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桂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21146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创立和发展1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概说1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创立3
三、列宁主义对民族观的发展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发展7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民族理论体系的创建8
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11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创新14
四、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新发展18
第三节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20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特点20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21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意义和要求2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25
第一节 关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25
一、民族的定义与特征25
二、中国的民族识别29
三、民族形成、发展与消亡33
第二节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37
一、关于民族问题的定义37
二、民族问题的产生39
三、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形式40
四、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43
第三章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7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的基本状况和特点47
一、民族人口构成47
二、民族分布格局48
三、民族文化形态49
第二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51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51
二、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治理54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诸条件59
一、各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59
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61
三、近代在共同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各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62
四、中国特有的地理条件64
第四节 中国民族问题的发展阶段65
一、中国民族问题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65
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唯一道路66
第四章 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和发展趋势68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68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75
一、民族平等75
二、民族团结79
三、民族互助80
四、民族和谐80
五、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81
第三节 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83
一、党和国家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实践83
二、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87
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92
第一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92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其依据92
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发展95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97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99
五、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99
六、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与其他国家民族自治形式的比较101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103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原则和类型103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104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7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107
二、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07
三、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各类人才培养108
四、完善自治机关自身建设108
五、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109
第六章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12
第一节 加快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112
一、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核心112
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115
三、加快发展是贯彻“两个共同”的要求115
第二节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18
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原则118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120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22
第三节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128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128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药卫生和体育事业130
第七章 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135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135
一、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发展的需要135
二、人才队伍建设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136
三、人才队伍建设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需要136
第二节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137
一、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137
二、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基本内容137
三、落实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所取得的成绩143
四、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145
第三节 落实对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的政策147
一、重要意义147
二、具体政策149
三、加强各民族干部之间的团结协作150
附:北京市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变化表等152
第八章 全面贯彻文化领域各项民族政策154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154
一、民族与文化154
二、民族文化的特征156
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159
第二节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164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164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164
第三节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168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和社会功能168
二、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169
第四节 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和保护171
一、宗教与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171
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状况172
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173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174
一、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174
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政策措施175
第九章 切实加强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180
第一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现状180
一、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定义和分类180
二、散杂居少数民族的特点183
三、影响散杂居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185
第二节 切实加强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187
一、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政策历程188
二、散杂居民族工作的主要成就190
三、进一步加强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191
四、切实加强城市民族工作194
五、做好清真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198
第三节 北京市民族工作199
一、北京市少数民族概况199
二、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贯彻民族政策的工作历程和主要成就201
第十章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创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206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世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和特点206
一、全球化时代世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206
二、全球化时代世界民族问题的特点209
三、全球化时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11
第二节 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在民族问题上的历史教训213
一、苏联处理民族问题的失误213
二、前南斯拉夫处理民族问题的失误215
三、苏联、前南斯拉夫解体的主要启示219
第三节 其他一些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经验221
一、一体化政策221
二、多元文化政策222
三、民族与国家之间不同类型的分权制222
第四节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创我国民族工作新局面224
一、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的“西化”和“分化”活动224
二、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创我国民族工作新局面226
参考文献232
后记234
附录236
1.中国各民族人口及分布简表236
2.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各民族人口239
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系属简表242
4.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情况简表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