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系统健康学: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系统健康学: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227536.jpg)
- 王庆礼,陈高,代力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14773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系统健康学: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系统健康学的兴起1
1.生态系统生态学2
1.1 生态学及其特点2
1.2 什么是生态系统3
1.2.1 生态系统的结构5
1.2.2 生态系统的功能5
1.2.3 生态系统的特征8
1.3 生态系统的研究9
1.4 生态系统服务——完善对生态系统的认识11
2.生态系统健康学的产生14
2.1 研究简史15
2.1.1 生态系统健康意识的萌芽——土地健康概念15
2.1.2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确立16
2.1.3 四次国际性会议16
2.1.4 目前的发展18
2.2 健康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健康19
2.2.1 不同角度的定义19
2.2.2 健康的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健康23
2.3 对生态系统健康学的争论26
3.相关的生态系统健康组织28
3.1 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协会28
3.2 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会29
第二章 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30
1.环境问题30
1.1 全球气候变化31
1.2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34
1.3 空气污染和酸雨35
1.4 氮负荷37
1.5 土地荒漠化39
1.6 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转移40
2.生态破坏对健康生态系统的影响41
2.1 淡水生态系统退化和水资源危机41
2.2 海洋生态系统污染和资源危机43
2.3 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44
2.3.1 森林减少44
2.3.2 森林火灾和生物质燃烧45
2.4 生物多样性降低46
3.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48
3.1 环境质量与人类健康49
3.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50
3.3 未来的环境、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52
3.3.1 不可预见的事件和科学发现52
3.3.2 老问题意想不到的转化53
3.3.3 忽视的问题54
第三章 生态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框架56
1.生态系统健康的学科框架56
1.1 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学分支学科57
1.1.1 恢复生态学57
1.1.2 保护生物学58
1.1.3 景观生态学59
1.2 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62
1.2.1 任务和目标62
1.2.2 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2
1.2.3 主要研究内容64
2.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思想和方法64
2.1 对生态系统状态的监测65
2.2 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66
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网络分析法67
2.3.1 衡量活力69
2.3.2 测度组织69
2.3.3 测度恢复力70
2.3.4 定量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网络分析72
2.4 国际上通用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73
2.4.1 指示物种、指示类群或功能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74
2.4.2 指标体系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74
2.5 对距离的理解和健康距离法——一种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75
2.5.1 健康生态系统模式假设76
2.5.2 健康生态系统的评估新方法——健康距离(HD)法76
2.5.3 计算方法76
2.6 发展与展望77
3.生态系统健康管理79
3.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79
3.2 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若干原则80
3.3 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系统管理82
4.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84
第四章 典型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87
1.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87
1.1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88
1.2 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解91
1.3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内容93
1.4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途径94
1.4.1 长期研究和环境监测计划94
1.4.2 时空互代96
1.4.3 历史途径96
1.4.4 经济价值评估97
1.4.5 其他途径98
1.5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99
1.5.1 生态指示者法100
1.5.2 指标系统法105
1.5.3 健康的基准105
1.6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几个实例106
1.7 小结107
2.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108
2.1 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原因108
2.2 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109
2.2.1 生态指示者法109
2.2.2 指标体系法111
2.3 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实例114
2.3.1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计划114
2.3.2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估115
3.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116
3.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116
3.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7
3.3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118
3.3.1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118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119
3.4 湿地效益的存在特征121
4.国际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计划123
4.1 美国国家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计划(FHM)123
4.2 加拿大北方森林健康监测——酸雨国家早期预警系统(ARNEWS)126
4.3 环境监测和评估计划(EMAP)127
4.4 国家酸雨评价计划(NAPAP)128
第五章 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实践131
1.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131
1.1 阔叶红松林的分布131
1.2 非生物环境132
1.2.1 地质地貌132
1.2.2 土壤134
1.2.3 气候135
1.3 植被特征136
1.3.1 阔叶红松林类型137
1.3.2 垂直植被带特征139
1.3.3 次生植被状况141
1.4 研究进展简述147
2.阔叶红松林健康评估149
2.1 指示者评估149
2.1.1 高等植物指示种150
2.1.2 苔藓植物指示种167
2.1.3 昆虫指示种172
2.1.4 土壤动物指示种180
2.2 功能指标系统法评估191
2.2.1 功能指标的选择标准191
2.2.2 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192
2.2.3 评价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194
2.3 评估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自然指标系统法199
3.健康距离(HD)法203
3.1 “健康距离”概念和方法的提出203
3.1.1 健康生态系统模式假设203
3.1.2 健康生态系统的评估新方法——健康距离法204
3.2 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204
3.3 健康距离新方法的应用实践207
3.3.1 阔叶红松林主要干扰群落的结构健康评估207
3.3.2 健康距离法评估次生白桦林和人工林(红松和落叶松)209
第六章 未来的希望——地球生态系统健康215
1.生态危机与生态文化215
1.1 生态文化的概念216
1.2 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哲学观点216
1.2.1 我国生态文化的发展216
1.2.2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智慧218
1.3 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220
1.4 解决生态危机的现代哲学观点221
1.4.1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生态哲学价值221
1.4.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223
2.二十一世纪的生态伦理225
2.1 生态伦理概念的提出226
2.2 生态伦理学的发展227
2.3 科学的生态伦理观228
3.生存的科学观230
3.1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危机230
3.2 盖亚(Gaia)假说与新的地球系统观230
3.3 科学的发展观232
3.3.1 发展的人本观232
3.3.2 发展的自然观233
3.3.3 发展的整体观234
附录236
附表1 乔木树种名录236
附表2 灌木种名录及编码237
附表3 草本植物名录及编码238
附表4 长白山森林主要害虫名录241
附表5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线虫区系组成243
附表6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甲螨的区系组成244
附表7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弹尾目区系组成247
参考文献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