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366
一、改善生活方式366
二、调脂药物的应用366
第26章 老年人调脂治疗371
第一节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371
第二节 老年人他汀治疗的临床证据372
第三节 老年人降脂治疗的临床应用375
第27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调脂治疗379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脂变化379
一、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380
二、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380
第二节 调脂治疗的临床应用382
一、临床资料分析382
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383
三、国内的经验385
四、他汀类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机制385
五、指南和临床实践386
第28章 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治疗389
第一节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390
第二节 药物治疗391
一、贝特类391
二、烟酸类392
三、ω-3不饱和脂肪酸394
第三节 特殊类型血脂异常治疗395
一、混合型血脂异常395
二、冠心病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395
第29章 血脂异常典型病例处理397
第一节 血脂异常病例的检出397
一、病史摘要397
二、讨论398
第二节 安全指标的重要性398
一、病史摘要398
二、临床诊断399
三、讨论399
第三节 调脂药的选择399
一、病史摘要399
二、讨论400
第四节 何时开始服药401
一、病史摘要401
二、讨论401
第五节 关于联合用药402
一、病史摘要402
二、讨论402
第六节 关于高TG低HDL-C血症408
一、病史摘要408
二、讨论409
第七节 ALT或CK轻度升高能否服用调脂药410
一、病史摘要410
二、讨论410
第八节 血脂轻度升高是否要服调脂药411
一、病史摘要411
二、讨论411
第九节 血压、血脂轻度升高要积极调脂412
一、病史摘要412
二、讨论412
第十节 糖尿病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正确处理412
一、病史摘要412
二、讨论413
第30章 临床血脂测定方法标准化416
第一节 血脂与脂蛋白的测定方法416
一、TC测定417
二、TG测定418
三、HDL-C测定419
四、LDL-C测定421
五、Lp(a)测定424
六、载脂蛋白A工、B的测定425
第二节 血脂测定的标准化426
一、减少分析前变异对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426
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少血脂和脂蛋白测定分析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427
三、血脂测定的参考系统428
四、血脂测定的标准化计划430
第三节 我国血脂测定的标准化近况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