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诸葛亮评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诸葛亮评传
  • 余明侠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28851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诸葛亮(181~234)-评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诸葛亮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诸葛亮生长的时代及其家世1

一 诸葛亮生长的时代1

(一)桓帝灵帝,宠信宦官2

(二)桓灵之世,屡兴党狱4

(三)黄巾起义,天下震动6

(四)军阀混战,生灵涂炭9

二 诸葛亮的家世15

(一)祖籍琅邪阳都15

(二)奉儒守官之家21

(三)迫于战乱,辗转流徙30

第二章 流寓襄阳,隆中耕读十年37

一 东汉末年的荆州37

二 荆州的文化教育41

三 隆中的耕读生活44

(一)隆中形势45

(二)边耕边读46

(三)博览群书48

(四)喜吟《梁父》51

(五)自比管、乐54

四 师友亲戚的交往57

五 隆中草庐喜结伉俪64

第三章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鼎足三分形势初步形成67

一 诸葛亮躬耕隆中前后的时局变化67

(一)曹操、袁绍的官渡之战67

(二)孙权据有江东69

(三)刘表自保荆州70

二 诸葛亮和刘备71

(一)刘备寄寓荆州和三顾茅庐71

(二)诸葛亮决心辅佐刘备的原因76

(三)孔明隆中对策80

三 曹操南攻荆州86

四 刘备兵败于长坂90

五 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96

(一)诸葛亮出使东吴,缔结孙刘联盟96

(二)东吴的和战之争104

(三)战赤壁曹军败北109

(四)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112

六 三国鼎峙局面的初步形成116

第四章 刘备进取益州,鼎足之势的形成121

一 刘备以南郡作为西进的据点121

二 刘备西取益州129

(一)东汉末年的益州情况129

(二)庞统献议规取益州130

(三)诸葛亮溯江西援,攻克成都135

三 选贤任能,巩固政权138

(一)安排人事,注重团结138

(二)孙权索还荆州,刘备被迫作出让步145

四 诸葛亮奏请刘备称帝建国148

(一)刘备击败曹操,攻克汉中148

(二)刘备自称汉中王152

(三)襄樊之役和荆州之失154

(四)刘备称帝,蜀汉建国158

(五)蜀汉朝廷关于是否伐吴的争论161

五 蜀吴夷陵之战及刘备失败原因163

第五章 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开府治蜀171

一 诸葛亮受遗托孤171

二 开府治蜀,安定内部179

(一)刘禅继位,诸葛亮总理朝政179

(二)诸葛亮作《正议》,驳斥魏臣的劝降谬论183

(三)励精图治,恢复国力187

三 遣使赴吴,恢复盟好189

(一)邓芝使吴,重新恢复蜀吴联盟189

(二)费祎使吴,加强盟谊195

(三)陈震使吴,共誓伐魏198

四 平定南中的叛乱200

(一)南中地区的概况200

(二)叛乱的发生203

(三)五月渡泸,平定南中205

(四)“七擒孟获”之说的辨析210

(五)“南抚夷越”政策的贯彻执行217

第六章 北伐曹魏,鞠躬尽瘁223

一 诸葛亮进军汉中,准备北伐223

(一)上表出师223

(二)北驻汉中229

(三)策反孟达232

二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235

(一)孔明进兵祁山,三郡响应235

(二)马谡失守街亭,影响全局239

(三)诸葛亮自请处分241

三 第二次北伐,受阻于陈仓244

(一)厉兵讲武,力图再举244

(二)关于《后出师表》的真伪问题248

(三)进攻陈仓,未克而还251

四 第三次北伐,攻取二郡253

(一)攻取武都、阴平二郡253

(二)诸葛亮于汉中增修汉、乐二城255

五 第四次北伐,粮尽退军258

(一)诸葛亮再次进军祁山258

(二)大败司马懿,射死张郃259

(三)粮尽退军,弹劾李平261

六 第五次北伐,屯田渭滨——叶落秋风五丈原264

(一)蜀军“分兵屯田”于渭滨264

(二)司马懿甘受“巾帼妇人”之辱266

(三)诸葛亮病逝五丈原269

(四)“死诸葛”吓跑“活仲达”272

(五)遗命葬于定军山274

第七章 诸葛亮的政治思想279

一 政治思想的形成280

(一)时代的影响280

(二)群雄割据斗争形势的需要282

(三)诸葛亮的治学方法283

二 “兴复汉室”的政治纲领285

(一)“兴复汉室”口号的提出285

(二)“兴复汉室”口号的社会基础287

(三)“兴复汉室”政治理想所起的作用289

(四)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92

三 “内修政理”的基本思想295

(一)民本思想295

(二)举贤任能299

(三)循名责实304

(四)廉洁奉公307

(五)虚心纳谏311

四 “南抚夷越”的政策思想315

(一)诸葛亮平定南中的决策315

(二)治理南中的主导思想318

(三)诸葛亮民族政策思想的积极影响及其评价321

第八章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327

一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327

(一)前期的战略思想327

(二)后期的战略思想336

二 机动灵活的战术指挥思想——关于八阵图347

(一)八阵图为多种军事功能的阵法348

(二)八阵图的渊源350

(三)诸葛亮的八阵图既有继承又有创新352

(四)八阵图体现了诸葛亮战术思想的灵活性354

三 革新装备,加强后勤保障——连弩和木牛流马357

(一)“损益连弩”357

(二)创作木牛流马359

四 赏罚必信、从严治军的思想360

(一)公正严明,赏罚必信360

(二)慎选良将,从严要求363

(三)整饬军纪,严格训练367

五 “东和孙权”的策略思想370

(一)孙刘联盟的建立与变化370

(二)诸葛亮于《绝盟好议》中所阐明的外交策略思想375

(三)应权通变,掌握矛盾380

第九章 诸葛亮的经济思想384

一 务农殖谷的农本思想385

二 实行盐铁官卖政策389

(一)关于盐的官卖政策390

(二)关于铁的官卖政策398

三 发展“决敌之资”的蜀锦的生产405

(一)蜀锦绚丽,久负盛名405

(二)“决敌之资,惟仰锦耳”408

(三)发展蜀锦,“富国安民”412

四 悉力维护“国之所资”的都江堰414

五 积极恢复“益州咽喉”汉中的经济416

六 开发南中,“国以富饶”420

(一)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南中421

(二)改进交通条件,便利物资交流424

(三)诸葛丞相亲作“图谱”,启迪教化425

七 结语427

第十章 诸葛亮的法制思想429

一 诸葛亮的法制思想与先秦法家的关系431

二 诸葛亮法制思想的特点439

三 《蜀科》的制定及其立法思想450

(一)《蜀科》的制定450

(二)《蜀科》的立法思想454

(三)《蜀科》的基本内容457

四 诸葛亮的法制思想兼采儒法之长461

第十一章 诸葛亮的哲学与伦理思想466

一 《论诸子》中的对立统一思想467

二 人谋可胜天时的观点472

(一)人谋可以胜天的信念473

(二)严斥魏臣假借“天命”进行诱降的谬论474

三 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的主静思想477

(一)诸葛亮的主静思想源自道家477

(二)诸葛亮的主静思想超越了道家的范畴480

(三)表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倾向性484

四 忠君孝悌的道德伦理观485

(一)忠君思想485

(二)孝悌思想490

(三)交友之道493

五 结语495

附录498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事迹的考证498

诸葛亮年表534

参考书目553

索引559

人名索引559

文献索引573

词语索引578

后记5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