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玉良,孙楚仁,凌学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391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对外贸易-商业加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加工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1
1.2 关于是否发展加工贸易的两种不同观点2
1.3 国内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及主要观点3
1.4 国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的不足之处4
1.5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应用于加工贸易研究的不足之处5
1.6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行为、全球价值链与加工贸易的产生8
1.6.1 现代加工贸易发展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8
1.6.2 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影响及其动因10
1.6.3 全球价值链、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12
1.7 考虑技术、交易成本、工资率的加工贸易产生的模型21
1.7.1 模型假定和分析21
1.7.2 结论31
1.8 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固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的均衡模型31
1.8.1 模型的说明及假定31
1.8.2 模型分析35
1.9 考虑风险的加工贸易产生的模型43
1.9.1 模型的假定及说明43
1.9.2 模型的分析47
1.9.3 结论52
1.10 本章结论52
1.11 本书的内容及结构54
2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的总量结构和贸易条件61
2.1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原因61
2.2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66
2.3 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结构72
2.3.1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73
2.3.2 加工贸易主体结构76
2.3.3 加工贸易企业规模结构77
2.3.4 加工贸易企业地区结构78
2.4 中国加工贸易的贸易条件:以上海纺织服装业和计算机产业的比较为例80
2.5 本章结论84
3 我国国际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86
3.1 导言86
3.2 传统方法的缺陷87
3.3 数据平稳性检验及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因果性分析94
3.4 对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估计100
3.5 我国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估计105
3.6 本章结论112
4 国际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分析——台湾、江苏和浙江贸易模式的比较分析118
4.1 台湾的现代加工贸易模式119
4.2 江苏贸易发展模式及其贸易利益125
4.3 浙江的贸易发展模式129
4.4 江苏省(苏州)和浙江省贸易模式的贸易利益的比较分析137
4.5 本章结论144
5 我国国际加工贸易的转型路径146
5.1 全球产业价值链(GVC)147
5.1.1 全球价值链的类型147
5.1.2 全球价值链的创新模式151
5.1.3 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形成154
5.2 全球价值链分析方法的质疑:以全球家具价值链为例157
5.3 全球产业价值链与中国加工贸易166
5.3.1 低技术产业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提升方式166
5.3.2 高技术产业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提升方式171
6 低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模式——以服装产业为例175
6.1 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及其治理结构175
6.1.1 纺织品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基本结构175
6.1.2 全球纺织品服装产业供应链的变迁及其动因177
6.1.3 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179
6.2 世界服装产业贸易方式和贸易格局184
6.2.1 贸易方式184
6.2.2 贸易格局189
6.3 世界服装产业加工贸易模式比较191
6.3.1 加工贸易模式分类191
6.3.2 决定加工贸易模式的因素194
6.4 中国服装产业加工贸易的贸易效应200
6.4.1 概况201
6.4.2 服装出口市场细分203
6.5 中国服装产业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207
6.5.1 从价值链地位考察服装加工贸易207
6.5.2 服装加工贸易的贸易条件208
6.5.3 中国服装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217
6.6 中国服装产业加工贸易的转型轨迹219
6.6.1 服装产业加工贸易的转型轨迹219
6.6.2 中国服装产业加工贸易升级路径初探229
7 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模式——以计算机产业为例236
7.1 计算机产业全球价值链和治理结构236
7.1.1 高新技术产业与计算机产业236
7.1.2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产业全球价值链基本结构和变迁237
7.1.3 全球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制造业供应链结构及加工贸易的发展243
7.1.4 全球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产业价值链治理结构248
7.2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产业贸易格局和贸易方式249
7.2.1 产业贸易格局249
7.2.2 产业贸易方式254
7.3 全球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产业加工贸易模式比较256
7.3.1 加工贸易模式的选择256
7.3.2 不同加工贸易模式的比较259
7.4 中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的贸易效应263
7.4.1 中国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高速发展和基本贸易效应263
7.4.2 中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产业加工贸易的整体转移效应266
7.4.3 中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产业加工贸易的贸易顺差转移效应268
7.5 中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269
7.5.1 从价值链地位考察中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利益269
7.5.2 中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的贸易条件274
7.6 中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的转型轨迹278
7.6.1 中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发展模式选择278
7.6.2 中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转型路径初探281
8 离岸服务、服务外包和利润分配模型——以呼叫中心为例295
8.1 产生背景和文献综述296
8.2 离岸呼叫中心301
8.2.1 电信服务跨国公司价值链301
8.2.2 离岸呼叫服务中心304
8.2.3 呼叫中心离岸内部化原因308
8.3 离岸呼叫中心经济理论和利润分配模型311
8.3.1 转移价格311
8.3.2 外部市场存在下的转移价格315
8.3.3 小结317
8.3.4 转移定价方法318
8.3.5 区域成本节约324
8.4 本章结论329
后记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