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746343.jpg)
- 柳伯力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4597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体育-旅游-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休闲生活方式构建与体育旅游发展双向驱动关系1
1 休闲及其相关理论1
1.1 关于休闲的研究1
1.2 休闲与生活方式9
1.3 休闲生活方式及研究意义13
1.4 生活方式与健康16
2 健康休闲生活方式构建的基础20
2.1 WHO关于健康的标准21
2.2 良性休闲生活方式的构建22
2.3 休闲活动构成方式和内容25
2.4 休闲生活方式改善的条件29
2.5 休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35
3 世界部分国家民众休闲状况37
3.1 休闲的时代特征37
3.2 发达国家休闲概况39
3.3 目前中国民众休闲的主要方式47
3.4 我国体育人口及参与度49
4 休闲中的体育旅游52
4.1 休闲中体育与旅游的结合52
4.2 国外体育旅游的发展56
4.3 我国的体育旅游63
5 体育旅游与社会休闲的互动关系72
5.1 社会休闲为体育旅游搭建平台72
5.2 体育旅游活动丰富社会休闲内容78
5.3 体育旅游与社会休闲86
5.4 体育旅游的功能与作用94
5.5 社会休闲与体育旅游的双向性98
注释104
第二部分 体育项目融入川西农家乐旅游的构想及模式104
1 川西平原农家乐分布及特点110
1.1 农郊及乡村地带农家乐110
1.2 旅游风景地带农家乐112
2 对部分乡村旅游及农家乐的情况调查112
2.1 龙泉驿区乡村旅游情况112
2.2 龙泉阳光体育城115
2.3 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农家乐旅游活动情况116
2.4 经验及对比分析118
3 体育融入农家乐旅游的基础120
3.1 体育项目与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关联性121
3.1.1 综合功能上的关联121
3.1.2 活动形式的关联125
3.2 把体育项目融入农家乐旅游的必要性126
3.2.1 城市文化延伸的需要126
3.2.2 乡村文化传承的需要128
3.2.3 城乡体育旅游联动发展的需要129
3.2.4 农家乐产品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30
3.3 把体育项目融入农家乐旅游的可行性131
3.3.1 市民休闲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促进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131
3.3.2 城市空间有限使运动休闲场所向乡村转移131
3.3.3 政府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有利于推广体育休闲旅游132
4 目前的问题与对策思路133
4.1 农家乐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33
4.2 对策思考136
5 开发模式构建的原则与思路140
5.1 开发模式构建的原则140
5.2 开发模式构建140
第三部分 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 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147
1.1 旅游资源的概念147
1.2 旅游资源的特点149
1.2.1 广阔性149
1.2.2 区域性150
1.2.3 不可移动性150
1.2.4 重复使用性150
1.2.5 文化属性151
1.3 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151
1.3.1 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151
1.3.2 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153
1.4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157
1.4.1 特色性原则157
1.4.2 文化性原则158
1.4.3 市场导向原则158
1.4.4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159
1.4.5 安全性原则160
1.4.6 协调性原则160
1.5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161
1.5.1 专项型体育旅游产品161
1.5.2 组合型体育旅游产品162
1.5.3 附带型体育旅游产品163
2 四川体育旅游及利用的体育旅游资源164
2.1 四川体育旅游开展简况164
2.2 四川省内可利用的体育旅游资源165
3 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况177
3.1 滑雪项目177
3.2 漂流项目178
3.3 登山项目178
3.4 民俗体育旅游179
3.5 创新和深化的体育旅游179
4 四川省有代表性的体育旅游案例及分析181
4.1 凉山彝族火把节181
4.2 青城山登山休闲旅游187
4.3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192
4.4 西岭雪山滑雪场195
5 四川省体育旅游开发的成效与问题200
5.1 体育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200
5.2 体育旅游开发是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动力201
5.3 体育旅游开发是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保护民俗文化的需要202
5.4 四川省体育旅游开发的成效203
5.5 四川省体育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05
5.5.1 管理体制滞后,缺乏政策引导206
5.5.2 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欠缺207
5.5.3 体育旅游人力资源缺乏208
5.5.4 四川人消费观念的制约209
5 结论与建议211
注释213
第四部分 “长征路上第一漂”项目开发及带来的启示和教训213
1 漂流旅游的含义及其特点216
1.1 漂流旅游的含义216
1.2 漂流运动的特点216
1.3 漂流旅游项目运营的特征218
2 “长征路上第一漂”项目开发与经营概况220
3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启示223
3.1 景区开发方面,没有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224
3.2 集资不清、“软件太软”表现突出224
3.3 项目的运营存在安全隐患226
3.4 该项目带来的启示和教训227
4 四川西部地区漂流项目开发中的主要问题228
4.1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内容单一,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228
4.2 宣传力度不够,客源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229
4.3 项目安全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230
4.4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30
5 四川西部地区漂流项目开发的改进建议231
5.1 在景区规划开发方面,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231
5.2 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加大市场宣传促销力度233
5.3 在项目建设上,建设成熟、完善、安全的一流漂流旅游项目234
5.4 加强安全管理,推行“零事故”目标管理236
5.5 对漂流项目的经营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238
5.6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39
注释240
附录241
附1:10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41
附2:美国专家总结16种健康生活方式242
附3:《休闲宪章》243
主要参考文献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