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程中原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442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1936)-史料-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 同上长征路6
中央队三人团6
“博洛矛盾”的加深8
“毛洛合作”的发展15
张闻天发表“战略社论”20
二 长征路上的争论26
毛、洛、王在征途上的交谈26
过了老山界以后的激烈争论27
通道“转兵”29
黎平决策31
黄平橘林谈话32
三 遵义会议35
袭占遵义35
遵义会议的准备和召开36
博古的报告39
洛甫的反报告39
毛泽东的发言和会议的进展41
遵义会议的胜利45
四 从遵义到扎西48
洛甫就任总书记48
决定中央苏区的战略方针和组织问题52
作出“回兵黔北”决策53
通过《遵义会议决议》53
决定“缩编”和二、六军团的战略方针60
传达遵义会议精神62
离开扎西后的继续传达贯彻65
五 毛泽东军事领导的确立69
毛泽东重返军事领导岗位69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70
张闻天请毛泽东担任前敌总指挥72
关于“打鼓新场战斗”的争论73
张闻天赞成成立新的“三人团”74
六 会理会议前后76
四渡赤水,跳出包围圈76
走路与打仗的分歧78
会理会议79
会理会议的影响80
七 一、四方面军会师84
强渡大渡河前后84
懋功会师88
两河口会议93
八 同张国焘的团结和斗争99
张国焘的野心膨胀和毛、洛、周的忍让争取99
沙窝会议前后103
毛儿盖会议前后109
对张国焘的等待和争取112
危急关头114
脱离险境116
俄界会议:作出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118
九 找到落脚点121
到达哈达铺121
张闻天写读报笔记123
毛泽东赋长征诗127
翻越六盘山,向陕北苏区挺进128
十 初到陕北131
进驻吴起镇131
下寺湾决策135
兵分两路137
提出新策略140
十一 瓦窑堡会议前后145
“国际代表”到达瓦窑堡145
毛洛的配合147
统一战线策略的新内容148
改变对富农的政策151
瓦窑堡会议152
瓦窑堡会议的传达、贯彻157
十二 打开新局面159
东征159
回师与西征168
开展白区工作170
联合东北军及西北军178
对蒋策略的改变: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189
十三 战胜张国焘的分裂活动197
中央对张国焘的团结争取和朱德等同张国焘的斗争197
张国焘另立“中央”199
与张国焘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202
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208
十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214
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甘孜会师214
二、四方面军的北上与一方面军的策应219
制止张国焘的再度动摇226
三大主力大会师233
结束语244
附录一: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张闻天)258
附录二:杨尚昆谈张闻天与遵义会议(程中原记录整理)263
附录三:难忘的三百六十九天(刘英)266
附录四:长征的胜利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程中原)294
主要参考书目306
后记308
图1 《人民日报》发表的《张闻天简历》4
图2 长征出发前的红军队伍6
图3 瑞金武阳桥7
图4 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8
图5 沙洲坝洛甫办公地与住地(外景)17
图6 沙洲坝洛甫办公地与住地(内景)17
图7 毛、洛合著《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封面18
图8 云山古寺19
图9 毛、洛谈话处20
图10 战略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21
图11 红军标语22
图12 红军宣传画22
图13 过湘江(黄镇长征途中画)28
图14 红军从湖南到贵州行军路线图30
图15 黎平——黎平会议在这个城镇举行31
图16 红军攻占黎平后,送给当地向导的防风灯32
图17 红军时期的洛甫33
图18 遵义会议(连环画)36
图19 遵义会议部分出席者37
图20 遵义会议会址37
图21 毛泽东为遵义会议会址的题词38
图22 洛甫在遵义的卧室40
图23 遵义会议会场42
图24 红军在长征中用过的饭盒和茶缸43
图25 云南扎西(威信),“鸡鸣三省”地区49
图26 扎西水田寨花房子51
图27 大河滩之庄子上54
