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民事诉讼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民事诉讼法
  • (日)新堂幸司著;林剑锋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319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5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784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日本-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民事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民事诉讼3

第一节 民事诉讼制度目的论3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与其他诉讼制度9

第三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10

第四节 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程序的种类22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26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意义26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沿革与将来31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理论的基本特色38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判例的作用45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47

第二编 诉讼主体51

第一章 法院51

第一节 法院之组织51

第二节 民事裁判权63

第三节 管辖67

第一款 概论67

第二款 各种管辖69

第一项 法定管辖69

第二项 法定管辖以外的管辖78

第三款 管辖的调查程序83

第四款 诉讼的移送84

第二章 当事人88

第一节 当事人概念及确定88

第二节 当事人能力98

第三节 诉讼能力103

第四节 辩论能力113

第五节 诉讼上代理人114

第一款 概论114

第二款 法定代理人119

第三款 法人等的代表人125

第四款 诉讼代理人129

第一项 基于诉讼委任的诉讼代理人129

第二项 法令上的诉讼代理人139

第五款 辅佐人141

第三编 第一审程序145

第一章 诉讼的开始145

第一节 诉之概念及各种诉145

第一款 概论145

第二款 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147

第三款 形成之诉149

第二节 诉讼开始程序156

第三节 起诉的效果161

第二章 审判的对象170

第一节 诉讼要件170

第一款 诉讼要件概论170

第二款 诉权利益175

第一项 诉权论175

第二项 法院审判权的界限180

第三项 诉的利益187

第四项 当事人适格204

第二节 本案判决的对象216

第一款 诉讼上请求的意义216

第二款 申请事项——处分权主义(一)229

第三节 基于当事人意思的诉讼终结——处分权主义(二)238

第一款 撤诉239

第二款 请求的放弃或认诺249

第三款 诉讼上的和解256

第三章 诉讼审理的进行265

第一节 程序的进行与停止265

第一款 期日266

第二款 期间270

第三款 送达275

第四款 诉讼程序的停止282

第二节 程序进行中诉讼主体的作用289

第四章 当事人的辩论活动与法院的作用(审理的第一阶段)294

第一节 审理过程中的当事人行为295

第二节 辩论活动的指导原则304

第一款 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305

第二款 攻击防御方法的提出时期322

第三款 对于懈怠辩论(当事人缺席等)的处理329

第三节 口头辩论程序332

第一款 审理的方式332

第二款 口头辩论之准备347

第一项 准备书面347

第二项 争点及证据的整理程序350

第三项 准备的口头辩论353

第四项 辩论准备程序354

第五项 书面的准备程序358

第六项 协商进行期日359

第三款 口头辩论的实施360

第五章 举证活动与事实认定(审理的第二阶段)369

第一节 总论369

第二节 举证活动的目标371

第一款 何谓证明371

第二款 证明的对象374

第三款 无须证明的事实376

第三节 事实认定的方法385

第一款 自由心证主义385

第二款 证明责任392

第四节 收集证据的手段405

第一款 当事人照会制度406

第二款 对公务机关等的照会、调查及鉴定之委托412

第三款 起诉前证据收集之处分413

第四款 诉讼系属后的证据收集处分416

第五款 证据保全程序424

第六款 检证物的提示命令或交付委托426

第五节 证据调查程序427

第一款 总论427

第二款 证人寻问435

第三款 当事人寻问442

第四款 鉴定444

第五款 书证446

第六款 检证450

第六章 终局判决452

第一节 裁判的意义452

第二节 判决的种类454

第一款 终局判决455

第二款 中间判决457

第三节 判决的成立459

第四节 判决的效力465

第一款 撤销判决之限制465

第二款 判决之无效469

第三款 羁束力471

第四款 既判力472

第一项 总论472

第二项 既判力的范围477

第三项 既判力的作用490

第五款 争点效492

第六款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遮断效的扩张及缩减504

第七款 其他的效力508

第五节 终局判决的附随裁判515

第七章 复杂诉讼形态518

第一节 具有多个请求的诉讼518

第一款 请求的合并(固有的诉的客观合并)519

第二款 诉的变更525

第三款 反诉534

第四款 中间确认之诉537

第二节 具有多数当事人的诉讼539

第一款 共同诉讼539

第一项 必要共同诉讼540

第二项 普通共同诉讼549

第三项 共同诉讼的产生程序551

第四项 选定当事人557

第二款 辅助参加形态560

第一项 辅助参加560

第二项 共同诉讼辅助参加572

第三项 诉讼告知573

第三款 三方当事人诉讼形态575

第四款 任意当事人变更589

第五款 诉讼的承继592

第一项 总论592

第二项 当然承继593

第三项 参加承继与引受承继595

第八章 关于大规模诉讼等的特别规则602

第一节 大规模诉讼602

第二节 有关专利权等的诉讼603

第九章 简易裁判所程序的特别规则608

第四编 上级审程序615

第一章 上诉之概论615

第二章 控诉审程序620

第一节 控诉的含义620

第二节 控诉之提起623

第三节 控诉审的审理627

第四节 控诉审的终局判决631

第三章 上告审程序636

第一节 上告的意义636

第二节 上告之提起643

第三节 上告审的审判647

第四章 抗告程序652

第五章 特别上诉660

第五编 再审程序679

第六编 略式诉讼程序679

第一章 票据诉讼及支票诉讼679

第二章 小额诉讼程序685

第三章 督促程序690

第七编 诉讼费用701

第一章 民事诉讼及有关其费用的法律701

第二章 诉讼费用的负担703

第三章 诉讼上的救助708

判例索引713

事项索引7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