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刑法纲要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明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4638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770页
- 主题词:刑法-外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国刑法纲要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编 刑法3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理论3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机能3
一、刑法的概念3
二、刑法规范4
三、刑法的机能5
四、刑法谦抑主义7
第二节 刑法理论8
一、刑法学8
二、学派之争9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19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19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19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与思想渊源19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21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内容23
第三节 法益保护原则34
第四节 责任主义原则37
一、责任主义的含义37
二、责任主义的贯彻38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41
第一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概述41
第二节 时间上的适用范围41
一、时际刑法的基本原则41
二、限时法理论42
三、确定犯罪时的理论43
第三节 空间上的适用范围43
一、概说43
二、国内犯44
三、国外犯47
四、国际刑法及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49
第二编 犯罪53
第四章 犯罪与犯罪论53
第一节 犯罪的定义、实质与种类53
一、犯罪的定义53
二、犯罪的本质55
三、犯罪的分类58
第二节 行为理论60
一、行为概念的机能60
二、关于行为的学说61
三、行为人66
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67
第五章 构成要件符合性70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70
一、构成要件的意义与机能70
二、构成要件理论73
三、构成要件的分类79
四、构成要件要素82
五、构成要件符合性86
第二节 行为主体87
一、自然人87
二、法人88
第三节 实行行为91
一、实行行为概述91
二、不作为犯92
三、间接正犯102
第四节 结果110
一、结果与犯罪的成立110
二、结果与犯罪的终了115
第五节 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116
一、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概说116
二、条件说118
三、原因说122
四、相当因果关系说123
五、合法则的条件说125
六、重要说126
七、客观归责理论126
八、疫学的因果关系129
九、不作为的因果关系131
第六节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132
一、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概说132
二、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134
第六章 违法性137
第一节 违法性的概念137
一、违法性的意义137
二、客观的违法性与主观的违法性139
三、形式的违法性与实质的违法性141
四、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144
五、可罚的违法性148
第二节 违法性阻却事由概说150
一、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意义150
二、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本质151
三、主观的正当化要素153
四、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分类154
第三节 正当防卫155
一、正当防卫的意义与问题155
二、正当防卫的要件156
三、防卫过当167
四、假想防卫与假想防卫过当169
五、特别规定170
第四节 紧急避险171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171
二、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172
三、紧急避险的要件173
四、避险过当与假想避险176
五、受强制的紧急避险176
第五节 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177
一、法令行为177
二、正当业务行为178
三、自损行为178
四、被害人的承诺179
五、推定的承诺185
六、治疗行为187
七、安乐死与尊严死188
八、自救行为189
九、义务冲突190
第七章 责任191
第一节 责任的概念191
一、责任的意义191
二、责任的本质192
三、责任论的基础196
四、责任的要素198
