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忠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163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大气污染及控制概况1
1·1大气污染及其影响2
1.1.1 大气污染2
1.1.2 大气污染物5
1.1.3 大气污染的危害9
1.1.4 大气污染的区域影响16
1·2大气污染控制发展历程及趋势19
1·3大气污染控制法律法规23
1.3.1 各国大气污染控制法的发展史23
1.3.2 我国环境保护体系25
1.3.3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27
1·4大气环境标准30
1·5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概况34
1.5.1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35
1.5.2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37
习题39
第2章 大气污染控制基础40
2·1燃烧与大气污染40
2.1.1 燃烧的基本概念40
2.1.2 燃烧的基本理论41
2.1.3 燃料与燃烧方式43
2.1.4 燃烧与大气污染物55
2·2燃烧过程与污染控制56
2.2.1 CO和CO2的生成和控制56
2.2.2 烟尘的生成与控制58
2.2.3 硫氧化物的生成与控制61
2.2.4 NOX的生成与控制66
2.2.5 碳氢化合物的生成与控制71
2·3大气污染控制基础数据计算73
2.3.1 煤73
2.3.2 液体燃料与气体燃料76
2.3.3 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78
2.3.4 燃烧产生气量的计算79
2.3.5 烟气中CO含量的计算83
2.3.6 SO2的排放浓度与脱硫效率的计算84
符号说明87
习题88
第3章 除尘技术及装置89
3·1除尘技术基础89
3.1.1 粉尘的物理性质89
3.1.2 粉尘粒径及粒径分布95
3.1.3 除尘装置的性质104
3·2机械式除尘器108
3.2.1 重力沉降室108
3.2.2 惯性除尘室113
3.2.3 旋风除尘器115
3·3湿式除尘器128
3.3.1 湿式除尘器基础128
3.3.2 水膜除尘器134
3.3.3 文丘里除尘器139
3.3.4 喷淋除尘器146
3.3.5 自激喷雾除尘器148
3.3.6 板式塔除尘器151
3·4电除尘器151
3.4.1 电除尘原理151
3.4.2 电除尘的分类及结构160
3.4.3 电除法器设计与选型167
3·5过滤式除尘器172
3.5.1 过滤式除尘器的分类、原理及性能172
3.5.2 袋式除尘器179
3.5.3 颗粒层除尘器188
3·6除尘器应用190
3.6.1 除尘器的选择190
3.6.2 除尘器的维护196
符号说明197
习题198
第4章 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基础201
4·1气体吸收201
4.1.1 吸收过程的气液平衡201
4.1.2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203
4.1.3 吸收过程的传质205
4.1.4 吸收塔的计算207
4.1.5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217
4.1.6 解吸(脱吸)220
4.1.7 吸收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222
4·2气体吸附223
4.2.1 吸附理论224
4.2.2 吸附剂的物理性质228
4.2.3 固定床吸附系统230
4.2.4 固定床炭吸附系统的设计233
4.2.5 国家床吸附系统操作的经济性233
4.2.6 流化床吸附器235
4·3燃烧法236
4.3.1 燃烧理论237
4.3.2 燃烧法设计245
4·4冷凝法254
4.4.1 冷凝设备254
4.4.2 冷凝原理及污染物热力学性质255
4.4.3 冷凝计算255
符号说明258
习题259
第5章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261
5·1脱硫技术基础261
5.1.1 SO2的性质261
5.1.2 硫氧化合物的生成机理262
5.1.3 烟气脱硫技术原理264
5·2燃烧前脱硫技术276
5.2.1 燃煤脱硫的物理方法277
5.2.2 燃煤脱硫的化学方法279
5.2.3 煤的其他脱硫方法281
5.2.4 其他燃料脱硫282
5·3燃烧中脱硫283
5.3.1 型煤固硫284
5.3.2 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288
5.3.3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291
5·4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297
5.4.1 石灰石/石灰湿法297
5.4.2 双碱法305
5.4.3 氨法308
5.4.4 喷雾干燥法314
5.4.5 金属氧化物吸收法316
5·5烟气脱硫工程实例319
符号说明321
习题322
第6章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325
6·1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基础325
6.1.1 NOX的产生及形成机理325
6.1.2 NO和NO2的热力学平衡328
6.1.3 热机理型NO331
6.1.4 暧时机理型NO338
6.1.5 燃料型NO338
6·2燃烧时氮氧化物减排技术340
6.2.1 影响Nox排放的主要因素340
6.2.2 燃烧优化343
6.2.3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343
6.2.4 两级燃烧技术343
6.2.5 烟气再循环技术344
6·3燃烧后氮氧化物控制技术346
6.3.1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346
6.3.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348
6·4其他氮氧化物处理技术349
6.4.1 吸收法349
6.4.2 吸附法357
6.4.3 等离子体去除法359
6.4.4 生物法359
6·5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应用实例360
符号说明363
习题363
第7章 其他废气处理技术366
7·1有机废气处理技术366
7.1.1 有机废气的来源及危害366
7.1.2 净化方法及选择366
7.1.3 常见的净化工艺及流程368
7·2酸性气体处理技术376
7.2.1 硫化氢废水治理376
7.2.2 氯化氢废气治理386
7.2.3 含氟废气治理390
7·3恶臭处理技术393
7.3.1 臭气的来源393
7.3.2 恶臭的治理方法393
7·4含铅废气处理技术397
7.4.1 铅污染的来源与危害397
7.4.2 含铅烟气的净化398
7·5酸雾处理技术403
7.5.1 丝网除雾器403
7.5.2 折流式除雾器405
7.5.3 离心式除雾器406
第8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配套辅助设备设计408
8·1集气罩设计408
8.1.1 伞型集气罩409
8.1.2 侧吸罩409
8.1.3 密闭式集气罩410
8·2管道设计412
8.2.1 流体流动理论413
8.2.2 风道计算方法415
8.2.3 通风管道的设计与运转管理418
8·3风机的设计与选择420
8.3.1 风机特性曲线422
8.3.2 风机定律422
8.3.3 风机性能表423
8.3.4 风机的选择425
8.3.5 风机的噪声426
8.4泵的设计与选用427
8.4.1 离心泵的理论压头427
8.4.2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430
8.4.3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其应用432
8.4.4 离心泵的选用、安装和操作436
符号说明437
习题438
第9章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扩散439
9·1气象基础知识439
9.1.1 主要气象要素439
9.1.2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441
9.1.3大气边界层的风场448
9·2大气扩散基本理论453
9.2.1 大气扩散453
9.2.2 大气扩散模式455
9·3大气扩散理论应用466
9.3.1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466
9.3.2 大气稳定度分级及扩散参数确定468
9·4烟囱高度设计与厂址选择476
9.4.1 烟囱高度设计计算476
9.4.2 厂址选择478
符号说明480
习题481
参考文献483
附录485
附录Ⅰ 单位换算表485
附录Ⅱ 空气的重要物性489
附录Ⅲ 水的重要物性490
附录Ⅳ 某些气体的重要物性(101.3kPa)491
附录Ⅴ 几种气体或蒸气的爆炸特性492
附录Ⅵ 几种粉尘的爆炸特性492
附录Ⅶ 局部阻力系数493
附录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