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沉淀的记忆 《同济报》选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沉淀的记忆 《同济报》选辑](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702300.jpg)
- 吴为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83429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同济大学-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沉淀的记忆 《同济报》选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辑 综合发展3
我校音乐选修课富有成效3
我校与杭州市进行长期科技协作4
同济,翻天覆地三十五年5
我校成为国内科技德语最大培训基地6
经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7
我校正式成立校医院8
江市长来函向编辑出版同志致谢9
“一·二九”纪念园举行隆重落成典礼9
三万人同庆建校八十周年10
江泽民在我校八十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11
新生住宿试行公寓化12
国家教委批准我校建立研究生院13
学校公安处正式挂牌13
朱镕基市长看望同济人14
李铁映夜访李国豪15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校视察15
费孝通副委员长视察我校16
重视青年教师选拔培养结硕果17
我校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18
城建学院、建材学院顺利并入同济大学20
同济进入上海市文明单位行列21
同济大学隆重庆祝建校九十周年21
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23
同济、铁道合并成新同济大学24
国内首座研究生院大楼落成25
“211工程”顺利通过验收25
我校首批获得MPA试点资格26
同济汽车学院嘉定奠基27
学校设立信息发布会制度28
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同济大学28
徐冠华、严隽琪视察燃料电池轿车项目29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视察我校30
同济大学上海世博会研究中心成立31
蒋以任来我校现场办公33
我校面向海内外 不拘一格招人才33
国务委员陈至立来校视察34
航校正式划归同济管理36
韩正市长看望我校困难学生37
我校基本形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学科框架38
学校专题讨论嘉定校区搬迁工作39
嘉定校区搬迁方案基本确定40
嘉定校区搬迁实施方案出台42
嘉定校区承办“必比登”赛多项活动43
学校举行嘉定校区落成庆祝大会44
“985工程”二期方案通过专家论证46
师生代表送别李国豪院士47
“直面挑战共谋发展”讨论全面展开48
百年校庆筹备工作正式启动50
同济定西校地合作十周年51
李岚清应邀来到同济园52
市人大考察团视察嘉定校区54
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实效55
我校所有高级职务全球招聘56
百年校庆标志确定57
我校全面完成“十五”“211工程”建设59
同济与苏州市开展全面科技合作61
第十届校友会工作会议在宜宾召开61
同济浙江学院落户嘉兴63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一行来校视察65
韩正来嘉定校区视察调研66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揭幕67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明确68
本科生创新训练有了新平台69
嘉定校区图书馆正式开馆70
节约型校园创建取得实效71
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拉开序幕72
同济携手普陀合办百年校庆龙舟赛73
第二辑 教学科研77
我校积极筹办医疗专业77
李国豪科研组织积累了成功经验77
我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通过答辩79
今年入校新生实行学分制79
首次全模型桥梁风洞试验获成功80
我校培养研究生有“新招”81
人民广场地下车库可行性研究结束82
地下工程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83
海洋系师生地质实习大有意外收获84
孤岛工程获得全国优秀规划金牌84
惠罗公司大楼已开始修复85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成立86
建筑设计教学形成新体系86
我校方案构思独特拔头筹87
在最大特区树立同济形象88
李景功踢出数学领域“世界波”89
