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系统图解表解新编 高中历史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系统图解表解新编 高中历史地理
  • 马景林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406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高中新课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系统图解表解新编 高中历史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历史篇1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1

表1-1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总表1

表1-2 中国奴隶社会发展简表2

表1-3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简表3

表1-4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简表7

表1-5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加强7

表1-6 中国古代社会边疆地区机构设置简表9

表1-7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变法与改革10

表1-8 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战争11

表1-9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13

表1-10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14

表1-11 中央政府和西藏的关系14

表1-12 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上台湾与大陆关系简表15

表1-13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简表15

表1-14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简表16

表1-15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主要政权简表16

表1-17 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简表18

表1-16 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简表18

表1-18 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19

表1-19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20

表1-20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21

表1-21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21

表1-22 中国古代的治乱现象22

练习一 中国古代史部分23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27

表2-1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简表27

表2-2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简表28

表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斗争史简表29

表2-4 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探索史30

表2-5 洋务运动简表31

表2-6 早期中国无产阶级发展32

表2-7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32

表2-8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文献33

表2-9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33

表2-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重要革命团体、政党简表34

表2-11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比较表35

表2-12 中国近代文化简表(一)36

表2-13 中国近代文化简表(二)36

表2-14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五次谈判38

表2-1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学生运动39

表2-16 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活动40

表2-17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41

表2-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会议41

表2-19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会议42

表2-20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简表44

练习二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44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49

