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735119.jpg)
- 肖传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1617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古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地史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古生物学基本理论1
第一章 古生物学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1
第一节 古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1
第二节 古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分支学科1
第二章 化石的形成、分类及研究意义3
第一节 化石及其形成过程3
第二节 化石的保存4
第三节 古生物的分类与命名7
第四节 化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8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演化16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历程16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规律22
第四章 古生物与古环境30
第一节 生物的生活方式30
第二节 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32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35
第四节 群落与生态系37
第五节 古生态环境的分析方法39
第二篇 古生物学各论42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42
第一节 概述42
第二节 纤毛虫纲(Ciliata)和肉足虫纲(Sarcodina)42
第二章 海绵动物门(Spongia)和古杯动物门(Archaeocyatha)47
第一节 海绵动物门(Spongia)47
第二节 古杯动物门(Archeocyatha)49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52
第一节 概述52
第二节 四射珊瑚亚纲(Tetracoralla)52
第三节 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55
第四节 珊瑚的生态及地史分布56
第四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57
第一节 概述57
第二节 腹足纲(Gastropoda)57
第三节 双壳纲(Bivalvia)58
第四节 头足纲(Cephalopoda)62
第五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65
第一节 三叶虫纲(Trilobita)65
第二节 介形虫纲(Ostracoda)66
第三节 介甲目(Conchostracoda)68
第六章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69
第一节 概述69
第二节 硬体的基本特征69
第三节 腕足动物的生态和地史分布71
第七章 半索动物门笔石纲(Hemichordata Graptolithina)73
第一节 概述73
第二节 笔石的硬体构造73
第三节 笔石的生态75
第四节 笔石动物的演化趋向及地史分布75
第八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77
第一节 概述77
第二节 鱼形动物超纲(Pisces)78
第三节 两栖纲(Amphibia)80
第四节 爬行纲(Reptilia)81
第五节 鸟纲(Aves)83
第六节 哺乳纲(Mammalia)84
第九章 古植物学(Paleobotany)86
第一节 概述86
第二节 低等植物87
第三节 高等植物89
第四节 植物界演化的主要阶段94
第十章 孢粉学(Palynology)简介96
第一节 孢粉的概念及孢粉的特征96
第二节 孢粉的分类命名及孢粉分析99
第十一章 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牙形石(Conodonts)100
第一节 概述100
第二节 牙形石的形态构造100
第三节 牙形石的自然群集101
第四节 牙形石的分类位置102
第五节 牙形石的地史分布及生态103
第六节 牙形石的色变及其应用103
第三篇 地史学基本理论104
第一章 地史学的内容、地位和发展简史104
第一节 地史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104
第二节 地史学在地质科学中的地位104
第三节 地史学的发展简史105
第二章 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107
第一节 地层学的有关概念107
第二节 地层层序及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109
第三节 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111
第四节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124
第三章 地层的沉积作用、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144
第一节 地层的沉积方式及有关原理144
第二节 沉积相有关概念及主要相标志145
第三节 常见沉积相、岩相古地理及岩相古地理图149
第四章 历史大地构造分析及大地构造学说简介155
第一节 历史大地构造分析的方法和内容155
第二节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159
第三节 大陆内部古板块的恢复164
第四篇 地史学各论169
第一章 中国古大陆的形成及前寒武纪地史169
第一节 中国前寒武纪生物面貌170
第二节 中国古大陆的形成172
第三节 中国南华纪和震旦纪的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178
第四节 前寒武纪的矿产资源183
第二章 早古生代的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184
第一节 早古生代的生物界184
第二节 早古生代的地层和古地理特征187
第三节 早古生代的古构造206
第四节 早古生代的矿产资源208
第三章 晚古生代的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209
第一节 晚古生代的生物界209
第二节 晚古生代的地层和古地理特征213
第三节 晚古生代的古构造229
第四节 晚古生代的矿产资源231
第四章 中生代的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232
第一节 中生代的生物界232
第二节 中生代的地层和古地理特征236
第三节 中生代的古构造249
第四节 中生代的矿产资源251
第五章 新生代的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253
第一节 新生代的生物界255
第二节 古近纪的地层和古地理特征260
第三节 新近纪的地层和古地理特征265
第四节 中国第四纪的古构造、古地理与古气候267
第五节 新生代的古构造270
第六节 新生代的矿产资源274
参考文献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