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制图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质制图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196745.jpg)
- (苏)阿普若道夫(В.А.Апродов)著;马万钧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15010·270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质制图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苏联地质制图学发展史1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俄国地质制图学发展史1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地质制图学发展史17
第二章 对地质制图及地质图的一般认识31
地质制图的内容及其与有关课程的关系31
地质图、其内容及意义45
地质图的地形底图及其命名法50
地势高低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法54
地面航空照片56
第三章 地质图读法基本规则64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画法64
单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画法71
褶曲在地质图上的画法87
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画法101
地层不整合构造的画法117
第四章 地质图及地质测量的类型120
地质图的类型120
对地质测量的类型的初步认识122
第五章 野外工作前的准备125
工作地区的初步研究125
地质测量工作计划的编制130
工作队的人员135
装备和设备136
地质测量工作进行时的运输146
编制进行地质测量工作的预算150
第六章 野外工作的组织时期151
工作队在野外的工作组织151
第七章 露头的地质记录155
露头的类型及其在地面上的分布155
露头的标测161
露头中岩石层位要素的确定170
记录露头时岩层厚度的确定180
露头柱状图(地层剖面图)的编制183
露头速写图的编制186
记录露头时岩石标本的采集190
记录露头时动植物化石的采集192
从露头中采取矿产试样196
第八章 沉积岩结构的野外研究199
沉积岩成层结构的记录199
沉积岩交错层理的记录203
岩石层面上的各种结构的研究206
沉积岩之节理与截理的野外研究208
第九章 综合正常地质剖面图的编制214
基本地质界线的划定214
标准层的选定216
基本岩相类型的概要认识217
海相堆积的海侵层位及海退层位219
海相正常地层剖面图的编制221
泻湖相正常剖面图的编制226
陆相正常剖面图的编制228
地层不整合的野外研究231
第十章 火成岩发育区域的地质制图法238
火成岩体产状的成因分类238
火成岩原始构造的野外研究246
火成岩节理构造的野外研究253
火成岩接触面的野外研究258
喷出体和侵出体的野外研究263
岩墙的野外研究265
第十一章 变质岩发育区域的地质制图269
变质岩的野外研究269
第十二章 野外地质图的编制274
野外地质图上所画的对象274
编制野外地质图过程中对露头之间的观察277
详细地质测量280
路线地质测量及路线全面地质测量285
构造地质测量288
航空地质测量292
第十三章 各种构造情况中地质制图的特点296
主要为水平及和缓岩层区域的地质制图法296
褶皱构造发育区域的地质制图302
断裂变动发育区域中的地质制图311
第十四章 特殊沉积情况(急流、复理石、礁)中的沉积岩之野外研究法318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搬运方向的阐明318
复理式沉积的野外研究323
生物礁及披盖构造的野外研究328
第十五章 最新大陆沉积及地貌学的研究332
最新大陆沉积的野外研究332
地质制图时的地貌观察336
第十六章 对於一般矿产勘探特征的认识,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观察347
为发现矿产的地质上的勘查证据347
地质制图中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观察349
第十七章 野外采集品的室内整理工作351
野外日记及采集品的室内整理与最后定稿图的编制351
地质剖面图及立体图解的编制353
地质测量总结报告之编制358
结束语362
参考书目363
附录Ⅰ 三角函数表376
附录Ⅱ 解三角法(另有附图八幅见原书后)377
附录Ⅲ 按气压大小所定地面近似高度378
附录Ⅳ 用气压表法定高度时对气温的校正值379
附录Ⅴ 剖面垂直比例尺放大后,岩层倾角大小歪曲结果表(根据米兰诺夫斯基,简化至5.0°)380
附录Ⅵ 切面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倾角校正表(根据B.A.奥布鲁契夫)381
附录Ⅶ 根据岩层露头宽度与倾斜角求岩层真厚度法382
附录Ⅷ 地质测量队设备品清单382
术语索引383
本书常见机关名称缩字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