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气象学会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 第4次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学术会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气象学会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 第4次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学术会议](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137274.jpg)
- 著
- 出版社: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与污染气象学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158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气象学会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 第4次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学术会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气污染扩散1
河谷大气流动与污染扩散的模拟研究&陈家宜、蔡旭辉、丛澜、高国民1
简单扩散模式在城市逐时S02浓度预报中的应用&陈家宜、王淑芳、范绍佳、黄丽影3
山谷中的扩散&桑建国5
城市热岛效应时污染扩散规律影响的数值模拟&苗曼倩6
海陆风的数值模拟&金皓、王彦昌9
沿海地区大气扩散研究&金皓、王彦昌11
京津地区中距离大气扩散示踪实验研究&张锡福、邹孝恒、李军、杜晋琼等13
大气扩散参数随高度的变化及其对地面浓度的影响&李军、陈泮勤15
三维扩散方程的数值计算及参数影响分析&贾新嫒16
大气铅尘固定排放源局地污染评价方法的研究&朱坦、米勒(William C0 Miller)17
火电厂浮升烟流穿透模型分析&马福建、蒋维楣、李宗愷20
污染大气中混合层发展过程的研究&秦广言、陈长和21
石家庄市风场特征对尘污染的影响&韩志成22
工业复合源大气评价模式&王介民23
寒区冬季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报系统&王喜荣25
哈尔滨市太阳岛大气质量分析&王喜荣26
边界层数值模拟在大气污染工作中的应用&吴祖常26
介绍一种适用于山谷区的扩散模式&梁谷29
进行厂区和居民区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蒋瑞宾、张江印30
蚕桑区大气氟环境质量基准&刘超、汤良玉31
怀化电厂扩建工程大气质量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肖洁32
山谷地区的切变风场及其对电厂大气污染的影响&施介宽35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区域大气污染分析方法探讨&向可宗36
剖析一个中小城市的大气污染&曾强吾38
斜坡夜间稳定边界层及埃克曼螺旋的模式研究&唐承贤38
焦炉烟气中多环芳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陈建平、俞飞、秦文娟39
长沙城市大气污染初析及对策设想&李士英执笔40
相对污强指数及机率——城市总体规划和大气污染环境评价中新增污污染环境评价中就新增污染源布局问题初探&王兴荣41
一个核爆炸放射性沉降模拟数值模式&郑毅、陈家宜、李江辰42
南京市高浓度空气污染潜势气象条件预报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张正元、袁成松43
淮阴市区大气环境特征的探讨&严崇华、徐子风、崔玉洪4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国标和平均风速的应用探讨&谷清、施介宽46
ATDL模式的研究与发展&谷清、霍焕47
土法炼磺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评价方法研究&林丽英48
城市工业区扩散参数的综合测定与探讨&余锡刚、王伟平、庄锡潮48
多山谷二元示踪实验及山区区域污染模式&张锡福、邹孝恒、李军49
京津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模式&邹孝恒、张锡福、李军等50
大气扩散的一个事故排放模式&周苏雁、俎铁林52
用于大气扩散实验的便携式自动采样仪&杜晋琼、孙东奇、段书明52大气化学54
南极长城站夏、冬季冰雪及雨水化学组分的分析&李洪珍、陈善敏54
北京地区背景气溶胶的研究&徐晓斌、杨东贞、温玉朴、苏维瀚55
大气中甲烷(CH4)的测定及不同农业生态环境排放CH4的研究&王木林、温玉朴等58
气溶胶采样玻璃纤维滤膜性质分析与评价&纪湘明59
黄沙与本底大气气溶胶的比较&纪湘明、杨东贞等60
IC法测定降水和大气颗粒物中痕量氟氯&纪湘明61
长春市降水化学成分特征分析&曹玉清、王敏等62
西太平洋地区海上气溶胶的某些物理化学特征&秦瑜63
我国大气污染物远离传输的估计&盛裴轩、毛节泰64