十万元扶植22门重点基础课89
路秉杰只身考察查明众塔身份90
陆宗林等与贵州同行共创桥梁之最91
为社会造福 为学校争光92
阮仪三保护特色城镇受到国内外关注93
石洞等首创世界桥梁CAD系统94
我校教师出国回归率居本市高校前列95
马在田等戴上中国科学最高奖桂冠96
我校在国内工程监理第一试点中任“主角”96
钱江三桥工程设计全部由我校承担97
学校推出十项教改措施98
徐鸣谦入选市十大科技明星99
建筑城规学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99
李国豪教授获陈嘉庚奖100
吴介达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101
地下系推出促进人才成长新机制101
物理系教学和科研成果斐然102
ODP第184航次将在我国南海海域实施103
项海帆院士为本科新生上第一课104
液压顶升,使一切举重若轻105
单篇学术论文最高可获奖金一万元107
李新贵学术领域获殊荣108
海洋地质学向国际性研究中心冲击108
同济杰作耸北国110
同济联合体桥梁方案获一等奖110
同济人为润扬大桥建设作贡献111
九学科入选市重点建设学科112
我校软科学研究获可喜成绩113
由我校负责设计的人民大会堂西大厅装修工程通过总体验收113
丁士昭当选国际建造师协会副主席114
外滩源将成为上海标志地区115
郑时龄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称号116
同济医学的重大突破116
我校上海“世博会”研究中心实质性启动117
我国首辆燃料电池轿车试制成功119
李国豪荣获“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121
第三代手机有了“中国芯”122
IODP中国办公室在我校揭牌123
本科教学推出新举措124
我校将负责“小布达拉宫”修复工程125
我校“两课”教学有声有色126
同济为振华港机出口扫除障碍128
我校一生物材料项目获巨额资助129
我校入选世博园区征集方案130
我校交通专家“歌声嘹亮”130
软件学院整体搬迁迎来新发展132
创新实践基地成为人才摇篮134
地形倒转导致东亚季风形成135
首批“同济特聘教授”诞生136
我校科技助力洋山深水港建设137
同济开建国内首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138
我校文科学报获“全国百强”称号139
融入学科集群建设一流平台140
第三辑 国际交往145
西德总统卡斯滕斯访问我校145
达姆斯塔特大学授予李国豪名誉工学博士称号146
贝聿铭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146
张振山等为鲁尔大学设计建造中国园林147
德国总理科尔再度访问我校148
罗曼·赫尔佐克总统来校访问149
瑞士联邦主席阿道夫·奥吉访问我校150
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来访151
奥地利联邦总统访问同济152
首届WPSC在我校召开153
我校培养出国内车辆工程专业首位外籍博士154
同济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155
德国总理施罗德访问我校156
施罗德为同济三学子颁发总理奖学金15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访问我校159
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同济160
半年内迎来五位诺奖得主161
德国总统会见万钢校长163
我校与两德国公司签约共同出资建设“中德友好医院”项目163
小小寰球任翱翔165
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成为“同济人”167
中法博士生学院创立168
同济与意大利合作添新篇169
托普弗受聘成为“首席教授”170
同济与联合国合作添新枝171
第四辑 校园生活175
“应该为有这样的大学生而自豪”175
尹景伊烈士塑像奠基仪式隆重举行177
我校学生科技协会成立177
丁海涛将是同济登上南极第一人178
我校足球队首次获市高校联赛冠军179
高分子八二级试行学生自我管理180
“未来建筑师”的八小时以外180
同济首届外语节记盛181
八百里路求真知182
“共生的住宅”获佳作推荐奖第三名183
吴刚、张英在国际建筑设计比赛中获奖184
挖掘智能潜力与培养人才并举185
两学生参与的课题获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85
师生员工需要文化艺术熏陶186
勤奋、好学、进取187
跌宕的咏叹调188
话说“吃在同济”190
在跨出校门之前19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94
沉甸甸的一等奖195
让同济的明天更辉煌196
过一个潇洒、愉快、充实的双休日200
人们用真情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203
共产党员是一面旗帜206
张伟娜力拔头筹绘新图208
“春晖一号”捧得“工博会”创新奖209
学校举办首届学生科技节210
我校学生获国际大学生土木工程邀请赛冠军211
