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体废物鉴别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固体废物鉴别与管理
  • 杨玉飞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8203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固体废物鉴别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固体废物的产生与管理1

1.1 固体废物的定义1

1.2 固体废物的分类1

1.2.1 工业固体废物1

1.2.2 生活垃圾2

1.2.3 危险废物2

1.2.4 农业固体废物2

1.3 固体废物的来源3

1.4 固体废物的产生特性4

1.4.1 生活垃圾4

1.4.2 工业固体废物5

1.4.3 危险废物6

1.4.4 农业固体废物6

1.5 固体废物的管理现状7

1.5.1 生活垃圾7

1.5.2 工业固体废物9

1.5.3 危险废物10

1.5.4 农业固体废物12

第2章 中国危险废物的产生与管理13

2.1 危险废物的定义13

2.2 危险废物的产生特性13

2.2.1 来源复杂13

2.2.2 产生量的规律性17

2.2.3 产生种类的多样性18

2.2.4 去向的可控性19

2.2.5 区域分布不均衡性21

2.3 危险废物的管理现状23

2.3.1 法律23

2.3.2 危险废物的专门管理制度23

2.3.3 危险废物管理的其他主要规章、政策24

2.3.4 危险废物管理技术标准规范24

第3章 中国固体废物鉴别25

3.1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25

3.1.1 导则的内容25

3.1.2 导则的作用27

3.1.3 导则的法律地位28

3.2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28

3.2.1 标准的内容结构28

3.2.2 标准的适用范围28

3.2.3 固体废物的范围28

3.2.4 固体废物鉴别准则36

3.2.5 固体废物豁免38

3.3 固体废物鉴别技术分类40

3.3.1 产生源鉴别40

3.3.2 管理过程鉴别41

3.4 固体废物鉴别管理体系41

第4章 国外危险废物鉴别43

4.1 各国危险废物的定义43

4.1.1 世界卫生组织及《巴塞尔公约》43

4.1.2 美国43

4.1.3 欧盟47

4.1.4 日本47

4.1.5 危险废物定义比较49

4.2 危险特性49

4.2.1 《巴塞尔公约》49

4.2.2 美国50

4.2.3 欧盟50

4.2.4 日本51

4.3 危险废物名录52

4.3.1 美国52

4.3.2 欧盟54

4.3.3 日本55

4.3.4 各国危险废物名录比较55

4.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56

4.4.1 《巴塞尔公约》56

4.4.2 欧盟56

4.4.3 美国58

第5章 中国危险废物名录鉴别62

5.1 中国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发展历程62

5.2 危险废物鉴别程序62

5.3 2016年版名录的修订背景63

5.4 2016年版名录的修订原则64

5.5 2016年版名录修订的技术程序与方法65

5.5.1 危害识别65

5.5.2 暴露场景建立66

5.5.3 暴露途径确定67

5.5.4 风险值计算67

5.6 2016年版名录修订的主要内容73

5.6.1 调整情况73

5.6.2 新增《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77

5.6.3 关于废弃危险化学品目录的说明77

5.6.4 名录的动态修订78

5.7 2016年版名录的具体说明78

5.7.1 名录的组成78

5.7.2 前言条文说明78

5.7.3 名录列表形式及涵盖的废物类型说明79

5.7.4 《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说明79

5.8 2016年版名录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79

第6章 中国危险废物危险特性鉴别83

6.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83

6.2 通则84

6.2.1 危险废物鉴别程序84

6.2.2 危险废物混合或处理后的特性判定规则84

6.3 易燃性鉴别86

6.3.1 液态易燃性废物86

6.3.2 固态易燃性废物87

6.3.3 气态易燃性废物87

6.3.4 试验方法88

6.4 反应性鉴别89

6.4.1 鉴别标准89

6.4.2 试验方法93

6.5 腐蚀性94

6.6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95

6.6.1 浸出毒性保护目标体系95

6.6.2 浸出毒性模拟模型95

6.6.3 浸出项目和标准值的确定96

6.7 急性毒性初筛鉴别标准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标准99

6.7.1 急性毒性初筛鉴别标准99

6.7.2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标准100

6.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106

6.8.1 鉴别对象106

6.8.2 样品采集106

6.8.3 样品的检测109

6.8.4 检测结果判断110

6.9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修订建议110

第7章 中国危险废物鉴别技术方法112

7.1 金属的浸出特性和方法研究112

7.1.1 方法比对实验112

7.1.2 提取剂和酸度113

7.1.3 HNO3/H2SO4提取剂的配比113

7.1.4 浸出时间113

7.1.5 液固比114

7.1.6 振荡方式114

7.1.7 浸出后的放置时间114

7.1.8 滤膜114

7.1.9 消解115

7.2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浸出特性和方法研究115

7.2.1 不同浸提剂的比对研究115

7.2.2 pH值的影响115

7.2.3 液固比的影响116

7.2.4 浸提时间的影响116

7.2.5 粒径的影响116

7.2.6 厌氧环境的影响116

7.2.7 实验的质量控制117

7.3 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建立117

7.3.1 模拟的场景117

7.3.2 浸提剂117

7.3.3 液固比117

7.3.4 浸提剂的pH值119

7.3.5 浸提剂类型122

7.3.6 渗滤液的pH值122

7.3.7 浸出时间与浸出后的放置时间123

7.3.8 粒径124

7.3.9 振荡方式124

第8章 中国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管理125

8.1 固体废物鉴别管理125

8.1.1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机构名单125

8.1.2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试行)125

8.2 危险废物鉴别管理128

8.2.1 江苏省128

8.2.2 重庆市129

8.2.3 浙江省129

8.2.4 河北省131

8.2.5 青海省132

8.2.6 甘肃省134

8.3 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建议134

第9章 固体废物鉴别案例分析136

9.1 固体废物鉴别目的与发展形势136

9.2 固体废物鉴别案例137

9.2.1 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被抛弃的产品类废物137

9.2.2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类废物145

9.2.3 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152

9.2.4 以固体废物为原料加工处理之后的固体废物158

9.2.5 用于物质原始用途不作为固体废物161

第10章 危险废物鉴别案例分析163

10.1 危险废物鉴别的目的与依据163

10.1.1 鉴别目的163

10.1.2 鉴别依据164

10.2 危险废物鉴别的工作程序164

10.2.1 鉴别委托164

10.2.2 鉴别方案编制和论证165

10.2.3 采样和检测165

10.2.4 出具鉴别报告166

10.3 “名录鉴别”方法166

10.3.1 危险废物混合后判定原则166

10.3.2 危险废物处理后判定原则167

10.4 “名录鉴别”案例167

10.4.1 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直接判定167

10.4.2 利用混合原则和衍生原则判定168

10.5 危险特性鉴别案例168

10.5.1 某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泥危险废物鉴别方案169

10.5.2 某汽车厂废石灰危险废物鉴别方案178

10.5.3 某汽车用摩擦片生产公司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方案183

附录189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89

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224

关于印发《重庆市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的通知227

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234

关于进一步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39

关于印发《青海省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247

关于公布甘肃省危险废物属性鉴别机构名单及鉴别程序的通知252

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