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
  • 陈斌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ISBN:978780759227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定义3

一、何为“职业化”?3

二、何为高职教育的“职业化”?5

三、高职教育“职业化”培养的特征7

(一)职业性7

(二)社会性8

(三)灵活性8

(四)规范性8

(五)普及型8

四、高职教育“职业化”培养的重要意义8

第二章 “职业化”即修业11

一、明确目标11

二、博学励志13

三、学而时习15

(一)“习”大于“学”15

(二)团队学习16

四、忠信感恩18

(一)责任心是“职业化”的忠诚19

(二)忠诚不仅仅是听话20

(三)诚信是“职业化”的工作道德21

(四)懂得感恩22

五、改善心智模式23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25

(二)简单问题复杂化26

(三)质疑思维26

(四)发散思维27

(五)横向思维28

(六)右脑思维28

(七)灵感思维29

(八)互动思维30

(九)逆向思维31

(十)系统思维31

六、创新精神33

七、行知合一34

(一)认识自身的情绪35

(二)认知他人的情绪35

(三)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36

(四)自我激励36

(五)人际关系的管理37

第三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技巧38

一、“职业化”的教育管理38

(一)岗位管理“职业化”38

(二)教学工作“职业化”39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40

(四)招生就业工作“职业化”41

二、“职业化”的教育、教学42

(一)培养团队的专业化43

(二)教师知识储备多元化44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45

(四)Marketing式的教学服务47

三、“职业化”的信息管理49

(一)善于收集整理信息49

(二)智者当借力而行51

四、“职业化”的目标管理52

(一)增值与满意52

(二)以信取胜54

第四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形象56

一、学院“职业化”形象的要点56

(一)CIS管理57

(二)视觉的统一57

(三)行文标准化58

(四)简化创造美59

(五)精致高雅59

二、个人“职业化”形象的要点60

(一)衣着与“晕轮效应”60

(二)言在美,不在多62

(三)细节决定成败62

第五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态度65

一、学会用心做事65

(一)不犯重复的错误66

(二)用心做事是一种习惯67

(三)主动追求工作69

(四)职业即事业70

二、培养工作态度的要领72

(一)兼听则明72

(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73

(三)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74

(四)制度比情感更重要75

(五)“窗口”意识78

(六)创新意识79

(七)危机意识80

第六章 高职教育“职业化”的工作道德82

一、注重高职教育品牌建设的整体意识82

(一)品牌意识不仅仅是领导的事情83

(二)追求卓越和完美84

(三)前人种树,后人乘京85

二、品牌形成的三个阶段86

(一)学生自豪87

(二)社会信任89

(三)企业依赖90

三、树立品牌的“三大战役”92

(一)宣传攻势93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95

(三)宜小而精,忌大而全96

四、品牌特色97

(一)品牌信誉97

(二)品牌成本98

(三)品牌的Collections质量99

(四)品牌细节100

第七章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化”的工作技巧102

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102

(一)先之,劳之,无倦103

(二)“职业化”效益递减规律104

二、传道,授业,解惑105

(一)杜绝学院团队平庸化105

(二)创新能力107

(三)不给懒惰找借口108

三、学院的“职业化”建设109

(一)分工明确109

(二)管控排程109

(三)任务量化111

(五)有效监督112

(六)差距意识113

第八章 高职学生“职业化”的求职技巧114

一、如何规划职业生涯114

(一)确定志向,明确职业方向116

(二)自我评估116

(三)确定职业生涯路线118

(四)选择职业取向118

(五)设计职业目标方案118

(六)分析存在的障碍,采取相应行动118

(七)评估回馈119

(八)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参考要点119

