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 1924-195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 1924-1950](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217667.jpg)
- 张骁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713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深圳市-1924~195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 1924-195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党组织的建立及大革命时期1
第一节 党组织建立前深圳地区的社会变革2
一、鸦片战争后深圳地区军民的抗英斗争2
二、三洲田起义和清朝在深圳地区统治的覆灭8
三、五四运动前后深圳地区的社会状况13
第二节 深圳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工农运动的兴起18
一、深圳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支援东征军18
二、中共宝安县支部的成立和农民运动的开展24
三、支援省港大罢工与深圳地区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30
四、大革命的失败和中共宝安县委的成立38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41
第一节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42
一、配合广州起义的宝安武装暴动42
二、中共宝安县代表大会的召开45
三、“宝安暴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48
第二节 革命转入低潮时期党的地下斗争54
一、红色交通线的活动54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56
第三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61
第一节 深圳地区党组织的重建和抗日武装的建立62
一、党组织的恢复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62
二、日军对深圳地区的侵略和暴行69
三、叶挺东路总指挥部的抗日活动78
四、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坪山抗日根据地的初创82
五、华侨港澳同胞对深圳地区抗战的支援92
六、坪山事变和人民武装东移98
第二节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恢复和发展103
一、上下坪会议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成立103
二、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05
三、敌后抗日军民的艰苦抗战108
第三节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困难中坚持112
一、白石龙会议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成立112
二、香港沦陷和游击队挺进港九敌后115
三、秘密营救滞港文化名人119
四、惠宝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24
五、粉碎国民党顽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围剿127
第四节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134
一、乌蛟腾会议和抗日反顽斗争方针的确定134
二、反顽自卫斗争的开展和党组织的进一步巩固136
三、反“扫荡”的胜利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140
四、东江纵队的成立144
五、东江纵队的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148
第五节 深圳地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各项建设156
一、东宝行政督导处和路东行政委员会的建立156
二、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与统战工作161
三、经济建设与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165
四、文化建设与东宝中学的创办172
第六节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78
一、士洋会议和抗日武装斗争的战略转变178
二、惠东宝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81
三、交通情报网的活动及与盟军的情报合作185
四、东江纵队在深圳地区的反攻192
五、抗日军民收复深圳地区195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201
第一节 党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而斗争202
一、抗战胜利后深圳地区的局势和党的工作202
二、东江纵队北撤206
第二节 人民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214
一、国民党军队的“清乡”和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的建立214
二、人民武装的自卫斗争220
三、江南支队的成立与壮大225
四、深圳地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229
第三节 解放区的扩大和国统区的斗争242
一、党组织的整顿与发展242
二、深圳地区解放区的建设244
三、国统区学生运动的开展252
第四节 深圳地区的解放256
一、粤赣湘边纵队的成立和战略反攻256
二、宝安县委县政府的成立和迎军支前工作的开展261
三、宝安县城的解放与九龙关起义267
四、沿海岛屿战斗与深圳地区全境解放273
结束语276
附录279
一、深圳党史大事索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79
二、中共深圳党组织领导机构沿革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91
三、深圳党史主要人物选介293
后记308
图1 深圳地区党组织创始人黄学增4
图2 东江地区党组织领导人尹林平4
图3 东江人民抗日武装创始人曾生4
图4 东江人民抗日武装创始人王作尧4
图5 深圳市行政区划图4