高山大气降水化学垂直分布特点&丁国安、苏维瀚等66
上海夏季大气气溶胶谱分布和日变化规律&张维、沈志来等68
大气中过氧化氢的研究&李巍、苏维瀚、丁国安70
南京北郊近地面层大气气溶胶的分布特征&陈金荣71
SO2在过冷水中的溶解度&黄末雨、黄世鸿72
城市大气气溶胶的性质与硝酸盐气溶胶粒子的生成&伍培明73
积云中H2O2液相氧化S(IV)的数值模拟&李如祥、莫天麟、王伟民74
探讨地球大气高能量的变异与太阳风、空间磁场的关系&李贞常76
光化学烟雾的箱模式研究&余金香、邱崇践77
烟气的硫酸盐和烟尘对大气消光性的影响&苏维瀚、李巍78
西沙永兴岛大气气溶胶中可溶性成分的初步分析&吴兑、常业谛、项培英79
芜湖冶炼厂大气尘的物理化学特性&毛节泰、李建国、吴兑、张贻焘80
西沙永兴岛87年5月降水的酸度及化学组成&吴兑、项培英等81
西太平洋降水化学的研究&符基萌、曾宪英温玉朴、苏维瀚82
西太平洋臭氧研究&符基萌、曾宪英、温玉朴、苏维瀚83
西太平洋气溶胶微量元素的研究&符基萌、曾宪英 温玉朴、苏维瀚84
酸雨85
对流云云中酸化的数值模拟&黄美元、雷恒池85
O3、H2O2对重庆高空雨水中SO2的氧化动力学研究&高世东、张冬保、骆启仁 孟梅86
吉林省降水酸度分布特征&陈德林等87
西安市酸雨的六年监测结果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李葆华、李洪珍88
西安市一次酸性大雨的监测分析&李葆华、陈君寒90
峨嵋山酸雨的垂直观测&张铮91
高低空流场对降水酸度的影响&张铮、盛裴轩92
开放云系和封闭云系的云水酸化模式&刘小红、任传森、王明康93
上海地区酸雨观测试验&邵德民等94
大气颗粒物酸碱性的研究&刘丽君、汪安朴96
内蒙古西部地区降水酸度及其气象特征&张荣良、杨淑娴97
杭州市酸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吴芝芳执笔98
洪江市降水和森林生长状况初探&高玲玲101
高山云雾水及降水成分的考察&郑敏、邓家铨103
论重庆酸雨形成的气象条件&朱聿来、张永和104
论重庆低空辐射逆温所形成的酸雾&朱聿来106
冬季酸雾组份与电线结冰初探&孙奕敏、靳瑞军107
浙江省酸雨的时空分布、成因和发展趋势&李柱国109
峨嵋山大气酸性沉降的气候条件探讨&但尚铭110
广州地区酸雨分布现状与研究&全文哲、李友琼111
二氧化硫浓度的垂直分布对云下雨水酸化的影响&刘帅仁、黄美元112
重庆远郊SO2的测量研究&邹有所、洪钟祥等114
相对温度对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物理特征的影响&王庚辰114
CO可调谐激光及其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王庚辰、孔琴心115
重庆和四川盆地酸雨研究进展&黄美元、洪钟祥、雷孝恩等116
城市污染对重庆地区雨水酸化影响的观测分析&沈志来、肖辉、黄美元117
我国北京重庆两地区O3浓度的观测研究&肖辉、沈志来、黄美元118
庐山大气降水化学的某些特点&丁国安等119
一次黄沙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沙尘来源的初步探讨&杨东贞等121
上海地区二氧化硫的观测研究&邹有所、洪钟祥等123
广州市郊降水酸度的观测分析&任丽新、吕位秀124
我国杭州地区秋季稻田的甲烷排放&戴爱国、王明星124
大气边界层物理126
夜间稳定边界层二阶矩湍流量的数值研究&朱平126
北京冬季夜间下垫面温度的数值模拟&曹冀鲁127
荆襄磷矿大峪口地区大气环境影响污染气象条件研究&徐永和129
利用绞车施放探空仪探测近界层逆温&徐永和134
低矮山地(300m左右)地形风特征与厂址选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徐永和135
复杂地形边界层风场及污染气象特征&邓家铨,朱赛霞136
论粗糙度长度&曹文俊138
一次黄沙过程的天气分析&杨东贞等139
玻璃山背行星边界层中风向随高度的变化&梁隽玖、付兰青140
柳州城市大气边界层声雷达回波特征的初步分析&梁隽玖140
太行山南麓闭塞小山谷边界层风状况初步分析&张季梅等141
太行山南麓闭塞小山谷内的边界层温度场特征&张丽华等143
近地面层端流通量观测误差的比较&胡隐樵145
四川盆地边界层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刘建西146
四川盆地大气混合层高度的估算&周和生等147
用一维积云模式估算静稳天气条件下高架源的抬升高度&周和生、刘兴华147
三叉戟飞机在积云中遭遇的垂直阵风的初步分析&金维明、王学永148
成都地区对流层下部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但尚铭149
风指数P和层结函数φm的模式研究&唐仁茂150
延安市河谷地面风场特征&秦莹、梁谷、屈铁木153
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湍流通量以及海面粗糙度Zo和曳力系数CD的观测研究&熊康等154
城市热岛综合性研究&孙奕敏、边海155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中尺度三维预报模拟&付秀华、李兴生157
夜间城市边界层的发展及它和气溶胶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李乐泉、周明、李兴生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