第二节 责任能力198
一、责任能力的意义198
二、责任能力的本质200
三、无责任能力与限定责任能力201
四、刑事未成年人203
五、原因自由行为204
第三节 故意212
一、故意的概念212
二、故意的地位214
三、关于故意的学说215
四、故意的样态219
五、错误对故意的阻却222
第四节 过失233
一、过失的概念233
二、旧过失论与修正的旧过失论235
三、新过失论236
四、超新过失论240
五、过失的其他问题241
第五节 违法性的意识244
一、违法性的意识概述244
二、违法性的意识的学说245
三、违法性的意识的对象与形态248
四、违法性的错误的“回避可能性”的判断251
五、事实的错误与违法性的错误的界限252
第六节 期待可能性255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产生255
二、期待可能性的法律性质256
三、期待可能性的地位257
四、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258
第八章 未遂犯260
第一节 未遂犯概说260
一、未遂犯的概念与形态260
二、未遂犯的处罚范围261
三、未遂成立的可能性262
四、未遂犯的处罚根据265
第二节 障碍未遂267
一、障碍未遂的概念与成立条件267
二、犯罪的决意268
三、实行的着手268
四、未遂犯的处罚275
第三节 不能犯275
一、不能犯的含义275
二、不能犯的学说276
三、不能犯未遂281
四、事实的欠缺281
五、幻觉犯282
第四节 中止犯283
一、中止犯的概念283
二、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283
三、中止犯的成立条件286
四、中止犯的定罪292
第五节 预备罪293
一、预备罪的概念293
二、预备罪的种类294
三、预备罪的中止295
第九章 共犯297
第一节 共犯的基本观念297
一、共犯的概念与种类297
二、正犯与共犯300
三、共犯的本质305
四、共犯的处罚根据310
第二节 共同正犯311
一、共同正犯的概念311
二、共同正犯的要件312
三、过失的共同正犯312
四、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314
五、片面的共同正犯315
六、承继的共同正犯316
七、共谋共同正犯318
八、附加的共同正犯与择一的共同正犯321
九、预备罪的共同正犯322
第三节 狭义的共犯322
一、教唆犯322
二、帮助犯328
三、教唆犯、帮助犯与共同正犯的区别329
第四节 共犯论的其他问题331
一、共犯与身份331
二、共犯与错误335
三、共犯与中止犯338
第十章 罪数论342
第一节 罪数论概述342
一、罪数论的意义与地位342
二、确定罪数的标准343
三、罪数的种类345
第二节 本来的一罪345
一、单纯一罪345
二、包括的一罪346
三、法条竞合349
四、不可罚的事前行为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351
第三节 科刑上一罪352
一、科刑上一罪概说352
二、观念的竞合353
三、牵连犯355
第四节 并合罪356
一、并合罪的概念356
二、并合处理的原则357
第三编 刑罚363
第十一章 刑罚概述363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363
一、刑罚的概念363
二、刑罚的本质363
第二节 刑罚权367
一、刑罚权的概念367
二、处罚条件与处罚阻却事由367
第十二章 刑罚的种类370
第一节 刑罚种类概述370
第二节 死刑371
一、死刑概说371
二、废除死刑的论点372
三、保留死刑的论点374
四、死刑的现状与动向376
第三节 自由刑378
一、自由刑概说378
二、自由刑的单一化380
三、短期自由刑381
四、不定期刑385
第四节 财产刑389
一、罚金刑389
二、科料397
三、没收397
第五节 资格刑400
一、资格刑的意义400
二、资格刑的种类与内容401
三、资格的恢复(复权)402
第十三章 刑罚的适用404
第一节 法定刑——刑罚的法定404
第二节 处断刑——法定刑的修正405
一、处断刑的概念405
二、刑罚的加重减轻事由406
三、累犯407
四、自首409
第三节 宣告刑——刑罚的量定(量刑)410
一、宣告刑与量刑的意义410
二、量刑基准410
三、刑罚的宣告413
第十四章 刑罚的执行414
第一节 各种刑罚的执行414
一、刑罚执行概说414
二、死刑的执行414
三、自由刑的执行415
第二节 缓刑416
一、刑罚的执行犹豫概说416
二、缓刑的条件418
三、缓刑的考验期间418
四、缓刑的撤销419
第三节 假释420
一、假释的沿革420
二、假释的意义与性质421
三、假释的条件422
四、假释的考验期423
五、假释的撤销423
六、假释的程序424
第四节 刑罚的消灭424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424
二、刑罚消灭的事由424
第十五章 保安处分427
第一节 保安处分概述427
一、保安处分的概念与种类427
二、保安处分的性质429
三、保安处分的发展431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一般要件433
一、概说433
二、行为人的危险性433
三、违法行为435
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与执行435
一、保安处分的适用原则435
二、保安处分的宣告436
三、保安处分的执行437
各论441
第一编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第十六章 对生命、身体的犯罪441
第一节 本章犯罪概述441
一、对生命、身体犯罪的类型441
二、人的含义441
第二节 杀人罪444
一、杀人罪概说444
二、普通杀人罪445
三、谋杀罪447
四、杀害尊亲属罪447
五、杀人预备罪448
六、参与自杀罪、同意杀人罪449
第三节 伤害罪453
一、伤害罪概说453
二、普通伤害罪454
三、伤害致死罪458
四、危险驾驶致死伤罪458
五、关于伤害罪的特殊规定459
