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证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循证医学
  • 杨克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9059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循证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1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1

二、循证医学的产生2

三、循证医学的发展6

第二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方法和目的8

一、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8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10

三、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10

四、学习循证医学应注意的问题11

第二章 提出临床问题13

第一节 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13

一、提出临床问题的意义13

二、提出临床问题应具备的条件13

第二节 怎样提出临床问题14

一、临床问题的来源14

二、临床问题的种类和构建15

三、提出临床问题应注意的问题16

第三章 研究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来源18

第一节 证据的分类18

一、按研究方法分类18

二、按研究问题分类23

三、按用户需要分类23

四、按获得渠道分类23

第二节 证据的分级23

第三节 证据的来源27

一、原始研究证据28

二、二次研究证据29

三、期刊31

四、其他32

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34

第一节 证据检索的重要性34

第二节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与传统文献检索的比较34

第三节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的步骤35

一、分析整理信息需求35

二、选择数据库35

三、确定检索词36

四、制定检索策略并实施检索36

五、评估检索结果36

第四节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37

一、Cochrane Library37

二、MEDLINE41

三、EMBASE52

四、OVID56

五、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61

六、其他信息资源67

第五章 循证医学常用统计方法72

第一节 概述72

一、统计学基本概念72

二、统计工作的步骤74

第二节 统计学基础74

一、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74

二、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77

三、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84

第三节 循证医学常用的描述指标89

一、率、EER及CER89

二、RR、RR可信区间及应用90

三、OR、OR可信区间及应用91

四、RD、RD可信区间及应用93

五、RRR、RRR可信区间及应用94

六、ARR、ARR可信区间及应用95

七、ARI95

八、NNT、NNT可信区间及应用95

九、NNH96

十、LHH97

十一、其他97

第六章 Meta分析99

第一节 Meta分析的目的、作用和应用条件99

一、Meta分析的目的99

二、应用Meta分析的条件99

三、哪些情况不能做Meta分析100

第二节 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100

一、倒方差法101

二、M-H法102

三、Peto法102

四、三种方法计算权重的差异102

第三节 连续性变量的效应量103

一、均数差与权重均数差103

二、标准化均数差103

第四节 其他几种资料类型的分析方法105

一、等级资料效应量的分析105

二、计次和率的效应量分析106

三、时间相关事件结果效应量的分析106

第五节 效应量的比较106

一、可信区间及其计算106

二、假设检验108

第六节 异质性分析108

一、临床异质性和方法学异质性的识别和处理108

二、异质性的定性分析109

三、异质性的定量分析110

四、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量统计模型110

五、选用统计模型时应注意的问题111

六、Meta回归分析112

第七节 累积Meta分析113

第八节 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114

一、符合方案集分析114

二、意向性分析114

三、敏感性分析117

四、失安全数118

五、最佳结果演示119

六、最差结果演示119

七、发表偏倚分析119

第七章 系统评价122

第一节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传统综述的区别122

第二节 Cochrane系统评价和Cochrane协作网123

第三节 Cochrane系统评价中的基本信息125

第四节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127

一、随机对照试验中偏倚的来源127

二、各种偏倚及其预防措施128

三、分析研究真实性的方法130

第五节 资料的提取、分析和系统评价结果及其解释131

一、资料提取131

二、资料分析131

三、结果131

四、讨论和结论132

五、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的评价134

第六节 系统评价证据的应用135

一、评估系统评价证据对患者的实用性135

二、评估特定条件下干预措施的可行性135

三、用患者的事件发生率评估治疗获益136

四、结合患者的价值取向和选择137

第八章 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138

第一节 概述138

一、基本概念138

二、病因学研究的设计方法139

三、病因学研究的意义140

第二节 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141

第三节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141

第四节 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142