图28 《遵义会议决议》的最早文本55
图29 张闻天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大纲》59
图30 扎西镇江西会馆60
图31 1935年8月红二、六军团部分领导在澧县合影61
图32 伍云甫日记(1935年2月10日)63
图33 刘英在《遵义会议》油画前留影64
图34 礼州天主教堂66
图35 娄山关70
图36 遵义大捷(黄镇长征途中画)70
图37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手迹)71
图38 一渡赤水河的渡口——土城76
图39 三渡赤水河的渡口——茅台渡口76
图40 四渡赤水河的渡口——二郎滩76
图41 三军团司令员与三个政委77
图42 金沙江77
图43 红军在会理南阁的宣传画79
图44 红军在长征中用过的指北针81
图45 安顺场(黄镇长征途中画)84
图46 彝族向导(黄镇长征途中画)85
图47 红军在彝族地区的布告85
图48 刘伯承像85
图49 大渡河上之泸定桥86
图50 长征途中张闻天主持中央重要会议及所做重要报告的地点示意图87
图51 红一军团部分干部合影89
图52 红军在长征路上编写的童谣90
图53 1935年6月20日《红星》报91
图54 翻越夹金山92
图55 磨青稞(黄镇长征途中画)99
图56 毛泽东与周恩来100
图57 凯丰像105
图58 刘英在中央档案馆鉴定长征时期的会议记录107
图59 红军在长征中用过的电话机112
图60 叶剑英像115
图61 党中央令张国焘北上电(1935年9月11日)117
图62 洛甫与叶剑英118
图63 天险腊子口121
图64 到达哈达铺(黄镇长征途中画)122
图65 中央领导领取生活津贴的签收簿123
图66 张闻天的读报笔记124
图67 《七律·长征》(毛泽东手迹)126
图68 红军长征北上时走过的岷山栈道128
图69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手迹)129
图70 彭德怀像132
图71 吴起镇132
图72 甘泉县下寺湾136
图73 徐海东像137
图74 瓦窑堡138
图75 张闻天与刘英139
图76 张闻天同刘英结婚的窑洞139
图77 红军标语141
图78 经过长征的小红军143
图79 张闻天论统一战线144
图80 国际代表张浩145
图81 红军长征中戴过的竹斗笠146
图82 毛泽东等从前线发给中央报告直罗镇战役胜利的电报147
图83 洛甫回复毛泽东的电报147
图84 红军在长征中用过的军号149
图85 瓦窑堡会议会址153
图86 瓦窑堡会议会场153
图87 张闻天起草的《瓦窑堡会议决议》154
图88 张闻天与彭德怀162
图89 《沁园春·雪》(毛泽东手迹)163
图90 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干部在陕西淳化县164
图91 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一部165
图92 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骑兵一部166
图93 红军在长征中用过的手榴弹171
图94 红军在长征中用过的军哨172
图95 红军过草地时穿过的防雨蓑衣173
图96 冯雪峰与鲁迅、许广平等合影175
图97 张闻天和周恩来联名写给冯雪峰的指示信176
图98 毛泽东致教授们的信(1936年11月2日)177
图99 张闻天在两次讨论东北军工作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185
图100 毛泽东与朱德201
图101 毛、洛致张、朱电报207
图102 王震与萧克214
图103 参加长征的部分藏族战士到达陕北后的合影215
图104 庆祝红二、六军团会师标语216
图105 朱德与任弼时217
图106 草地行军(黄镇长征途中画)220
图107 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写的标语220
图108 任弼时像222
图109 红军在长征中缴获的敌军山炮225
图110 张国焘像226
图111 刘伯承等1936年在甘肃镇原县合影234
图112 贺龙、任弼时和二方面军部分同志到陕北后合影238
图11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239
图114 毛泽东、朱德在陕北红军大学242
图115 红军军旗245
图116 张闻天1943年整风笔记片段(手迹)260
图117 杨尚昆与刘英谈遵义会议263
图118 杨尚昆与刘英谈遵义会议265
图119 刘英在家中(1999年)267
图120 刘英向程中原、夏杏珍口述历史268
图121 经过长征的红军女干部283
图122 贺子珍在陕北289
图123 刘英重访延安枣园故居(1987年5月10日)291
图124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址303
图125 六届六中全会以后的张闻天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