图6 深圳地区地图,选自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图7 深圳地区地图,曾宪尧绘制于1924年,选自《宝安学会杂志》第二期图8 大革命时期的深圳地区示意图图9 惠东宝地区抗日形势图(1938年10月至1940年3月)图10 惠东宝地区抗日形势图(1941年9月)图11 惠东宝地区抗日形势图(1942年12月)图12 惠东宝地区抗日形势图(1943年12月)图13 抗战胜利时华南地区形势图(1945年8月)图14 江南支队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二期“清剿”示意图(1948年7月至9月)图15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活动地区图(1949年4月)图16 1925年4月宝安县农民协会成立时合影图17 省港罢工工人接待站思月书院旧址图18 1928年2月中共宝安县代表大会旧址图19 叶挺东路总指挥部旧址图20 1940年9月上下坪会议旧址图21 1942年1月白石龙会议旧址图22 文化名人邹韬奋及其为曾生的题词图23 白石龙村营救文化界人士旧址图24 1942年第一批到达阳台山根据地白石龙村的文化人士合影图25 1944年1月坪山军民庆祝东江纵队成立大会会场图26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图27 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图28 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图29 东宝中学旧址图30 1944年8月土洋会议旧址图31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登船处遗址图32 1948年7月江南支队沙鱼涌奔袭战战斗英雄合影图33 1949年10月深圳人民欢迎解放军入城图34 1949年11月深圳军民庆祝宝安县人民解放大会会场图35 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图36 山厦革命烈士纪念碑图37 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图38 与香港新界乌蛟腾村原儿童团长李汉合影图39 采访原东江纵队对外联络处处长袁庚图40 本书评审会部分代表合影图1 清时期的深圳地区地图4
图2 清后期的深圳地区农产品贸易市场5
图3 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8
图4 三洲田起义遗址8
图5 三洲田起义示意图9
图6 三洲田起义革命军司令郑士良10
图7 龙华民军首领之一卓凤康12
图8 1911年10月30日,新安县城光复,清朝在深圳地区的统治彻底覆灭12
图9 五四运动时期广东人民举行集会游行15
图10 民国时期绘制的深圳地区地图20
图11 黄埔军校校址22
图12 群众为东征军送水23
图13 宝安农民自卫军模范队训练旧址25
图14 宝安县区乡农会旗帜26
图15 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队员们32
图16 铁甲车队队长周士第33
图17 沙鱼涌战斗遗址34
图18 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第十支队长蔡林蒸35
图19 中共广东特委常委陈郁39
图20 中共宝安县代表大会旧址45
图21 中共广东省委巡视员阮峙垣46
图22 青年学生在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56
图23 北平学生在演讲57
图24 1935年12月12日,中山大学学生举行抗日游行示威57
图25 共产党员梁金生59
图26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62
图27 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63
图28 青年学生在写抗日宣传标语64
图29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文彬65
图30 中共东宝边区工作委员会旧址68
图31 日机轰炸布吉火车站69
图32 日机炸毁罗湖火车站铁轨69
图33 侵华日军拟定的华南进攻地图71
图34 日军军舰驶向大亚湾72
图35 日军在大亚湾抢滩登陆72
图36 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72
图37 日军在制订入侵路线73
图38 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示意图73
图39 在大亚湾抗击日军的中国士兵73
图40 中国军队第一五一师在宝安福和墟与日军巷战73
图41 1938年11月《大地》杂志发表的木刻作品《我军痛击在大亚湾强行登陆的日军》74
图42 1938年11月26日,日军竹下大佐部攻占深圳镇75
图43 南头城楼上的日军碉堡75
图44 在宝安与东莞交界处的日军75
图45 日军扼守罗湖山,控制广九铁路75
图46 日军抢掠百姓的农家鸡76
图47 日军立于坪山铜锣径的碧岭段公路开通纪念石碑76
图48 日军在龙华墟烧杀77
图49 聚集在深圳一带无家可归的难民77
图50 东路总指挥部副指挥叶挺79
图51 国民党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79
图52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曾生83
图53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政委周伯明83
图54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地旧址84
图55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集合编队84
图56 曾生与夫人阮群英合影85
图57 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王作尧86
图58 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训员何与成86
图59 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成立地旧址87
图60 东江军事委员会书记梁广88
图61 东江军事委员会军事指挥梁鸿钧88
图62 东江军事委员会旧址88
图63 1940年春节的深圳居民抗战对联89
图64 1940年春节,深圳镇张贴的抗战漫画89
图65 1939年8月,第二大队火烧南头大涌桥,使日军从南头至深圳的陆路交通陷于瘫痪90
图66 1939年12月1日,第二大队收复宝安县城南头。图为南头城墙90
图67 新编大队在坪山关帝庙前进行抗日宣传91
图68 香港海员慰劳图慰问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赠送“民族先锋”锦旗93
图69 南洋华侨慰问曾生部队93
图70 香港小学生开展抗战义卖94
图71 1939年初,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合影95
图72 南洋华侨筹款救国花名册95
图73 革命母亲李淑桓96
图74 爱国华侨钟若潮、王丽夫妇97
图75 曾生、王作尧两部活动地区及东移路线示意图(1938年12月至1940年8月)100
图76 阳台山抗日根据地105
图77 游松坳伏击战第五大队阵地109
图78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政治部主任杨康华114
图79 港九大队成立地旧址114
