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创新型国家:30年创新体系演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193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技术发展-成就-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创新型国家:30年创新体系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1
一、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阶段及其特征1
1.1978~1984年:科技发展的恢复期,科技体制改革的准备和探索阶段2
2.1985~1994年: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以科研体制改革为主4
3.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10
4.2006年至今: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的战略核心15
二、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18
1.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8
2.创新投入不断提高,R&D支出进入世界前5位,R&D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国家的水平,科技人员总量居世界前列18
3.企业成为R&D支出的主力军,产学研结合有所加强20
4.技术发展战略正在从引进技术和模仿制造为主转向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22
5.技术需求和供应增加,技术市场比较活跃,企业是交易的重要主体23
6.知识产权活动进入活跃期24
7.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24
8.成为研究开发国际化的重点地区25
三、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26
1.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26
2.我国创新政策的未来趋势31
第二章 从科研机构改革到研发组织体系重构35
一、我国研发组织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35
1.形成过程35
2.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研发组织体系的特点和弊端37
二、我国政府研究机构改革的阶段特征39
1.第一阶段改革(1978~1994年)——“堵死一头,网开一面”41
2.第二阶段改革(1995年至今)——“稳住一头,放开一片”50
三、对我国改革思路和方向的总体评价55
1.改革的成绩55
2.改革的误区60
四、我国研发组织体系建设的方向66
1.建立高效、有活力的研发组织体系,明确各类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66
2.促进科研机构重组68
3.加快综合配套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69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创新环境建设70
一、高新区的内涵及与其他园区的比较71
1.国外的“高新区”71
2.我国高新区的内涵和特点73
3.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的比较7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评价78
1.孕育与萌动:1978~1987年78
2.破土而出:1988~1991年83
3.十年风雨:1991~2000年88
4.“二次创业”:2001年以来96
三、高新区引领创新环境建设102
1.什么是创新环境102
2.高新区内的创新环境建设103
3.从区内走向区外的高技术产业政策环境110
四、结语:成就、问题与展望112
1.发展的成就112
2.面临的主要问题114
3.高新区的未来:从政策特区走向高技术产业集群115
第四章 金融服务与技术创新117
一、创新体系逐渐深化对金融的认识118
二、从创业投资的两岸对比看经济体制的重要性121
1.台湾创业投资成长迅速121
2.大陆创业投资蹒跚前行123
3.两相比较反映出经济体制的巨大差距128
三、科技中小企业依旧融资难130
四、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资源配置方式扭曲132
1.金融业资本结构的差异132
2.金融市场层次的差异133
3.社会资金配置方向的差异133
五、迫切需要加快融资制度的改革力度135
1.企业制度136
2.贷款制度138
3.债券制度140
六、私募股票市场是科技企业融资的基础144
1.股票发行的天壤之别146
2.股票私募已经没有法律障碍148
3.股票私募是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149
4.股票私募对融资环境的影响150
5.障碍在于没有交易场所152
第五章 我国科技资金投入体制改革154
一、科技资金投入体制改革的阶段与特征154
1.1978~1984年:科技资金几乎都由政府投入,投入体制酝酿改革155
2.1985~1991年:政府科技资金投入体制集中改革,引入社会资金159
3.1992~1997年:科技资金投入体制改革趋缓,引导企业增加投入168
4.1998年至今:科技资金投入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成为投入主体172
二、科技资金投入体制改革的成绩与问题181
1.取得的成绩181
2.存在的问题190
三、科技资金投入体制的未来取向194
1.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力度194
2.增加政府科技资金对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环节的投入195
3.加强政府科技资金预算协调,探索新的资金投入方式195
4.加强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督管理196
5.研究调整政府科技资金的投入科目196
6.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196
第六章 改革开放与技术转移197
一、技术引进198
1.技术引进历程回顾198
2.技术引进总体情况及特点203
3.技术引进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07
二、技术出口210
1.技术出口历程回顾210
2.技术出口总体情况及特点213
3.技术出口中存在的问题218
4.初步总结219
三、国内技术转移223
1.技术转移发展历程回顾223
2.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224
3.技术转移政策及存在的问题228
4.初步总结231
第七章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234
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历程234
1.改革开放初期:恢复、调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度235
2.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放宽放活科技人员239
3.面向市场经济改革阶段:进一步激发创新人才活力247
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就258
1.各类人才数量大幅增长258
2.初步建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多层次人才激励体系261
3.吸引和引进人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留学人员进入了“归国热”阶段262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总结263
1.目前我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263
2.几点总结266
第八章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专利事业270
一、在激烈争论中诞生270
二、新中国首部专利法成功实施273
三、专利保护引发全社会强烈的震撼276
四、踏上了技术创新的新大陆279
五、两度修改,专利法已趋完善281
六、走向战略新阶段284
参考文献290
后记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