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形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形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172348.jpg)
- 丁骕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76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形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源流1
名义1
戴维思的学说4
其他地形学派9
一、彭克9
二、动态平衡说11
三、计量研究12
四、气候因素13
五、Gardner的地形体系14
地形的基本造形物质17
岩石17
一、火成岩19
二、水成岩22
三、变质岩24
岩石的节理26
沧海桑田28
侵蚀作用33
风化作用33
化学性风化作用35
一、氧化作用与还原作用37
二、碳化作用39
三、水合作用41
四、水解作用44
五、水渍作用45
六、粘土46
物理性风化作用47
一、热力膨胀48
二、压力膨胀49
三、实验50
四、监类晶体的作用51
气候与风化作用的关系52
一、降水与温度52
二、地形造形区域54
三、地质时代的风化情况59
四、风化产物的颗粒大小61
五、风化作用产生的小地形62
六、风化作用所产生的大型地形72
剥蚀85
剥蚀率89
控制剥蚀的件96
侵蚀面98
坡坂研究105
静力105
物质的大规模移动112
蠕动114
山崩或滑落122
风化率与运输率131
坡的形状134
名词,定义与符号138
一、坡坂名称138
二、坡坂符号140
三、曲线形成141
四、形的意义141
坡的演变142
一、绪言142
二、平行后移145
三、渐变坡148
气候与坡形151
四川盆地地形156
一、方山地形156
二、猪背脊与单面山地形159
三、崖坡161
四、结语163
流水的性质与作用165
绪言165
水流的性质170
一、面流173
二、径流176
三、雷诺数180
四、骚动现象183
五、水力半径186
六、河槽189
七、Q公式分析195
八、一个实例:开渠排水198
河流运输199
一、绪言199
二、移运方式200
三、飘移浮运207
四、河底移运210
河道形态212
一、直河214
二、曲流215
三、氾流227
四、涣流与冲积丘扇230
五、喷流与三角洲238
六、河床坡度剖面242
河流地形249
河流种类与水系249
一、河流种类249
二、长江的一段251
三、圣基布罗河水系259
四、水系262
水系计量研究267
一、绪言269
二、方法与因素272
三、水系计量研究各因素的名称符号及简义274
四、几个例子279
河谷地形282
一、峡谷282
二、氾滥平原291
三、洪水研究293
四、河流台地297
气候条件300
构造条件304
海平面关系307
五、湖泊台地308
附録一:水力半径308
附録二:河流剖面的意义310
溶蚀地形313
种类、岩性与溶蚀率313
石灰岩地形318
一、岩面地形318
二、石灰岩区的河谷319
三、陷穴321
四、构造谷地327
五、洞穴329
六、白垩区域333
桂林石峰的发育史335
荒漠地形343
总论343
荒漠侵蚀面350
一、石漠352
二、窪地与土漠356
三、碎石漠359
沙丘363
一、风的吹蚀365
二、新月状沙丘与丛丘369
三、链与垅375
四、风沙小地形380
五、结语382
黄土384
一、中国黄土386
山足平面396
瀚海404
塔里木盆地的山足平面407
寒力地形415
雪416
冰流的种类421
冰流的经济体系424
冰的流动429
冰碛440
冰的侵蚀地形447
一、冰斗451
二、槽谷与悬谷453
冰水地形457
一、冰水侵蚀的谷道457
二、蜿蜒丘462
三、冰水平原463
四、冰流及冰水剥蚀率464
寒力作用的地形465
一、永冻土468
二、地面龟裂及有关地形470
海滨地形475
名义与分类475
波浪481
海滨波浪的作用489
一、滨台与崖壁地形489
二、波浪屈折与物质运输493
三、海滨沉积物质的来源497
海滨沈积地形498
一、滨501
二、旁错海滨507
三、其他海滨地形的成因508
气候与海面的变化513
气候与地历513
中国温度曲线518
年轮研究524
花粉研究527
近万年来气候变遷536
一万年中海平面变动541
波罗的海的变遷545
第四纪气候波动554
一、深海沉积的研究556
二、辐射能的研究562
三、气候变化与冰期566
四、欧洲与北美的冰期570
五、安迪斯山与南美573
六、其他地区岸隅578
中国的第四纪579
板块学说597
地球的构造597
一、地球分层597
二、地壳均衡说602
三、古陆603
地块移动说605
一、Go ndwanal and605
二、其他古陆块609
板块构造611
一、海底中分说611
二、地磁614
三、板块构造617
四、板块移动原因623
板块学说的演绎629
板块移动发生的主要地形634
一、山脈地形635
二、裂谷636
三、大内斜640
四、西部阿尔卑斯山构造645
五、安迪斯山带651
六、岛弧653
参考文献657
索引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