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脑.信息.认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脑.信息.认识
  • 张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3201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脑.信息.认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认识建构的物质基础——脑1

第一节 脑的进化与人类认识的发生1

一 脑的进化1

二 脑的量和质3

三 脑的认识发生与认识建构10

第二节 脑的结构与认识能力14

一 运动区的认识功能14

二 感觉分析区的认识功能16

三 语言区的认识功能19

四 裂脑人实验与脑功能的新发现23

第三节 脑是主体认识建构的生理基础26

一 大脑的信息传递、编码和贮存及其特点27

二 学习与语言系统30

三 概念与创造性活动33

第二章 个体主体的认识建构35

第一节 个体主体认识建构的机制与过程35

一 个体认识建构与重演律36

二 个体认识建构中的顺应与同化41

三 个体认识建构的自组织性44

第二节 认识建构的个体差异性与可塑性48

一 认识建构的个体差异性48

二 主体建构的可塑性与不可逆性51

第三章 认识的主体建构的情感、意志因素59

第一节 主体建构的情感因素59

一 情绪脑是情感活动的生理基础59

二 个性是情感活动的心理基础62

三 兴趣是情感活动的集中表现97

第二节 主体建构的意志因素71

一 意志定向与认识对象71

二 注意力是实现意志定向的中介环节75

三 内驱力是实现意志定向的动力85

第四章 认识主体建构的社会环境因素90

第一节 主体认识建构的经济环境因素90

一 物质利益对主体认识建构的制约90

二 经济关系的变化对认识建构的制约95

第二节 认识主体建构的文化传统因素98

一 文化传统对主体认识建构的影响98

二 伦理思想、价值观念对主体认识建构的影响101

三 固有知识系统对主体建构的影响108

第三节 群体活动促进主体建构的实现109

一 群体活动是主体认识建构的基础109

二 竞争行为加速主体认识建构进程112

三 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促成主体认识建构的完善114

四 群体活动中的认识个性化116

五 群体活动的国际化119

第五章 实践在主体认识建构中的决定性作用121

第一节 脑的结构功能与实践活动121

一 脑的选择功能与实践121

二 脑的记忆功能与实践122

三 脑的操作功能与实践126

第二节 实践在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中的作用128

一 实践的宏观中介地位和特性128

二 实践推动着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132

三 创造性的实践与创造性的认识139

下篇144

第六章 信息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直接中介(一)144

第一节 客体的属性与信息的特征144

一 信息与客体属性的表现形式145

二 信息的本质特征与物体的反映特性148

第二节 认识过程与信息的中介作用160

一 信息中介的认知本性160

二 信息中介作用的主要表现163

第七章 信息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直接中介(二)168

第一节 认识过程与信息流程168

一 信息流动与认识发生168

二 信息中介与客体主体化的途径173

三 主客体间的信息作用过程177

第二节 认识过程中的认知信息域180

一 认识的本性与信息的本性180

二 认识中不确定性认知因素的表现182

三 认识过程中的认知信息域189

第三节 认知信息域的缔合模式构成主客体间的中介过程191

一 认知信息域的缔合模式191

二 信息域缔合模式的认知意义194

三 信息域缔合模式的方法论意义197

第八章 思维加工在认识中的作用200

第一节 逻辑思维的加工制作功能200

一 逻辑运演是思维加工制作功能的基础201

二 公理化系统是思维加工的有效手段203

三 逻辑加工在经验上升为理论过程中的作用206

四 证实和证伪是检验逻辑加工的重要环节208

第二节 形象思维的辅助功能211

一 形象思维对灵感的触发212

二 形象思维运演的辅助功能215

第三节 直觉思维的开拓功能217

一 直觉思维的创造性217

二 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互补221

第九章 语言符号系统在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中的作用223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信息符号系统 223

一 语言符号系统是客体信息的转化形态223

二 语言符号系统的社会性230

三 语言符号系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信息域234

第二节 语言符号系统是主体认识建构的材料238

一 语言符号系统是主体认识建构的基础材料238

二 语言符号在实现客体主体化中的作用242

三 语言符号系统是客体主体化的起点245

第三节 语言符号系统与概念248

一 语言符号系统是概念的物质外壳248

二 语言符号系统是概念运演的载体251

三 概念发展与语言进化256

四 人工语言符号系统259

五 语言概念的实在论含义及其分类262

第十章 概念体系和概念运演是认识论的系统化264

第一节 概念是客体主体化的结晶264

一 概念的形成和演化264

二 概念体系是思维创造的抽象客体270

三 科学理论体系是有序的概念集274

第二节 概念体系为主体客体化提供理论武器 276

一 概念体系指导观察276

二 概念体系指导选择实践方式283

三 概念体系提供继续认识的框架288

第三节 概念运演是指导实践活动及预测未来的主要手段292

一 客观现象联系与命题系列292

二 命题序列与概念运演296

三 概念运演是规划未来与决策的理论武器 302

第十一章 深化微观认识论研究是当代哲学认识论的出路307

第一节 微观认识论的规定性307

一 哲学使命的转机与微观认识论问题的提出307

二 微观认识论的含义309

第二节 微观认识论研究展望311

一 微观认识论的主要问题311

二 微观认识论的突破途径314

三 微观认识论与科学认识过程的关系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