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5中国人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5中国人口](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726937.jpg)
-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978750375063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人口-研究-中国-200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5中国人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人口发展概况1
1.人口继续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所回升2
2.人口地区分布“东多西少”,人口大省位次有所变化4
3.地区间自然增长率差异明显,主要源于出生率水平差异8
4.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11
5.“人户分离”现象进一步加剧,地区差异明显13
6.婚姻依然普遍与稳定17
7.平均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三人户和二代户是主要家庭类型21
二、性别年龄结构27
1.总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105;各地区人口性别比差异较大27
2.分年龄人口性别比基本上随年龄升高逐渐下降29
3.女性老年人口数量更多,且随年龄升高性别比趋低;城镇低龄老年人的性别比较低32
4.少儿人口性别比乡村高于城镇34
5.婴幼儿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且乡村高于城镇36
6.未婚人群尤其是大龄未婚人群以男性为主;乡村未婚婚龄人口的性别比远远高于城镇38
7.年龄结构不规则,相邻年龄组的队列规模差别较大42
8.中国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44
9.人口总抚养比在下降,但是老年抚养比在上升45
10.“人口红利”时期还将持续20年46
11.各省之间年龄结构的差异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47
三、生育水平50
1.中国的生育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50
2.各省生育率降低的同时,差异仍然明显存在52
3.生育的性别选择并未改变55
4.生育模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56
5.30岁以下独生子女1.6亿,其中近60%分布在城镇58
四、死亡水平61
1.人口粗死亡率稳定在低水平,省际差异不大,但是城乡差异较大61
2.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死亡率差异非常明显63
3.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升高,性别差异有所扩大65
4.人口的分年龄死亡率呈现出典型的J形低死亡模式特征65
5.死亡率性别差异显著,死亡率性别比在不同年龄之间存在很大差别67
五、婚姻与家庭69
1.婚姻“三低一高”基本特征未变;离婚比例上升,未婚和丧偶比例趋于下降69
2.女性未婚比例低,有配偶比例高,离婚比例低,丧偶比例高72
3.婚姻状况随着年龄呈现规律性变化73
4.乡村人口初婚早,离婚比例低,丧偶比例高;男女未婚比例的城乡差异方向相反74
5.未上过学人口丧偶比例高;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人口未婚和离婚比例高77
6.不同职业人口的婚姻状况各有特点79
7.平均家庭户规模不断缩小;乡村平均家庭户规模略大于城镇家庭81
8.城镇家庭的立户水平高于乡村家庭82
9.男性户主率水平远远高于女性;城乡男性户主率水平基本相当,女性户主率水平城镇高于乡村84
10.典型的家庭户类型是三人户和二代户86
11.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家庭户呈现多民族化88
六、老年人口91
(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91
1.60%的老年人身体健康,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占15%92
2.男性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女性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占58%92
3.城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农村,农村女性老年人健康状况最差94
4.低年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最强,半数9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95
5.各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明显,广东老年人最健康96
(二)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99
1.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养老,但其比例已经明显下降99
2.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大幅下降,靠离退休金生活的比例上升101
3.男性老年人主要靠劳动收入,女性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101
4.城市老年人主要靠离退休金,农村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103
5.依靠劳动收入的主要是低年龄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基本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104
6.各省市老年人生活来源差距明显,上海、北京、天津社会养老水平最高106
七、流动人口108
1.人户分离现象比较普遍,且呈上升趋势108
2.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增大113
3.人口流动范围广泛,在部分地区(尤其城市),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占很高比例115
4.大城市和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人口为主,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则以省内流动人口为主115
5.跨省流动人口以流向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北京等地为主116
6.跨省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分布较流入地分布更为分散,来源地以四川、广东、广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主117
7.流动人口多数来自农村,以流向城市为主119
8.不同区域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度存在较大差别120
9.不同地区人口参与全国人口流动的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121
10.全国流动人口平均外出流动时间接近5年124
11.省际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动原因是务工经商126
八、世界人口131
1.2005年世界人口达到65亿,全世界每秒出生4.4人131
2.在人口转变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生育率和死亡率仍表现出极大差异;2005年总和生育率从尼日尔的8.0到波兰的1.2不等,平均预期寿命从日本的82岁到波兹瓦那的35岁不等135
3.各国年龄结构转变很大程度影响未来人口增长139
4.国际迁移人口占世界人口3%,每年有近300万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141
九、2005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144
表1 各地区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变动情况144
表2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146
表3 各地区的年龄构成和抚养比152
表4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平均家庭户规模和性别比154
表5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160
表6 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164
表7 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173
表8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