(九)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范文120

(十)对于职业规划的建议124

二、“职业化”的形象设计124

(一)恰当的“职业化”形象设计124

(二)“职业化”的礼仪设计126

(三)“职业化”形象的自我测试131

三、“职业化”的求职简历制作134

(一)自荐信撰写技巧135

(二)求职信撰写技巧137

(三)简历的撰写技巧139

(四)网络简历制作技巧145

(五)视频简历制作技巧147

四、“职业化”的面试策略150

(一)“职业化”的应聘技巧150

(二)“职业化”的面试技巧163

第九章 高职毕业生“职业化”的工作技巧178

一、如何设定工作目标178

(一)目标明确179

(二)目标单一179

(三)目标有序180

(四)知先行重180

二、如何培养工作兴趣181

(一)工作兴趣与特长、价值取向的关系182

(二)工作兴趣与个性特征183

(三)压力和责任与工作兴趣183

(四)工作兴趣的八个发展方向183

三、如何超前进入工作状态185

(一)准备工作186

(二)调查研究186

(三)工作分析187

(四)提前进入角色187

四、如何步入工作现场188

(一)整理工具设备188

(二)开始系统化的工作188

(三)调整心情和态度188

五、如何让工作变得快乐189

(一)源于热爱189

(二)制定目标190

(三)积极的心态190

(四)善于宣泄190

(五)学会宽容191

第十章 高职毕业生“职业化”的工作方法192

一、遵循的原则192

(一)少说多做192

(二)熟悉公司192

(三)眼低手高193

(四)虚心大度193

(五)独当一面193

二、如何报告工作194

(一)明确报告的对象194

(二)选择报告的时机194

(三)掌握报告的原则194

三、如何交接工作195

(一)业务交接195

(二)文件交接195

(三)物品交接196

四、如何掌握“职业化”的工作技术196

(一)在工作中学习197

(二)勇于实践198

(三)学以致用198

(四)工作要有业绩199

五、如何创新工作方法199

(一)属性列举法199

(二)检核表法200

(三)缺点列举法201

(四)希望列举法201

六、如何应用AAR工作法202

(一)回顾并确认目标202

(二)回顾“职业化”行动并改进202

(三)抓关键点203

(四)及时调整计划203

(五)寻求突破204

(六)详尽计划204

七、如何应用约·哈窗口识人识己205

(一)公开的部分205

(二)盲点的部分205

(三)隐私的部分205

(四)潜能的部分205

八、如何应用5S原则206

九、如何缓解工作压力207

(一)转移注意力208

(二)适当发泄208

(三)身体锻炼209

(四)发现快乐209

(五)解开心结209

(六)舍我其谁210

第十一章 增强人脉,提升人气的“职业化”法则211

一、维护个人声誉212

二、树立个人品牌形象213

(一)努力塑造个人品牌213

(二)个人品牌必须以职业道德为基础213

(三)品牌要有自己的特点214

三、诚信乃人气之本214

四、借人之力,提己之名气215

五、避免树敌过多217

(一)“回避”不必要的冲突217

(二)评估冲突当事人217

(三)评估冲突的原因218

(四)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218

六、赞美别人就是欣赏自己220

(一)理解事物多面性220

(二)不要过于坚持己见221

(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221

(四)对别人寄予希望222

(五)赞美要发自内心222

(六)赞美要恰如其分223

(七)赞美要明暗并举223

(八)赞美要关注细节223

(九)让赞美成为自然224

七、善于处理与领导的关系224

(一)积极地响应主管224

(二)记下交办任务的重点225

(三)接受任务的注意事项225

(四)工作不由东,累死也无功226

(五)注意等级差别226

(六)忠诚227

(七)提高绩效228

(八)留意上司的动机228

(九)细节决定成败228

八、要有团队精神228

九、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报229

(一)诚之为贵229

(二)表达明确230

(三)心神交汇230

(四)学会感恩230

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31

(一)乐于助人231

(二)乐于与别人分享231

(三)乐于公关231

(四)多些创意与细心232

(五)助人者助己232

(六)人气指标测试232

十一、与人为善235

十二、君子之交淡如水236

十三、腹有诗书气自华237

十四、功名看气宇238

十五、轻财足以聚人239

十六、贫贱不移友、富贵不移交240

十七、善用幽默技巧241

结束语243

“职业化”是一种习惯243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243

交流是一种智慧244

缺憾是一种恩惠244

后记246

参考书目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