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
  • 段友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5795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黄河流域-村落-家族-风俗习惯-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家族村落:透视中国社会的一个视角1

二 学术史的简单回顾5

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13

上编 家族研究23

第一章 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形成的地域环境23

一 生态学视野中的地域民俗文化24

二 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的形成32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乡村的婚姻习俗43

一 黄河中下游乡村婚姻的缔结程序44

二 黄河中下游乡村婚俗的区域差异56

三 黄河中下游乡村婚俗的符号学阐释72

第三章 黄河中下游乡村的家庭习俗83

一 黄河中下游乡村的家庭结构84

二 山陕乡村的家庭关系94

三 山、陕、豫乡村家庭中的妇女生活102

四 山、陕“商人妇”的日常生活117

第四章 黄河中下游家族制度的形成演变127

一 黄河中下游家族制度形成演变的历史轨迹127

二 黄河中下游家族的主要类型132

三 黄河中下游乡村家族的生长历程——以山西襄汾古城邓氏家族为例155

四 南北方家族民俗之比较168

第五章 二十世纪黄河中下游乡村的家族活动176

一 山陕豫蒙各省区家谱修纂保存的状况177

二 家族的象征符号与家族仪式182

三 日常生活中的家族与事件中的家族204

四 社会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家族重建221

中编 村落研究233

第六章 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的时空特征与民众观念233

一 关乎风水、法乎自然——神秘而科学的空间234

二 尊宗敬祖、崇尚伦理——礼制的空间238

三 人神同处、互利互惠——信仰的空间241

四 建寨筑堡、安全防御——封闭的空间243

五 诗意环境、理想居处——美意的空间245

第七章 黄河中下游村落类型与设施251

一 黄河中下游的村落类型252

二 村落防御设施:寨与堡268

三 村落生活设施:老井与涝池280

第八章 北方移民活动对村落构建的影响300

一 明代大槐树移民对北方村落重构的影响301

二 山陕“走西口”习俗对蒙汉交汇区村落文化建构的影响327

三 山西移民村落的民俗文化变迁343

第九章 山陕村落的民俗传承方式371

一 山陕村落的民俗传承媒介371

二 光绪旱灾的群体记忆——以山陕碑刻、刻印本的分析为例374

三 农商文化语境下的晋中村落——清代手抄本《谷恋村志》解读390

四 民俗控制视野下的村规民约395

第十章 乡村信仰民俗与庙会文化405

一 山陕豫乡村信仰民俗之特征406

二 山陕豫乡村信仰民俗之体系411

三 传统宗教文化的民俗化418

四 山陕豫乡村信仰民俗的区域差异422

五 庙会的嬗变轨迹及其文化品位430

第十一章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家族村落建设440

一 关于社会现代化441

二 传统村落的现代化走向444

三 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村落重建450

下编 个案研究463

第十二章 晋南农耕文化区的家族习俗——新绛丁村高氏家族制度的个案研究463

一 高氏家族的渊源、发展及其生计手段464

二 高氏家谱的组织系统466

三 祠堂、祭祀、族田467

四 家谱和家规472

五 结语:几点有益的启示475

第十三章 晋西北家族村落现代化的繁难进程——以河曲范庄为例477

一 历史与传承:范庄的地理环境和家族文化背景478

二 荡涤与遗留:范庄人浓厚的家族心理意识480

三 传统与现代:范庄人的两难选择484

四 结论与思考:晋西北家族村落现代化的困境和出路488

第十四章 晋东南潞城迎神赛社习俗考述492

一 赛社祭祀的场所493

二 潞城西街城隍庙的官赛495

三 南贾村碧霞宫的乡赛498

四 南舍村玉皇庙的村赛504

第十五章 避不过的旱象——山西祁县求雨习俗调查506

一 北谷丰村十三善人赴麓台山求雨507

二 贾令镇四善人赴狐神庙求雨512

三 南团柏村的抬龙王求雨516

四 其他求雨方式519

五 结语521

第十六章 抹不掉的集体记忆——山西祁县昌源河洪涝灾害与民俗调查524

一 地理环境及其灾害特点525

二 昌源河流域的险段灾情529

三 村落渠规水法与纠纷械斗534

四 沿岸村落的水神信仰541

五 小结546

第十七章 山西临汾平水神祠碑刻及其水利习俗考述561

一 平水神祠庙貌与碑刻保存561

二 水神崇拜与求雨习俗564

三 水资源管理俗制与祭祀仪式568

四 水利械斗与水规水法571

五 结语575

第十八章 乡村权力文化网络中的“社”组织——以晋南万荣通化村、荣河村和河津西王村为例583

一 晋南“社”组织的三种民俗类型与文化生态环境586

二 “社”的空间建构与民俗生活591

三 文化权力网络中的“社”603

四 结论611

主要参考文献615

后记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