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
  • 彭拥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8872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史-中国-1977~2006;农村-社会流动-研究-中国-1977~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研究视角与方法1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3

一、问题的社会视角5

二、问题的历史视角7

三、问题的现实视角12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14

一、静态的社会视角15

二、教育社会学的视角17

三、社会转型的视角19

第三节 研究综述21

一、从研究方法看中外相关研究22

二、从研究对象看中外相关研究25

三、从研究问题看中外相关研究27

第四节 研究方法31

一、定性研究31

二、定量研究38

第五节 研究内容39

第二章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理论基础43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一般理论44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44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48

三、社会流动的作用51

四、我国社会流动的形成与演变53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接受者58

一、调查对象选择的依据58

二、调查对象的界定60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62

一、价值关系62

二、秩序关系66

第四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70

一、选择调查对象的思路70

二、选取调查对象的方法71

第五节 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76

一、地理、文化与经济状况76

二、选择的理由80

第三章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社会基础84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结构84

一、结构与社会结构84

二、农村社会结构的含义86

三、乡土社会的特征89

四、乡土社会的维持力量94

第二节 农村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100

一、农村社会流动的积极作用101

二、农村社会流动的形成背景104

三、乡土社会结构特性对社会流动的影响109

四、现代化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112

五、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115

第三节 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流动的作用119

一、高等教育影响社会地位的获得120

二、高等教育影响社会关系网络123

三、高等教育带来的社会流动影响社会关系的生成126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微观分析130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制度文化背景131

一、高等教育的动力作用131

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状况132

第二节 调查对象的定量分析134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数据135

二、农村大学生产出的基本特点145

第三节 案例分析153

一、高等教育革故鼎新时期的案例分析154

二、免费高等教育时期的案例分析162

三、多元多向化发展时期的案例分析170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案例分析172

第五章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宏观分析185

第一节 社会转型是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宏观背景186

一、社会转型及其特点186

二、社会转型的后果190

第二节 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力基础194

一、农村社会流动的分析点195

二、高等教育引起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力性基础199

三、高等教育影响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力特征208

第三节 新中国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分析211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和教育政策211

二、恢复高考初期的宏观分析215

三、高等教育稳定时期的宏观分析218

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时期的宏观分析221

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宏观分析225

第四节 我们的认识230

第六章 检讨与结论234

第一节 社会分化、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235

一、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一般检讨235

二、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在中国的表现240

第二节 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245

一、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流动的作用245

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高等教育公平252

三、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流动影响的解释力问题258

第三节 检讨260

一、农村社会流动的制度性动力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261

二、中心—边沿关系影响社会流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262

三、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高等教育成为一种拟制身份263

四、单位资本对社会合理流动产生负面影响265

五、官本位对农村社会流动产生消极作用267

六、地位相悖现象影响高等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269

七、农民缺乏成为利益群体的政治、技术和社会条件270

第四节 几个重要结论272

一、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力从属于社会转型的宏观态势272

二、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造成城乡教育差异的制度性原因273

三、高等教育只是影响农村社会流动的重要变量275

四、社会结构是高等教育社会流动作用发挥的外在环境和深层原因277

五、单位制和单位资本对社会流动的重要影响279

六、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流动作用充分发挥的条件282

参考文献290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