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药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766334.jpg)
- 詹亚华,熊永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851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生药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生药与生药学1
第一节 生药与中药的概念1
第二节 生药学及其任务1
一、研究生药的品种及来源,确保来源真实1
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及其鉴定,确保品质优良2
三、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用2
第三节 生药学的学习方法3
第二章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4
第一节 生药学的起源4
第二节 生药学的发展4
第三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6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6
一、按药用部位分类6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6
三、按自然系统分类6
四、按药理作用或中医药功效分类6
五、按笔画分类7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7
一、记载项目7
二、生药的拉丁名7
第四章 生药的质量标准9
第一节 生药质量标准种类9
一、国家标准9
二、地方标准10
第二节 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10
一、名称10
二、来源10
三、性状11
四、鉴别11
五、检查11
六、浸出物11
七、含量测定11
八、炮制11
九、性味与归经11
十、功能与主治11
十一、用法与用量11
十二、注意12
十三、贮藏12
第五章 影响生药品质的主要因素13
第一节 生药品种的复杂性13
一、基源复杂13
二、名称复杂13
三、产地复杂14
四、成分复杂14
五、功效复杂15
第二节 影响生药品质的主要因素15
一、种质和物种鉴定15
二、地道性(产地适宜性)16
三、产地环境质量16
四、科学的栽培、养殖技术16
五、采收17
六、初加工17
七、包装17
八、运输17
九、贮藏养护18
第六章 生药鉴定的方法19
第一节 基源鉴定19
第二节 性状鉴定19
一、性状鉴定的具体内容19
二、各类生药的性状鉴定要点21
第三节 显微鉴定23
一、显微鉴定的主要内容23
二、显微鉴定的具体方法24
三、各类生药的显微观察要点25
第四节 理化鉴定28
一、物理常数测定28
二、化学定性鉴定28
三、常规检查30
四、有害物质检查31
五、化学定量分析32
六、色谱鉴定33
七、光谱鉴定33
八、生药鉴定新技术33
第二篇 植物类生药35
第七章 根及根茎类生药35
第一节 根类生药35
一、性状鉴定35
二、显微鉴定35
第二节 根茎类生药37
一、性状鉴定37
二、显微鉴定37
第三节 根及根茎类生药选论38
狗脊38
绵马贯众39
大黄41
何首乌44
牛膝45
商陆47
乌头与附子49
白芍53
黄连54
防己58
板蓝根59
甘草160
黄芪63
人参66
三七71
当归72
独活75
川芎77
柴胡79
北沙参80
龙胆82
丹参84
黄芩86
玄参88
地黄89
茜草92
天花粉93
桔梗94
党参96
木香98
白术99
苍术101
泽泻104
天南星105
半夏106
石菖蒲108
百部109
川贝母111
莪术113
郁金114
天麻115
第八章 茎木类生药119
一、性状鉴定119
二、显微鉴定119
三、茎木类生药选论121
川木通121
木通123
大血藤124
鸡血藤126
沉香126
通草127
钩藤128
第九章 皮类生药129
一、性状鉴定129
二、显微鉴定130
三、皮类生药选论131
牡丹皮131
厚朴132
肉桂135
杜仲137
黄柏138
苦楝皮140
五加皮141
地骨皮142
第十章 叶类生药143
一、性状鉴定143
二、显微鉴定143
三、叶类药材选论144
石韦144
蓼大青叶145
大青叶146
番泻叶147
枸骨叶150
紫苏叶151
第十一章 花类生药152
一、性状鉴定152
二、显微鉴定152
三、理化鉴定153
四、花类生药选论153
松花粉153
辛夷155
丁香156
洋金花158
金银花160
红花163
菊花166
蒲黄168
西红花169
第十二章 果实种子类生药172
第一节 果实类生药172
一、性状鉴定172
二、显微鉴定172
第二节 种子类生药173
一、性状鉴定173
二、显微鉴定173
第三节 果实种子类生药选论174
五味子174
木瓜176
苦杏仁177
乌梅179
沙苑子179
枳壳180
枳实181
巴豆181
小茴香182
山茱萸183
连翘184
女贞子184
马钱子185
菟丝子186
牵牛子187
蔓荆子187
天仙子188
枸杞子188
栀子189
瓜蒌190
鹤虱190
槟榔191
砂仁193
第十三章 全草类生药196
麻黄196
细辛198
紫花地丁198
金钱草200
广藿香202
薄荷204
肉苁蓉206
穿心莲207
白花蛇舌草209
绞股蓝210
青蒿212
石斛214
第十四章 藻、菌、地衣类生药216
一、藻类216
二、菌类216
三、地衣类217
四、藻、菌、地衣类生药选论218
海藻218
冬虫夏草219
茯苓222
猪苓224
马勃225
松萝226
第十五章 树脂类生药228
第一节 树脂在植物界的分布及采收228
第二节 树脂的化学组成、分类及其通性228
一、树脂的化学组成228
二、树脂的分类229
三、树脂的通性229
第三节 树脂的鉴定229
第四节 树脂类生药选论230
乳香230
没药231
安息香232
第十六章 其他类生药234
海金沙234
青黛235
五倍子236
冰片(合成龙脑)237
儿茶238
第三篇 动物类生药240
第十七章 动物类生药240
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的应用与研究概况240
第二节 动物类生药的分类241
一、动物的分类241
二、动物的命名243
三、动物类生药的分类243
第三节 动物类生药的鉴定244
一、基源鉴定244
二、性状鉴定244
三、显微鉴定245
四、理化鉴定246
五、定量分析246
第四节 动物类生药选论247
地龙247
水蛭247
石决明249
全蝎250
蜈蚣251
斑蝥251
海马252
蟾酥253
蛤蚧253
金钱白花蛇254
蕲蛇256
麝香256
鹿茸259
牛黄261
羚羊角263
第四篇 矿物类生药265
第十八章 矿物类生药265
第一节 矿物类生药概述与鉴定265
一、矿物的性质265
二、矿物类生药的鉴定267
三、矿物药加工与炮制268
四、矿物类生药的分类270
第二节 矿物类生药选论271
朱砂271
自然铜272
红粉272
轻粉272
石膏273
芒硝274
龙骨274
第五篇 中成药类276
第十九章 中成药鉴定276
第一节 中成药鉴定的特点276
第二节 中成药鉴定的常用方法276
一、定性鉴定276
二、含量测定277
三、浸出物测定278
四、检查278
第三节 中成药选论278
九分散278
七厘散280
牛黄解毒片281
二妙丸282
六味地黄丸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