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炼化技术前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向炼化技术前沿](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200807.jpg)
- 胡徐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950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石油炼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炼化技术前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技术:提升炼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3
第一章 铸就发展的第一动力3
新闻链接:做好七项关键工作 提升炼化技术实力5
第二章 技术创新助推炼化全面增效——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股份公司副总裁段文德8
新闻链接:打好科技攻坚战 全面推进技术进步——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分公司用技术增强持续盈利能力11
新闻链接: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新的发展——中国石油化工与销售分公司用技术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12
第二篇 炼油前沿技术17
第一章 清洁燃料17
第一节 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发展综述17
一、概述17
二、清洁燃料生产技术难点18
三、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现状21
四、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26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28
一、催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SR20(双分馏塔)28
二、AXENS的Prime-G+汽油脱硫技术30
三、提高汽油辛烷值的UOP第三代CCR重整工艺31
四、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催化汽柴油HRTM烃重组工艺33
五、重整汽油抽提蒸馏分离苯新工艺(SED)34
六、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IP)35
七、C5~C6异构化工艺——IPSORB和HEXORB36
八、提高柴油十六烷值的第二代MCI技术37
九、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新技术38
十、UniPure公司的中馏分油氧化脱硫技术ASR-239
第二章 重油加工40
第一节 重油加工技术发展综述40
一、概述40
二、重油加工技术现状41
三、重油加工技术发展方向44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45
一、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TSRFCC45
二、重柴油加氢裂化技术——MAKfining47
三、Chevron公司的两种加氢裂化柴油生产新工艺48
四、渣油超临界溶剂深度脱沥青技术50
五、提高液收改善产物分布的DC-HLH焦化新技术52
六、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52
七、延迟焦化新技术——MaxiCoking53
第三章 润滑油、沥青、石蜡55
第一节 润滑油、沥青、石蜡技术发展综述55
一、润滑油55
二、沥青62
三、石蜡65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68
一、Chevron公司的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工艺68
二、新型陶瓷金属润滑油技术69
三、通用性强、适用性广的润滑油复合添加剂70
四、翼龙SBS改性沥青技术71
五、欢喜岭SBS改性沥青技术71
第三篇 化工前沿技术75
第一章 基本有机原料75
第一节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技术发展综述75
一、概述75
二、基本有机原料生产技术发展方向76
附:我国“十五”期间有机原料方面的环保技术和措施85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86
一、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烃化制乙苯第三代技术86
二、循环固定床烷基化乙苯生产新工艺87
三、乙苯负压脱氢制苯乙烯反应技术87
四、从裂解汽油中分离回收苯乙烯新工艺88
五、万吨级双酚A工业成套技术90
六、仿生催化氧化制环己酮新工艺91
七、1,6-己二醇与1,5-戊二醇合成新工艺91
八、电解还原生产对氨基苯酚新工艺92
九、超临界单相加氢生产脂肪醇新技术92
十、70kt/a苯胺生产工艺93
第二章 乙烯95
第一节 乙烯工业技术发展综述95
一、概述95
二、世界乙烯消费分析及需求预测97
三、乙烯生产技术发展方向98
四、乙烯生产新技术研究111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112
一、我国大型乙烯裂解炉技术112
二、乙烯回收软件包新技术113
三、CCA-500新型抗垢剂113
四、从乙烷和其他气体中分离乙烯的新技术114
五、从催化干气中回收乙烯的新方法——变压吸附法114
六、Lurgi与Sud-Chemie推出生产丙烯新工艺115
七、提高FCC丙烯产量的新型添加剂116
八、提高丙烯产量的SCC技术117
九、乙烯和丁烯转化生产丙烯新工艺118
第三章 合成树脂120
第一节 合成树脂技术发展综述120
一、概述120
二、聚乙烯聚丙烯生产技术发展方向121
三、其他合成树脂生产技术发展方向127
四、合成树脂发展中的通用技术热点136
五、我国合成树脂市场发展展望137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142
一、双峰聚乙烯生产新工艺142
二、多区循环式反应器聚丙烯工艺(Spherizone)143
三、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态技术144
四、易加工PE树脂技术145
五、茂金属聚乙烯新产品147
六、高熔体强度聚丙烯148
七、高透明聚丙烯149
八、高结晶聚丙烯150
九、高流动共聚聚丙烯151
十、反应器聚烯烃合金151
十一、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加工改性热点153
