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信息网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信息网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959439.jpg)
- 姚军,毛昕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4304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信息网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网络概论1
1.1 通信网的组成与分类1
1.1.1 通信网的组成1
1.1.2 通信网的分类3
1.2 通信网中的信息处理技术4
1.2.1 信息处理技术5
1.2.2 差错控制技术6
1.3 通信网的体系与拓扑结构7
1.3.1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7
1.3.2 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12
1.4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4
1.4.1 信息的融合15
1.4.2 技术的融合15
1.4.3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16
练习题17
第2章 电话通信网18
2.1 电话通信网概述18
2.1.1 电话通信网的功能要求18
2.1.2 电话通信网的组成20
2.2 电话通信网的结构21
2.2.1 本地网22
2.2.2 长途电话网24
2.2.3 我国电话网的结构及演化27
2.3 信令系统30
2.3.1 概述30
2.3.2 No.7信令系统33
2.3.3 No.7信令网35
2.3.4 我国No.7信令网概况40
2.4 电话网业务40
练习题42
第3章 数字移动通信网44
3.1 移动通信概述44
3.1.1 移动通信的发展44
3.1.2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46
3.2 GSM移动通信网47
3.2.1 GSM系统频率配置48
3.2.2 GSM系统结构48
3.2.3 GSM系统的信道48
3.2.4 GSM系统的帧50
3.2.5 GSM系统的主要技术50
3.2.6 GSM通向3G的一个重要里程碑——GPRS52
3.3 CDMA移动通信网54
3.3.1 CDMA系统概述54
3.3.2 IS-95CDMA系统55
3.3.3 IS-95CDMA系统的软切换56
3.3.4 IS-95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56
3.3.5 CDMA技术实施中出现的问题57
3.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57
3.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57
3.4.2 WCDMA移动通信系统61
3.4.3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63
3.4.4 TD-SCDMA66
3.4.5 WiMAX69
3.5 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研究与开发70
3.5.1 LTE背景70
3.5.2 4G移动通信网中的关键技术71
3.5.3 LTE无线接入概述72
3.5.4 无线接口架构及传输协议74
3.5.5 LTE接入过程75
3.5.6 性能评估76
3.6 未来通信网络发展76
练习题77
第4章 数字有线电视网78
4.1 传统CATV系统概述78
4.1.1 传统CATV系统的组成78
4.1.2 传统CATV网的特点及不足79
4.2 HFC宽带有线电视网79
4.2.1 概述79
4.2.2 HFC网络结构80
4.2.3 HFC有线电视网前端设备83
4.2.4 HFC网络管理84
4.2.5 HFC有线电视网技术参数85
4.3 宽带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网89
4.3.1 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意义89
4.3.2 目前常用的双向有线电视网90
练习题91
第5章 数据通信网92
5.1 数据通信网概述92
5.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92
5.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94
5.2 数据交换技术95
5.3 分组交换网98
5.3.1 X.25协议概述98
5.3.2 X.25分层协议98
5.3.3 分组交换网的网络结构101
5.3.4 分组交换网的特点103
5.3.5 中国分组交换网104
5.4 其他数据通信网105
5.4.1 DDN网105
5.4.2 FR107
5.4.3 B-ISDN109
练习题111
第6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112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112
6.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13
6.1.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功能113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15
6.2 计算机网络116
6.2.1 局域网的定义及特点116
6.2.2 IEEE 802标准116
6.2.3 以太网117
6.2.4 交换式局域网119
6.2.5 广域网122
6.3 计算机网络间互连122
6.3.1 计算机网络间互连概述123
6.3.2 计算机网络间互连设备126
6.4 Internet131
6.4.1 Internet概述132
6.4.2 Internet上提供的服务134
6.4.3 网络安全139
6.5 网络新技术145
6.5.1 P2P技术145
6.5.3 虚拟化147
练习题149
第7章 物联网技术150
7.1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50
7.1.1 物联网的定义150
7.1.2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151
7.1.3 物联网、互联网、泛在网152
7.2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154
7.2.1 物联网的框架结构154
7.2.2 感知层156
7.2.3 网络层159
7.2.4 应用层160
7.3 射频识别(RFID)技术162
7.3.1 RFID的组成162
7.3.2 RFID工作原理163
7.3.3 RFID的技术标准165
7.4 无线传感网络166
7.4.1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166
7.4.2 无线传感网络关键技术167
7.4.3 无线传感网络协议169
7.5 云计算技术171
7.5.1 云计算技术概述171
7.5.2 云计算与物联网174
7.6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175
7.6.1 物联网中间件概述175
7.6.2 中间件的系统框架177
7.6.3 中间件的标准178
7.7 物联网安全技术180
7.7.1 物联网的安全层次模型及体系结构180
7.7.2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181
7.7.3 物联网网络层安全181
7.7.4 物联网应用层安全182
7.7.5 物联网的安全策略183
练习题187
第8章 信息传输网188
8.1 传输网络的发展与演变188
8.2 SDH传送网190
8.2.1 SDH传送网的网络结构191
8.2.2 SDH自愈网194
8.3 WDM光网络198
8.3.1 WDM系统优点198
8.3.2 WDM系统的构成及标称波长200
8.3.3 WDM光网络的结构及应用202
8.4 PTN分组传送网204
8.4.1 PTN分组传送网关键技术204
8.4.2 PTN优化演进方案实例206
8.5 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208
8.5.1 ASON网络结构208
8.5.2 ASON网络关键技术210
8.6 微波与卫星通信网216
8.6.1 数字微波通信网216
8.6.2 卫星通信网217
8.6.3 低轨道卫星通信网218
8.6.4 宽带多媒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20
8.7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FSO)221
8.7.1 FSO的特点及发展状况222
8.7.2 FSO的工作原理225
8.7.3 FSO的应用227
练习题231
第9章 宽带IP网232
9.1 宽带IP网产生的原因232
9.2 宽带数据交换技术233
9.2.1 IP交换233
9.2.2 标记交换235
9.2.3 多协议标记交换238
9.2.4 弹性分组环241
9.3 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243
9.3.1 IP Over ATM243
9.3.2 IP Over SDH245
9.3.3 IP Over DWDM247
练习题249
第10章 用户接入网250
10.1 接入网的定义250
10.2 xDSL接入网252
10.2.1 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252
10.2.2 第二代HDSL——HDSL2253
10.2.3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253
10.2.4 VoADSL技术255
10.2.5 超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256
10.3 光纤接入网257
10.3.1 光纤接入网概述257
10.3.2 有源光网络259
10.3.3 无源光网络259
10.3.4 光电混合接入网261
10.4 无线接入技术264
10.4.1 蓝牙无线接入264
10.4.2 IEEE802.11连接技术267
10.4.3 ZigBee技术273
10.4.4 无线光接入技术276
练习题283
第11章 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284
11.1 软交换技术284
11.1.1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284
11.1.2 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及功能285
11.1.3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290
11.2 NGN293
11.2.1 NGN的基本概念293
11.2.2 NGN的关键技术294
11.2.3 NGN的演进295
11.3 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299
11.3.1 融合与开放是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299
11.3.2 基于IMS的固定NGN已经成为未来发展方向302
11.3.3 下一代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303
练习题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