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临证发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伤寒论临证发微](https://www.shukui.net/cover/9/32214742.jpg)
- 柯雪帆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9068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11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伤寒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寒论临证发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太阳病概论3
第一太阳病的主症主脉3
第二太阳病的分类4
第三太阳病的传变7
第四阴证阳证的鉴别要点8
第五太阳病的传经9
第六六经病的欲解时10
第七寒热真假之辨11
第二节 桂枝汤证治11
第三节 桂枝汤证的兼证16
第四节 桂枝汤证的变证23
第一气上冲仍用桂枝汤24
第二桂枝去芍药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26
第三服桂枝汤后脉变证不变与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28
第四反烦不解,针药同用30
第五节 桂枝汤禁忌证及坏病处理原则30
第六节 太阳病小发汗证33
第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33
第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35
第三桂枝二越婢一汤证36
第七节 桂枝汤证疑似证41
第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42
第二虚证汗出恶寒误用桂枝汤后的随证救治45
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由表入里的转变53
第一葛根汤证53
第二葛根黄芩黄连汤证56
第二节 麻黄汤证59
第三节 麻黄汤证的兼证65
第一大青龙汤证65
第二小青龙汤证71
第四节 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77
第一宜用桂枝汤解外的脉证77
第二证情略变仍可用麻黄汤的证候81
第三二阳并病可以小发汗82
第四以脉象为主,辨表证之可发汗与不可发汗86
第五桂枝汤的灵活应用89
第五节 太阳病汗吐下之后的部分变证92
第一汗吐下后辨寒热虚实的要点93
第二干姜附子汤证95
第三桂枝新加汤证96
第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99
第五桂枝甘草汤证103
第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107
第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110
第八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114
第九芍药甘草附子汤证117
第十茯苓四逆汤证120
第十一五苓散证123
第十二栀子豉汤证130
第十三真武汤证136
第六节 峻汗禁例141
第七节 表里先后辨146
第八节 小柴胡汤证154
第一典型的小柴胡汤证154
第二小柴胡汤证的不典型性163
第九节 小柴胡汤证的兼变证与疑似证170
第一小建中汤证170
第二大柴胡汤证174
第三柴胡加芒硝汤证及少阳病向阳明病的一种转化178
第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182
第五用针刺治疗的两个证候186
第十节 太阳病火逆变证187
第一火逆导致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187
第二烧针诱发奔豚——桂枝加桂汤证189
第三烧针引起烦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191
第四火逆变证的复杂见症193
第十一节 太阳病吐后变证195
第十二节 太阳病蓄血证197
第一桃核承气汤证198
第二抵当汤与抵当丸证203
第一节 结胸与脏结的比较213
第二节 结胸证治215
第一热实结胸证治215
第二痰热结胸证治220
第三结胸危重证222
第四小结胸证治224
第五寒实结胸229
第六文蛤散证与寒实结胸的鉴别232
第七以脉诊鉴别太阳病下后变证234
第三节 结胸疑似证235
第一太阳少阳并病236
第二热入血室证237
第三柴胡桂枝汤证241
第四柴胡桂枝干姜汤证245
第五阳微结证248
第四节 痞证证治249
第一痞证的病因病机250
第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证治250
第三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与甘草泻心汤证证治256
第五节 痞证的鉴别264
第一痞证与太少并病误下后的变证相鉴别264
第二痞证与饮停胸胁的十枣汤证相鉴别265
第三痞证与误下后“阴阳气并竭”的危重证相鉴别267
第四痞证与攻下后水饮停蓄心下的五苓散证相鉴别268
第五痞证与虚损心下痞相鉴别270
第六痞证与麻杏甘膏汤证的鉴别272
第七痞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275
第八痞证与瓜蒂散证的鉴别278
第九痞证与胁下痞块导致的脏结相鉴别280
第六节 痞证的类似证与兼变证281
第一旋覆代赭汤证281
第二桂枝人参汤证284
第三痞证误下后的变证及赤石脂禹余粮汤证287
第四痞证兼表证289
第七节 太阳病其他变证291
第一白虎加人参汤证及白虎汤的禁忌291
第二黄芩汤证及其与太阳少阳并病的比较297
第三黄连汤证301
第四风湿证303
第五炙甘草汤证309
第一节 阳明病概论321
第一阳明病的主症主脉、基本病机与四个主要传变途径321
第二阳明病疑似证候——阳明病中风、中寒之辨326
第三阳明病不典型证候——阳明发黄及其他证候329
第二节 阳明病不可攻下的证候333
第三节 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338
第四节 阳明病?语辨证及白虎汤证353
第五节 阳明病兼变证辨治362
第一阳明病攻下后或经其他治疗之后的多种变证363
第二阳明兼少阳证治369
第三阳明中风发黄证治372
第四阳明病肠燥便秘可用导法375
第五阳明兼太阳证治376
第六阳明蓄血379
第六节 燥屎辨证381
第七节 转属阳明诸证384
第八节 各种攻下法的比较389
第一泻热389
第二轻下391
第三缓攻394
第四急下396
第五当下399
第六下瘀血401
第九节 阳明湿热发黄证治403
第一节 少阳病概论413
第二节 少阳病的转归419
第一节 太阴病概论425
第二节 太阴病的三个兼证429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437
第二节 少阴病的预后442
第三节 太少两感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445
第四节 少阴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451
第五节 少阴寒湿证455
第六节 少阴便脓血证459
第七节 少阴吐利证463
第八节 少阴咽痛证465
第九节 少阴下利证471
第一白通汤证与白通加猪胆汁汤证471
第二真武汤证476
第三通脉四逆汤证479
第四四逆散证483
第五猪苓汤证489
第十节 少阴三急下证492
第十一节 少阴病温法提要498
第一节 厥阴病概论505
第二节 辨厥510
第一厥的概念510
第二厥热胜复511
第三厥的危重证517
第三节 厥证辨治519
第一蛔厥519
第二寒凝下焦之厥523
第三亡血之厥524
第四阳郁、阳盛之厥526
第五热厥530
第六血虚寒厥533
第七寒厥538
第八痰厥540
第九水厥542
第十痰热厥545
第四节 下利辨治548
第一下利的基本见症549
第二寒热虚实错杂下利(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549
第三下利清谷,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证)552
第四热利554
第五虚寒下利兼表证(先温其里)557
第六下利?语(小承气汤证)558
第七下利后余热560
第五节 下利辨脉561
第六节 辨呕566
第七节 辨哕(呃逆)572
第一节 霍乱病的概念577
第二节 霍乱病证治579
第一四逆加人参汤证580
第二五苓散证与理中丸证583
第三四逆汤证588
第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汤证590
第五病后调理592
第一节 阴阳易病证治597
第二节 差后劳复病证治599
第一差后劳复病——枳实栀子豉汤证600
第二差后发热辨治601
第三差后水肿——牡蛎泽泻散证604
第四差后喜唾——理中丸证606
第五差后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证608
第六差后不能消谷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