十二、新一代聚碳酸酯——ClearLEXANEXL155
第四章 合成纤维156
第一节 合成纤维技术发展综述156
一、概述156
二、合成纤维工业技术开发重点157
三、主要合成纤维原料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159
四、主要合成纤维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167
附:我国化纤产品“十五”及2015年研发重点171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172
一、再生涤纶短纤维生产技术172
二、碳纤维技术新进展173
三、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纤维174
四、环保新型纤维Lyocell175
五、降低聚酯成本的新工艺176
六、聚酯纤维新品种PEN和PTT177
第五章 合成橡胶180
第一节 合成橡胶技术发展综述180
一、概述180
二、合成橡胶技术发展方向181
三、主要橡胶品种技术现状与进展183
四、特种合成橡胶技术现状与进展191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198
一、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新产品198
二、新型粉末丁苯橡胶技术199
三、自硫化丁基橡胶衬里技术200
四、硅橡胶新产品200
五、水相法氯化橡胶生产新工艺201
六、子午胎用新型增强材料202
第六章 精细化工203
第一节 精细化工技术发展综述203
一、概述203
二、石化企业精细化工技术现状204
三、石化企业精细化工技术发展方向207
四、石化企业发展精细化工模式211
附:“十五”精细化工发展指导思想及目标212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214
一、三次采油用聚丙烯酰胺新产品214
二、LGO-A、LAP-2降烯烃助剂新产品216
三、降低汽油硫含量新助剂GSR217
四、降低NOx、SOx排放量的环保类助剂新产品217
五、MB-1和DFP抗镍抗钒钝化剂218
六、多产柴油的重油裂化助剂219
七、新型再生脱钙剂KR220
八、降低制品密度,提高绝热性和隔声性的新型塑料添加剂221
九、提高回收PET树脂等级的新型添加剂221
十、橡胶助剂新产品222
十一、聚硅氧烷类化纤油剂223
十二、新型腈纶油剂YH-202223
第七章 炼油化工催化剂225
第一节 炼油化工催化剂技术发展综述225
一、概述225
二、炼油催化剂现状225
三、化工催化剂现状229
四、炼油化工催化剂技术发展方向231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236
一、LB-5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236
二、新型LBO-12降烯烃催化剂238
三、多产柴油的LBO-16降烯烃催化剂241
四、超低硫柴油的新催化剂CENTINEL243
五、乙烯工业高效加氢催化剂243
六、半再生式重整的新催化剂R-86244
七、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丙烷新型催化剂245
八、SD-1石蜡加氢新型催化剂245
九、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247
十、三乙基铝(TEA)生产技术247
十一、甲基铝氧烷(MAO)合成技术249
第八章 天然气化工250
第一节 天然气化工技术发展综述250
一、世界天然气资源状况250
二、我国天然气资源基本状况250
三、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251
四、世界天然气资源的化工利用发展历程与进展253
五、我国发展天然气化工前景展望262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263
一、无CO2排放的天然气等离子体法制氢技术263
二、天然气制聚丙烯的新工艺264
三、我国开发经甲醇制烯烃技术265
四、天然气等离子体法制乙炔新工艺265
五、天然气制液体燃料的新途径266
六、天然气制合成油技术266
七、二甲醚生产新技术267
第九章 化肥270
第一节 化肥技术发展综述270
一、概述270
二、化肥技术发展方向271
三、合成氨技术现况与发展方向272
四、尿素技术现况与发展方向276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283
一、高强度缓释尿素283
二、大颗粒尿素285
三、绿丰源增效尿素285
第四篇 炼油化工中的新兴技术289
第一章 绿色技术289
第一节 绿色技术在炼油化工行业的应用进展289
一、概述289
二、绿色技术发展方向290
三、绿色技术在炼油化工领域的应用291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294
一、用离子液体从燃料油中萃取硫的新工艺294
二、废弃塑料、纤维的再利用技术295
三、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技术新进展296
四、绿色高分子材料——聚乳酸297
五、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新工艺298
六、酸化破乳法处理辛醇废碱液技术299
七、催化燃烧技术处理丙烯腈装置废气技术300
第二章 生物技术302
第一节 生物技术在炼油化工行业的应用进展302
一、概述302
二、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302
三、生物技术在炼油化工领域的应用303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307
一、微生物脱蜡技术307
二、微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和丙烯酰胺308
三、生物催化脱硫技术309
四、生物柴油310
五、生物可降解塑料技术311
六、生物脱氮处理化工混合废水A/O工艺312
第三章 纳米技术314
第一节 纳米技术在炼油化工行业的应用进展314
一、概述314
二、纳米技术在炼油行业中的应用315
三、纳米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316
第二节 新技术简介320
一、纳米环氧催化剂320
二、我国纳米二氧化硅生产技术320
三、新型塑料纳米复合材料321
四、纳米碳纤维322
五、纳米技术开发的聚酯薄膜323
第五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327
第一章 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是科技工作者的灵魂&路甬祥327
第二章 关于炼油化工科技的几点意见&侯祥麟330
第三章 发展中的中国石化技术&袁晴棠335
第四章 石油化工装备研究的展望&时铭显343
后记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