一、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真实性评价142

二、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重要性评价145

三、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适用性评价146

第五节 应用举例148

第九章 诊断试验证据的评价和应用150

第一节 诊断试验重要性评价150

一、特异度150

二、敏感度151

三、阳性似然比152

四、阴性似然比152

五、特异度、敏感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验前概率、验后概率的计算152

六、用ROC曲线评价诊断试验的价值156

七、用ROC曲线比较各种诊断试验的重要性157

第二节 诊断试验准确性证据的真实性评价158

一、诊断试验准确性证据的真实性四条简单标准158

二、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QUADAS评价诊断试验准确性159

三、诊断试验系统评价证据160

第三节 诊断试验的实用性评价161

第十章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166

第一节 治疗性研究的设计类型166

一、随机对照试验166

二、交叉试验167

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68

四、历史性对照研究168

五、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168

六、叙述性研究168

第二节 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169

第三节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169

第四节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169

一、治疗性研究证据真实性的评价170

二、治疗性研究证据重要性的评价172

三、如何应用评价后的文献结果解决病人的问题174

第五节 应用举例177

第十一章 疾病预后的证据评价180

第一节 概述180

一、疾病预后证据评价的常用概念180

二、不同设计方案与预后证据质量的关系181

第二节 疾病预后的循证步骤183

一、提出临床问题183

二、检索相关研究文献183

三、证据的评价184

第三节 影响预后证据质量的因素184

一、主要偏倚184

二、其他因素185

第四节 预后证据的质量评价186

一、预后证据的真实性评价186

二、预后证据的重要性评价188

三、预后证据临床应用189

第五节 应用举例189

一、临床病例189

二、具体步骤189

第十二章 临床经济学评价192

第一节 卫生经济学与临床经济学概述192

一、卫生经济学定义192

二、临床经济学定义193

第二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意义193

一、卫生资源的宏观决策193

二、运用临床经济学理念指导医疗决策194

第三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基础知识194

一、成本的类型和测算194

二、效果的类型及测量195

三、临床经济学评价的类型196

第四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标准199

一、研究的意义199

二、设计是否科学,有无合适的比较199

三、经济分析是否完整200

四、是否具备完善的效果衡量200

五、是否具备完善的成本衡量201

六、成本和效果的衡量方法是否合适201

七、成本和效果的可靠性如何201

八、对成本和效果是否均作了时间性调整202

九、最佳方案的决策是否作了增值性分析202

十、对影响成本和效果的因素是否作了敏感性分析202

第十三章 临床实践指南及其应用203

第一节 概述203

一、指南的概念、背景与发展203

二、临床实践指南的特点204

三、指南与其他证据的关系205

第二节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205

一、确定指南拟解决问题及其重要性206

二、成立制定指南的专门小组206

三、收集文献和系统评价206

四、依据客观评价结果提出推荐意见207

五、指南的评审和修订208

六、指南文件的发布208

七、指南的更新208

第三节 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208

一、评价的方法209

二、评价的内容与标准210

第四节 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210

一、临床应用指南的原则210

二、临床应用指南的方法211

三、循证临床指南主要英文网站简介212

第十四章 卫生技术评估及其应用214

第一节 卫生技术214

一、卫生技术的定义214

二、卫生技术的分类214

第二节 卫生技术评估215

一、卫生技术评估的定义215

二、卫生技术评估的目的215

三、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216

四、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216

五、卫生技术评估的特点221

六、卫生技术评估与循证医学的关系221

第三节 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222

一、国外卫生技术评估222

二、国内卫生技术评估225

第十五章 中医药与循证医学226

第一节 中医药信息资源226

一、国内中医药信息资源226

二、国外中医药信息资源227

三、中医药典籍229

四、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230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的评价230

一、中医药文献的系统评价230

二、临床研究文献的评价231

三、中医药典籍的评价233

第三节 循证医学促进中医药的发展233

一、循证医学促进中医药从业人员思想理念的转变234

二、循证医学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成熟的理念和方法学基础234

三、推动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235

四、普及循征医学知识,加强人员培训235

五、中医药开展循证实践遇到的困难与问题235

附录A 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策略237

附录B 缩略语表242

附录C 英中文名词术语对照表247

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