我校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212
医学生研究型学习方兴未艾213
第五辑 人物写真217
一曲对祖国的恋歌217
为人师表220
她的心中唯有事业220
“宣传,斗争,打倒帝国主义!”221
我所知道的樊映川教授224
她闯进了数学王国226
桑榆未晚 夕照更明227
第一位自造飞机作全国飞行的人228
夺魁者,才二十一岁229
不停歇的风车231
呵,这群博士232
地层深处的“白云”234
同济有位经理教授235
刻苦执着一贯236
每个人都感觉到他的关心237
地质构造的CT由他们创造238
甘于平凡筑路人239
寻求“最优解”241
他让同济钢塔誉满全国243
勤奋是一把钥匙244
为了心爱的结构抗震事业245
舟子之歌246
他为中国桥梁界争得了自信250
勇闯“禁区”扬起生命的风帆251
它们从远古走来255
他使众多粒子作同方向运动260
李国豪院士与上海深水港262
神州钢塔第一人263
走在世界海洋地质科研前沿的新星266
真正干一行专一行270
破解医学领域“猜想”之谜273
舞台多精彩 主题永不变279
为重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284
同济:给润扬大桥吃“定心丸”287
沧海蛟龙写春秋(一)289
沧海蛟龙写春秋(二)292
“你让我体会到数学的美”294
火红青春绽放雪域高原296
熔铸的精神298
幸福燃烧的红烛303
“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305
西太平洋海陆结合研究的生力军307
第六辑 事件报告311
一切为了达到第一流水平311
中国学生在联邦德国312
跨越大洋314
让地球变化走上讲台317
千古之谜一日揭318
桂冠戴在合作者头上319
是非争论中体现成功320
十年磨一剑322
潮涌大堤323
创业精神在闪烁326
崛起——半壁江山329
让青春和热血熔铸在丰碑上332
“白玉兰”花开科学苑336
“庄重大方 金碧辉煌”340
亚洲第一高度从这里诞生341
设计“一流”的同济345
真情关怀逾十载350
为浦江再奏新乐章352
为灾区重建写序曲355
让清波再漾苏州河359
春风着意化为桥362
筒子楼消失在2000年的门槛前365
硕果出自躬耕家368
炎炎盛夏日 浓浓三湘情371
新家园崛起在古镇373
新环境 新生活 新开端381
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383
理顺关系 轻装前行384
多方引进资本 完善治理结构386
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产业集群387
从“追赶”到“超越”389
用建筑语言彰显中法合作391
第七辑 舆论引导395
米勒教授的礼物提出的问题395
鸿鹄与骏马396
奇怪的考题397
养质以成器397
学校“产品”与百家争鸣398
教学法研究缘何成了教改薄弱环节399
白雪阳春品自高400
谈佩戴校徽400
培养一流人才401
顺风船与逆水舟402
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403
学科建设是我们的生命线403
谈“静”与“沉”404
要敢于攻坚知难而上405
“我是共产党员,有困难找我”赞406
要在调研上下功夫407
从为“孔子”塑像谈起408
发扬三种精神409
同济精神的闪光410
校区搬迁赋予“同济特色”新内涵411
走向国际化的新里程碑412
同舟共济写新篇413
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414
继承·创新·发展415
人人参与找对策417
理解内涵建设要义418
重视“产出”和“效率”419
政策“引”“逼”是保障420
交叉·融合·创新422
丰富和深化同济精神内涵423
大项目推动大跨越424
大学的向心力和辐射力425
第八辑 三好坞畔431
科学家的心灵431
入党申请432
毕业之歌433
假如437
我站在夏与秋的交点上438
我爱新村的灯光440
八月里,有一场太阳雨441
这一个时刻442
黄金海岸444
春雨446
桥歌447
鲜花盛开的五月453
校园诗两首457
谒鲁迅墓459
您好,我的母校460
盆景浅谈461
弦歌绕绿荫462
在恩格斯故居作客462
在金花的故乡464
喜看金山农民画465
空中拍摄同济校园466
百子坡受降466
山水画与地质学468
我爱上了岩土工程专业468
铭语小记469
丹麦之行散记471
周总理来到大学生中间472
八步寻觅故址473
友痕474
九华山释谜475
战士·学者·诗人476
看得见的海水,看不见的光477
我的德国房东478
年轻人的教堂479
最长的一日480
来到拉萨485
我的大学梦486
成长是一种美丽487
母亲的信488
飞鸟的痕迹489
校园断想490
刘少奇与校友沈其震491
心路492
李庄寻踪493
居家的精品园496
北极科考随记498
攀岩501
居家度假好读书502
梦牵楠溪江古村落503
逃离与回归504
“篆刻”我的人生良伴506
抗战时期 同济求学508
我的“音乐”旅程515
一代宗师的人生之路516
我亲历的“同济长征”路线图519
学问良师 人生益友524
一个属于父亲的故事526
百年同济的历史丰碑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