图80 香港沦陷前,日军与英警在罗湖桥对峙115
图81 1941年12月,日军坦克越过文锦渡桥,进攻香港116
图82 1941年12月,日军越过罗湖桥,进攻香港116
图83 香港沦陷后,日军举行入城仪式117
图84 抗日英雄刘黑仔118
图85 港九大队短枪队员化妆执行任务118
图86 香港西贡抗日英烈纪念碑119
图87 在香港的部分文化界人士合影119
图88 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120
图89 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120
图90 香港日军岗哨在检查行人120
图91 营救滞港文化名人路线示意图121
图92 民主人士何香凝122
图93 文化名人邹韬奋122
图94 1942年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民报》刊登的木刻版画《护送》123
图95 丁聪所画的反映营救过程的漫画123
图96 伏击日军的游击队员们126
图97 铜锣径伏击战遗址126
图98 龙华乡乡长卓凤康132
图99 黄田战斗敌我态势图132
图100 黄田战斗战场遗址133
图101 乌蛟腾会议旧址134
图102 人民抗日武装在行军中137
图103 群众组织担架队,支援抗日前线138
图104 福永攻坚战旧址140
图105 珠江队队长彭沃在福永攻坚战前绘制的战斗部署图140
图106 丹竹头夜袭战旧址141
图107 张丁贵大院战斗旧址141
图108 珠江队队长彭沃在松岗夜袭战前绘制的战斗部署图142
图109 东江纵队领导的委任状145
图110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146
图111 东江纵队司令部第一号布告146
图112 坪山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47
图113 电台工作人员147
图114 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149
图115 港九大队海上中队在活动149
图116 小鬼班战士们150
图117 女卫生队员们152
图118 小战士正在向敌人射击152
图119 抗日小英雄黄友153
图120 战斗在广九线两侧的东江纵队战士155
图121 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156
图122 东宝行政督导处主任谭天度156
图123 路东新一区人民政府旧址160
图124 群众积极缴交抗日公粮162
图125 坪山军民庆祝东江纵队成立一周年大会会场163
图126 群众将柴草送给游击队167
图127 《前进报》社工作人员在密林中刻印报纸173
图128 东江纵队使用的印刷机173
图129 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173
图130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示意图(1944年至1945年)184
图131 游击队根据情报,研究部署作战计划186
图132 女交通员李甘妹187
图133 克尔中尉和他绘制的描述被游击队营救经过的漫画189
图134 东江纵队协助盟军收集日军情报的帆船190
图135 东江纵队编制的情报191
图136 东江纵队缴获的日军照相机193
图137 东江纵队缴获的日军迫击炮193
图138 东江纵队缴获的日军物品193
图139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195
图140 罗浮山会议旧址196
图141 1945年8月11日,东江纵队发出紧急命令,动员全体军民即刻解除日伪武装。图为“紧急命令”原件197
图142 毛泽东和朱德在研究战略反攻计划198
图143 军调第八执行小组中共代表方方211
图144 在沙鱼涌等待登船的东江纵队男战士211
图145 在沙鱼涌等待登船的东江纵队女战士212
图146 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北撤部队在沙鱼涌分乘美国3艘登陆艇北撤山东烟台。图为美国登陆艇212
图147 1946年7月5日,山东烟台军民欢迎东江纵队抵达烟台213
图148 中共广东武装人员临时复员证214
图149 饥民乞食的惨状215
图150 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宣传画220
图151 江南支队成立地旧址228
图152 江南支队第一团赤龙队指战员在丛林中集结229
图153 粤赣湘边区临时党委书记尹林平与江南支队司令员蓝造、政委王鲁明合影232
图154 江南支队反“清剿”斗争中三大战斗示意图233
图155 反“清剿”战斗中的尹林平234
图156 沙鱼涌奔袭战战场遗址235
图157 反“清剿”战斗中的江南支队钢铁连部分战士236
图158 山子下伏击战战场遗址238
图159 红花岭阻击战战场遗址239
图160 江南支队第三团副团长林文虎240
图161 伸冤诉苦清算恶霸大会会场245
图162 税站的税收人员248
图163 税收记录248
图164 投奔解放区的香港青年250
图165 江南支队第二团在坪山书写的宣传标语251
图166 交通站工作人员251
图167 宝安学运领导成员合影253
图168 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尹林平257
图169 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257
图170 粤赣湘、闽粤赣、桂滇黔边区纵队成立宣言258
图171 粤赣湘边纵队领导合影258
图172 纵队领导与泽东室人员合影259
图173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大会会场259
图174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二团民运队员合影260
图175 粤赣湘边纵队发行的公粮债券263
图176 宝深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刘汝琛264
图177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四团政治处主任潘应宁签发的支前委任令265
图178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二期教导队结业证书266
图179 1949年10月,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二、三、八团在大鹏王母墟会师267
图180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在布吉火车站待命,准备进驻深圳268
图181 部队进入深圳时在布吉火车站集合268
图182 群众欢迎部队进入深圳269
图183 部队进入深圳镇269
图184 女战士在深圳镇街头演出270
图185 在庆祝深圳镇解放大会上,女战士刘成仪与男战友对唱客家民歌270
图186 有关深圳解放的报道271
图187 深圳镇人民政府旧址271
图188 群众在九龙海关表演文艺节目272
图189 女战士们与香港民主妇联慰问团在深圳镇人民政府门前合影272
图190 女战士在深圳镇向香港青年做宣传工作273
图191 支援三门岛登陆作战的炮兵阵地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