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 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 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
  • 周清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994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分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 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学分制概述2

一、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2

二、学分制的产生与发展6

三、学分制的内涵与特点10

第二节 学分制研究动态15

一、国外学分制研究综述15

二、中国学分制研究现状述评19

三、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的基本思路23

第二章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28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思想基础与历史渊源28

一、中国高校学分制的思想基础28

二、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历史渊源32

第二节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历史33

一、“五四”时期的引进和应用34

二、民国初期的推广和发展36

三、抗战时期的进一步完善38

四、民国后期的缓慢发展40

五、建国后的发展历程41

第三章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现状分析44

第一节 中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44

一、实行学分制是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迫切需要45

二、实行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47

三、实行学分制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48

四、实行学分制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49

五、实行学分制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实需求49

第二节 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分析50

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搭建了学分制改革的良好平台50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为推行学分制提供了良好的主体性支持51

三、中国高校教育资源的能量积累为推行学分制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52

第三节 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障碍因素分析54

一、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方面54

二、社会政策与体制方面55

三、学校内部环境方面58

第四节 弹性学分制实施背景分析65

一、传统学年制的本质及其与现实的冲突65

二、教学制度的变革及其效应68

第四章 弹性学分制的基本理论问题73

第一节 弹性学分制的基本内涵73

一、弹性学分制的概念界定73

二、弹性学分制的本质内涵75

三、学习年限的弹性要求78

四、弹性学分制与其他学分制的比较78

第二节 弹性学分制的功能80

一、弹性学分制的计量功能80

二、弹性学分制的流通功能81

三、弹性学分制的资源配置功能82

四、弹性学分制的“契约”功能83

五、弹性学分制的分类分流功能84

第三节 弹性学分制的理论背景85

一、后现代主义的教育哲学85

二、建构主义的教育观86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87

四、学术自由教育思想88

第四节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习自由矛盾论96

一、学习自由与合理构建知识结构的矛盾96

二、学习自由与学习规则之间的矛盾99

三、学习自由与学习经历之间的矛盾102

四、学习自由与教学自由之间的矛盾103

第五节 弹性学分制下的自主选择相对论104

一、尊重学生学习自由的相对性104

二、限制学生选择自由的相对性106

三、个人本位与个性化发展的相对性107

第六节 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学过程控制论109

一、弹性学分制下的全学程教学过程控制109

二、弹性学分制下的课程教学过程控制112

三、弹性学分制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控制113

第七节 弹性学分制下的自主学习论114

一、弹性学分制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立论的理论分析115

二、弹性学分制下自主学习的宏观控制模型125

三、弹性学分制下自主学习的过程控制模型125

四、弹性学分制下自主学习的个人操作模型126

第八节 弹性学分制下的因材施教论127

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127

二、面向对象的因材施教128

三、弹性学分制下因材施教的三个层面129

第五章 弹性学分制的具体运行模式130

第一节 实施弹性学分制的宏观控制指标130

一、弹性学分制的适用范围130

二、弹性学分制的实施原则131

三、弹性学分制的实施目标132

四、弹性学分制的实施效果预测133

第二节 弹性学分制的学习年限133

一、基本学制133

二、弹性年限(提前或延后毕业的年限)要求133

三、离校后仍可申请毕业证、学位证的年限要求133

第三节 弹性学分制的学分要求134

一、学分的计算范围134

二、学分的计算办法134

三、学分绩点与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办法134

四、本科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135

五、授予学士学位的学分要求135

六、学分奖励136

第四节 弹性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方案139

一、知识结构本底分析139

二、面向对象的目标特征分析140

三、构建宽口径、大容量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3

第五节 弹性学分制的操作规程145

一、学校的选择146

二、专业选择的时间与办法147

三、课程设置与选课办法149

四、选教师的办法153

五、学习方式的选择153

六、学习时间的选择与学习进度的安排155

七、毕业与结业的条件156

第六节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本科生导师制157

一、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58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环境建设159

三、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的构建161

四、导师资源建设170

第七节 弹性学分制的教育成本175

一、学分制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成本类别和成本内容175

二、学分制条件下高等教育成本的计量177

三、按学分收取学费179

第八节 弹性学分制实施成效的衡量184

一、思想观念或理念层面184

二、管理层面185

三、技术与条件层面186

第六章 中国高校实施弹性学分制的支持保障系统188

第一节 弹性学分制的外部政策支撑系统189

一、加强高校办学自主权189

二、《高等教育法》相关条文的诠释与异议190

三、学分互认的有关问题191

四、弹性学分制的收费政策192

五、毕业证发放与电子注册的操作问题193

第二节 弹性学分制的教育资源保障系统194

一、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194

二、师资队伍建设196

三、教学设备设施建设200

第三节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运行支持系统200

一、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系统200

二、建立与弹性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202

三、建立与弹性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202

四、建立健全与弹性学分制相适应的后勤服务机制203

第四节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系统204

一、制定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一般原则204

二、教学工作计划管理制度207

三、教育资源管理制度209

四、教学运行管理制度210

五、教学信息管理制度215

第五节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216

一、弹性学分制下教学质量监控的难点216

二、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成219

三、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223

四、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对策225

附录一 湖南农业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227

附录二 湖南农业大学学分制选课办法232

附录三 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生导师工作暂行条例(试行)236

附录四 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39

参考文献244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