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2255288.jpg)
- 胡兴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5893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中国-元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自序3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中国古代民事法律的特点3
第三节 元代法律的特点8
第四节 本书研究选择和安排14
一 本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4
二 全书结构安排18
第二章 元代民事法律渊源22
第一节 元代民事立法指导思想22
一 各依本俗22
二 酌古准今24
第二节 元代民事法律渊源26
一 成文法26
二 习惯法或各民族的固有法28
三 判例法33
第三章 元代民事主体35
第一节 社会主体在民事上的划分标准36
第二节 社会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类别38
第三节 民事主体的分类39
第四节 民事主体资格取得方式46
第五节 民事主体的特点47
第四章 元代“物”的法律制度49
第一节 物与物权50
一 物的种类50
二 物权54
第二节 所有权55
一 所有权的内容55
二 所有权的取得59
三 所有权的保护62
第三节 用益物权67
一 佃权68
二 典权69
第四节 担保物权72
第五章 元朝“债”的法律制度75
第一节 债的发生75
一 元代契约之债75
二 无因管理之债81
三 不当得利之债82
四 行政过失、过错之债82
五 侵害财产之债83
第二节 契约种类84
一 买卖契约85
二 借贷契约99
三 租赁契约106
四 雇佣契约111
五 婚姻契约116
第三节 债的担保117
一 债的担保概述117
二 债的担保种类118
第四节 债的履行121
一 用典、质、当的物抵偿122
二 申请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122
三 担保人代为履行123
第五节 侵权之债124
一 侵权之债的概述124
二 侵权行为的种类及民事责任125
第六章 元朝婚姻家庭和继承民事法律制度131
第一节 元朝婚姻家庭和继承法总则131
第二节 元朝婚姻类别和内容132
一 正常婚姻133
二 赘婿和收继婚148
第三节 元朝家庭和继承法156
一 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家庭和继承法律问题156
二 汉族家庭和继承的法律问题158
第七章 元代民事审判制度165
第一节 元代民事审判机构165
一 路、府、州、县166
二 刑部和礼部166
三 行中书省167
四 大宗正府169
五 奥鲁170
六 宣政院170
七 都护府171
八 其他有关机构171
第二节 元代民事诉讼程序172
一 民事诉讼的一般问题172
二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制度174
三 民事诉讼中的停务制度175
四 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177
五 民事纠纷中调解和和解问题177
第三节 元代民事判决运作机制180
一 民事法律运作的思想机制180
二 民事司法中法律适用机制182
第四节 元代民事诉讼的特点187
第八章 元代法律中的几个问题192
第一节 元代社制192
一 民事调解的职能192
二 社的设置及组成195
三 社长民事调解职能产生的社会背景196
四 民事“繁诉”解决的机制197
五 社长在民事调解中的作用198
六 社长在民事调解中的效力200
七 社长在民事调解中的意义201
第二节 元代约会制度201
一 “约会”制度的含义202
二 “约会”制度产生原因考述203
三 “约会”制度适用范围204
四 “约会”制度调整的对象205
五 “约会”制度的变迁207
六 “约会”制度的评价207
第三节 元代民事制度:斡脱209
一 “斡脱”语义辨析209
二 斡脱是什么民事关系215
三 斡脱民事行为——信托的评价218
第四节 元朝法律中的习惯法因素219
一 元朝法律中的习惯法内容219
二 元朝法律中对习惯法广泛认可的作用及价值235
第九章 结语237
第一节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及成因237
一 民事法律制度渊源的多元性237
二 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属人法原则239
三 民事权利上有明显歧视239
四 民事法律制度对弱者有明显的保护240
五 政府主动调整民事活动241
六 民事法律制度体现出两种法律文化的价值冲突和融合243
七 民事法律制度融合了唐朝后期形成的两种发展趋势243
八 以判例法为中心的法律发展构成了民事法律发展的新冲动243
第二节 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的评价247
参考文献249
附录:元代刑事审判制度255
第一节 元代对诉讼案件的划分257
第二节 元代刑事审判程序问题259
一 司县级260
二 路府州级260
三 肃政廉访司261
四 行省262
五 刑部264
六 中书省(或尚书省)266
七 皇帝266
第三节 元代刑事案件管辖问题266
第四节 元代刑事判决运作机制269
一 适用的相关法律270
二 依判例判决271
三 没有法律和判例时的法律适用273
第五节 元代刑事判决书的形式274
第六节 元代刑事审判制度的演变275
第七节 元代刑事审判制度的评价277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