六、暴行罪461
七、参与斗殴罪462
第四节 过失致死伤罪464
一、过失致死伤罪概说464
二、过失致伤罪464
三、过失致死罪465
四、业务上过失致死伤罪465
第五节 遗弃罪467
一、遗弃罪的概念467
二、遗弃罪的对象467
三、遗弃罪的行为468
四、遗弃罪的故意469
五、遗弃罪的类型469
第十七章 对自由、安宁的犯罪473
第一节 本章犯罪概述473
第二节 非法剥夺自由罪474
一、保护法益474
二、对象474
三、行为475
四、违法性阻却事由476
五、非法剥夺自由致死伤罪477
第三节 胁迫罪478
一、胁迫罪478
二、强迫罪480
第四节 略取与诱拐罪481
一、略取与诱拐罪概说481
二、拐取未成年人罪484
三、营利等拐取罪484
四、掳人勒赎罪485
五、其他略取与诱拐罪487
第五节 对性自由的犯罪489
一、对性自由的犯罪概说489
二、强奸罪(强制性交罪)489
三、准强奸罪493
四、强制猥亵罪496
五、准强制猥亵罪499
六、强奸致死伤罪、强制猥亵致死伤罪499
第六节 侵入住宅罪501
一、概念与保护法益501
二、对象504
三、行为506
四、故意508
五、违法性阻却事由508
第七节 侵犯秘密罪509
一、侵犯秘密罪概说509
二、私拆信件罪510
三、泄露秘密罪512
四、侵害言论隐私权罪514
第十八章 对名誉、信用的犯罪515
第一节 对名誉的犯罪515
一、对名誉的犯罪概说515
二、毁损名誉罪516
三、侮辱罪521
第二节 对信用及业务的犯罪522
一、毁损信用罪522
二、妨害业务罪524
三、妨害计算机业务罪524
第十九章 对财产的犯罪526
第一节 财产犯罪概说526
一、财产犯罪的概念526
二、财产犯罪的种类527
三、财产犯罪的对象528
四、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534
五、财产犯罪的财产损失538
第二节 盗窃罪540
一、盗窃罪概说540
二、盗窃罪的对象540
三、盗窃罪的行为545
四、盗窃罪的主观要素547
五、盗窃罪的罪数555
六、侵夺不动产罪556
七、亲族相盗557
第三节 抢劫罪559
一、抢劫罪概说559
二、普通抢劫罪560
三、抢劫利益罪564
四、准抢劫罪565
五、抢劫致死伤罪569
六、抢劫强奸罪、抢劫强奸致死罪572
第四节 诈骗罪573
一、诈骗罪概说573
二、普通诈骗罪574
三、补助金诈骗罪607
四、使用计算机诈骗罪608
第五节 恐吓罪609
一、恐吓罪概说609
二、成立条件610
三、行使权利与恐吓罪611
第六节 侵占罪613
一、侵占罪概说613
二、委托物侵占罪614
三、业务上侵占罪620
四、侵占脱离占有物罪620
第七节 背信罪621
一、背信罪概说621
二、背信罪的成立条件623
三、背信罪与诈骗罪的关系625
第八节 赃物罪626
一、赃物罪的本质626
二、具体的赃物罪628
第九节 毁弃罪632
一、毁弃罪概说632
二、毁弃罪的类型632
第二编 对社会法益的犯罪第二十章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637
第一节 本章犯罪概述637
第二节 骚乱与恐怖活动罪638
一、骚乱与恐怖活动罪概说638
二、骚乱罪(狭义)638
三、聚众不解散罪639
四、恐怖活动罪640
第三节 放火罪与失火罪641
一、放火罪的基本问题641
二、放火罪的具体类型644
三、失火罪646
第四节 投毒与爆炸罪647
一、投毒罪647
二、爆炸罪647
第五节 决水罪与妨害水利罪648
一、决水罪648
二、妨害水利罪649
第六节 妨害交通的犯罪650
一、妨害交通的犯罪概说650
二、破坏交通设备罪650
三、破坏交通工具罪651
第七节 毒品犯罪652
一、毒品犯罪的立法形式652
二、毒品犯罪的类型653
第八节 环境犯罪656
一、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656
二、环境犯罪的主要类型657
第二十一章 损害公共信用的犯罪661
第一节 本章犯罪概述661
第二节 伪造货币罪661
一、伪造货币罪概说661
二、伪造货币罪(狭义)663
三、行使伪造的货币罪665
四、伪造货币预备罪667
第三节 伪造有价证券罪668
一、伪造有价证券罪概说668
二、伪造有价证券罪(狭义)668
三、虚伪记载有价证券罪670
四、行使伪造的有价证券罪671
第四节 有关支付用磁卡电磁记录的犯罪672
一、本节犯罪概说672
二、犯罪类型672
第五节 伪造文书罪674
一、伪造文书罪的基本问题674
二、伪造文书罪的具体类型681
第六节 伪造印章罪684
一、伪造印章罪概说684
二、伪造印章罪的具体类型685
第二十二章 破坏风俗的犯罪686
第一节 本章犯罪概述686
第二节 猥亵与重婚罪686
一、猥亵与重婚罪概说686
二、公然猥亵罪687
三、传播淫秽物品罪688
四、近亲相奸罪692
五、重婚罪692
第三节 赌博与彩票罪693
一、赌博与彩票罪概说693
二、赌博罪694
三、彩票罪697
第四节 有关坟墓、尸体的犯罪697
一、挖掘坟墓罪697
二、损坏、遗弃尸体等罪698
三、密葬非正常死亡者罪699
第三编 对国家法益的犯罪第二十三章 对国家存在的犯罪703
第一节 本章犯罪概述703
第二节 内乱罪703
一、内乱罪概说703
二、内乱罪(狭义)704
三、预备内乱罪、阴谋内乱罪705
第三节 外患罪706
一、诱致外患罪706
二、援助外患罪706
三、泄密罪707
第四节 对国家关系的犯罪707
一、对国家关系的犯罪概说707
二、侵害外交代表罪708
三、侵犯外国国旗国徽罪708
四、违背局外中立命令罪709
第二十四章 对国家作用的犯罪710
第一节 妨害执行公务的犯罪710
一、妨害执行公务罪710
二、职务上强制罪714
三、损坏封印罪714
四、非法避免强制执行罪715
第二节 妨害司法的犯罪716
一、妨害司法的犯罪概说716
二、脱逃罪716
三、隐匿犯人与隐灭证据罪719
四、伪证罪724
五、诬告罪727
第三节 滥用职权罪729
一、滥用职权罪概说729
二、普通公务员滥用职权罪730
三、特殊公务员滥用职权罪731
第四节 贿赂罪732
一、贿赂罪概说732
二、受贿罪的类型739
三、行贿罪742
参考文献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