表3-1 新航路的开辟简表49

表3-2 15世纪末~18世纪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简况49

表3-3 文艺复兴简表50

表3-4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思想家简表50

表3-6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51

表3-5 17世纪~18世纪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简表51

表3-7 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比较简表53

表3-8 1789年~1945年法国政权更替简表54

表3-9 历史上德国政权的演变56

表3-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简况56

表3-11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对亚洲的侵略简表58

表3-12 19世纪上半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简况59

表3-13 20世纪前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简表60

表3-14 二战后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重大事件简表60

表3-15 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组织简表61

表3-16 世界近代现代史重要国际会议和重要文件简表63

表3-17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重要的国际工人组织简表68

表3-18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三次工业革命比较简表70

表3-19 世界近代现代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简表71

表3-20 17世纪~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重大发明简表75

表3-21 17世纪~20世纪初主要文学流派及代表作简表76

表3-22 17世纪~20世纪初主要艺术流派及代表作简表77

练习三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上)78

练习四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上)82

综合练习85

附录一 标志性事件90

(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上)标志性事件90

(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下)标志性事件94

(三)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标志性事件95

(四)中国近代现代史(下)标志性事件98

附录二 练习参考答案100

表1-2 恒星和星云107

表1-1 天体107

地球在宇宙中总表107

第一章 地球在宇宙中107

地理篇107

表1-3 星座108

图1-1 九月星空图108

表1-4 天体系统109

表1-5 太阳的概况109

表1-6 太阳外部结构109

图1-2 太阳系的模式图109

表1-8 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110

表1-7 太阳系及其成员110

图1-3 恒星日和太阳日图111

表1-9 地球的运动111

图1-4 黄赤交角图112

图1-5 地球公转图112

表1-10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112

表1-11 四季的划分113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14

地球上的大气总表114

表2-1 地球的圈层114

表2-2 大气的组成115

图2-1 气温的垂直分层图115

表2-3 大气的垂直分层115

表2-4 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强度116

表2-5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16

表2-6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116

图2-3 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117

表2-7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117

图2-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117

图2-4 世界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118

表2-8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119

表2-9 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119

图2-5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图119

表2-10 气旋与反气旋120

图2-6 北半球大气环流图120

图2-7 气压带和风带图121

表2-11 气压带和风带121

图2-9 世界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22

图2-8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122

表2-1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23

图2-10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123

表2-13 季风123

表2-14 降水的类型123

图2-11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124

表2-15 世界降水的分布124

表2-18 锋面与天气125

图2-12 冷锋天气图、暖锋天气图125

表2-17 气团125

表2-16 天气和气候125

表2-19 形成气候的因素126

图2-13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127

表2-20 世界的气候类型128

表2-21 人类活动与气候129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130

地球上的水总表130

图3-1 水循环示意图130

图3-2 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131

表3-3 海洋水的盐度131

表3-1 水循环131

表3-2 水平衡131

表3-4 海洋水的温度132

表3-5 洋流132

图3-3 世界洋流的模式图133

图3-4 世界洋流的分布图133

图3-5 闽江的雨量与流量关系图、塔里木河的流量与气温对照图134

表3-8 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印度洋)134

表3-6 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太平洋)134

表3-7 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大西洋)134

表3-9 河流的补给135

表3-10 冰川135

图3-6 潜水水面示意图、自流水盆地示意图135

表3-11 地下水136

表3-12 世界水资源的利用136

表3-13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136

表4-1 地球的内部分层137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总表137

第四章 地壳和地壳运动137

表4-2 地壳的组成元素138

图4-1 地壳结构示意图138

表4-3 地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138

表4-4 矿物138

表4-5 岩石与矿床138

表4-8 地质构造139

图4-2 背斜、向斜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地垒和地堑图139

表4-7 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139

表4-6 地质作用139

图4-3 六大板块示意图140

表4-9 板块140

表4-10 主要山脉、海洋和海沟的成因140

表4-11 地热140

表4-12 火山141

图4-4 震源和震中图141

表4-13 地震波141

表4-14 地震141

图4-5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142

图4-6 花岗岩的风化情况图、风蚀蘑菇图、石灰岩洞图、冰蚀地貌、海蚀地貌、三角洲图142

表4-15 外力作用143

图4-7 古生代早期的生物图、古生代晚期的生物图中生代的生物图、始祖鸟图、新生代的生物图143

表4-16 地质发展史144

表5-3 植物的分布与环境、指示性植物145

表5-1 生物圈145

表5-2 生物的作用145

第五章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145

地球上的生物圈和自然带总表145

图5-1 生态系统组成图、池塘生态系统图146

表5-4 生态系统146

图5-2 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146

表5-5 食物链和食物网147

图5-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生态金字塔示意图147

图5-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147

表5-6 物质和能量的流动147

图5-5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148

表5-7 生态平衡148

表5-8 地理环境148

表5-9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49

表5-10 陆地自然带149

综合练习一151

第六章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157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总表157

表6-1 自然资源157

表6-2 土地资源158

图6-1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158

表6-3 世界森林资源159

图6-3 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159

图6-2 世界自然带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159

图6-4 我国“三北”防护林区造林示意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160

表6-4 我国的森林资源160

表6-5 世界草场资源160

表6-7 “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161

表6-8 世界主要非能源矿种和我国矿产资源位次161

表6-6 我国草场资源和珍稀的水生生物资源161

图6-5 我国主要矿产分布示意图162

表6-9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62

表6-10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支柱和缺失的矿产、建立的区域性矿产基地162

第七章 能源和能源的利用163

能源和能源利用总表163

表7-1 能源163

图7-1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164

表7-3 我国的主要煤矿165

图7-3 我国煤矿工业示意图165

图7-2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165

表7-2 煤炭的分布165

图7-4 世界七大石油区探明储量的比较图166

图7-5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166

图7-6 我国石油资源分布图167

表7-4 石油、天然气资源167

图7-7 我国石油工业示意图168

表7-5 煤炭和石油的比较168

图7-8 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地区分布图168

表7-7 新能源169

图7-9 我国电力工业示意图169

表7-6 水能169

图7-10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170

表7-8 能源的消费构成170

第八章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171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总表171

表8-1 影响农业的因素171

表8-3 农业问题172

表8-2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172

图8-1 世界小麦、玉米、水稻的主要产区和小麦输出方向图173

表8-4 粮食生产和分布173

表8-5 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世界粮食问题)174

表8-6 我国的农业数值174

表8-7 农业的自然条件174

图8-2 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174

表8-8 农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75

表8-9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175

第九章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176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总表176

表9-1 工业的分类176

图9-1 英国工业城市的分布图、美国工业分布地区变化图177

表9-2 工业技术革命177

图9-2 美国五大湖地区煤、铁产地和钢铁工业分布图178

表9-3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178

表9-4 工业布局的趋向180

图9-3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180

图9-4 我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图181

表9-5 我国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181

表9-6 我国工业生产和布局的调整181

图9-5 我国铁路建设示意图182

表9-7 我国主要交通设施的建设182

表9-8 我国主要的钢铁工业基地183

图9-7 我国主要棉、毛纺织工业的分布图183

图9-6 我国大中型钢铁工业的分布图183

表9-9 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184

表9-10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184

表9-11 我国三大工业地带185

表9-12 我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185

表9-13 三废及其治理185

第十章 人口与城市186

人口与城市总表186

图10-1 世界人口分布图186

表10-1 人口的分布(1997年)187

图10-2 我国人口分布图187

表10-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衡量人口合理性的标志188

表10-3 国际人口的迁移188

表10-4 城市化188

表10-5 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188

图10-3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图189

表10-6 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1997年)189

图11-1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190

表11-1 环境190

人类和环境总表190

第十一章 人类与环境190

表11-2 环境问题191

表11-3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191

表11-4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91

表11-5 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192

综合练习二193

附录一 文科综合考试初中地理知识范围200

附录二 练习参考答案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