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与网络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与网络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1918988.jpg)
- 赵慧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193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与网络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问题提出5
第三节 概念界定7
第四节 研究意义11
第五节 研究目标13
第六节 主要内容13
第七节 研究方案16
第一部分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现状分析21
第二章 大学生对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基本认识21
第一节 调查过程:了解大学生对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认知21
第二节 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课程群知识建构充满期待23
第三章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研究现状31
第一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时代背景31
第二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价值阐释33
第三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现状反思33
第四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深化拓展48
第二部分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53
第四章 应用复杂科学分析课程问题的现状与反思53
第一节 应用复杂科学分析课程问题的价值53
第二节 应用复杂科学分析课程问题的研究设计55
第三节 应用复杂科学分析课程问题的特点56
第四节 应用复杂科学分析课程问题的反思66
第五章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内在机制70
第一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内涵的阐释70
第二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关系的分析73
第三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方式的探讨75
第四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对策78
第六章 课程群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形成82
第一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共同体的提出82
第二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共同体的构成83
第三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形成87
第三部分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网络实践:网络课程群93
第七章 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的现状93
第一节 研究提出93
第二节 研究设计94
第三节 研究状况96
第四节 研究建议118
第八章 信息技术支持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现状121
第一节 信息技术支持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研究现状121
第二节 信息技术支持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实践应用状况126
第九章 网络课程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134
第一节 网络课程群的特点分析135
第二节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反思138
第三节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内容146
第四节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的展望150
第十章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促进策略154
第一节 面向现实状况,把握网络课程群的需求154
第二节 聚焦网络学习,开展网络课程群的目标分析155
第三节 应用协同理论,选择网络课程群内容156
第四节 根据知识建构的原理,组织网络课程群内容157
第五节 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网络课程群教学158
第六节 关注课程群方式的网络学习,改善网络课程群的评价方式158
第四部分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案例分析163
第十一章 课程群知识建构视野下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163
第一节 课程群及其协同进化的内涵分析164
第二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视野下分析“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为什么165
第三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视野下阐释“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是什么168
第四节 课程群知识建构视野下开展“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怎么做172
第十二章 课程群知识建构视野下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建设176
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建设的问题提出176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建设的现状反思179
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建设的理论探讨181
第四节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开展184
第十三章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比较研究188
第一节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发展189
第二节 概念内涵的比较193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比较195
第四节 知识建构的比较198
第五节 发展方式的比较199
第六节 教育效果的比较201
参考文献203
附录219
后记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