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管理创新与系统思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习彬,李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896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府管理创新与系统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政府管理创新体系3
第1章 体制问题的特征3
1.1 分粥新论4
1.2 体制问题的基本特征6
1.3 体制问题的实质:若干重大制度的综合12
1.4 体制问题的识别14
第2章 体制与人的素质15
2.1 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素质差吗?15
2.2 体制与公民素质17
2.3 体制与公职人员素质20
2.4 体制与领袖人物素质23
2.5 历史的反思25
2.6 再谈体制问题的实质:系统整体性态的涌现26
第3章 计划体制弊端症结之所在:偏离实际的社会假设基础28
3.1 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困惑29
3.2 计划体制的社会假设基础30
3.3 计划体制的形成和动作33
3.4 若干体制问题出现的机理分析36
3.5 与计划体制假设不同的现实世界40
第4章 现行体制下政府政策失误分析44
4.1 事理和事理过程45
4.2 模型概念48
4.3 一般决策模型49
4.4 一般决策过程模型51
4.5 政府公共政策过程模型53
4.6 现行体制下政策失误的具体环节分析55
第5章 政府管理创新内容体系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58
5.1 计划体制产生的系统哲学基础59
5.2 社会问题及其解决的层次性与政府管理创新体系61
5.3 中国国情:管理的复杂性、体制文化和独特的发展道路65
5.4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和一般社会系统理论70
第二篇 体制改革与三元整合理论77
第6章 体制改革与设计的基础理论——系统整合原理77
6.1 系统整合原理78
6.2 自然界演化的基本关系式:“1+1>2”80
6.3 人类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系统整合原理解释83
第7章 三元整合理论与体制描述89
7.1 三元整合理论和规范行为理论90
7.2 专制体制和民主体制的三元整合理论描述100
7.3 体制改革中出现问题的三元整合理论分析105
第8章 改革、稳定与发展关系的系统模型113
8.1 社会系统稳定性的三元整合理论描述113
8.2 现代民主体制的稳定机制119
8.3 社会发展规律的三元整合理论描述122
8.4 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129
8.5 社会组织体制的未来发展——自治体制131
第9章 关于我国行政体制建设的思考137
9.1 科层制的由来和评价137
9.2 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建设的目标——完善科层制139
9.3 完善科层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42
第10章 社会系统组织理论基础147
第三篇 新系统理论与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147
10.1 科学的运行概念与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148
10.2 新的系统概念和系统功能原理154
10.3 社会系统非完全整合原理158
第11章 体制设计与机制设计166
11.1 体制设计与机制设计的基本问题167
11.2 机制设计168
11.3 政策制定体制的改进;从层级行政管理体制到项目管理体制172
第12章 管理组织结构设计180
12.1 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181
12.2 管理职能机构设计182
12.3 管理岗位设计190
12.4 编制设计196
第13章 运行设计与规范化管理199
13.1 问题的提出200
13.2 运行设计的主要内容202
13.3 运行设计的意义207
13.4 运行设计的技术路线209
13.5 结构化研究与规范化方法举例213
13.6 运行设计的规划和组织方案218
13.7 规范化管理的学科地位221
13.8 规范化管理的中国特色及应用223
第四篇 系统思维229
第14章 系统思维的历史发展229
14.1 20世纪中叶前的系统思想发展230
14.2 20世纪中叶之后的系统思想发展234
第15章 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241
15.1 线性思维的含义242
15.2 世界本质上是非线性的243
15.3 线性思维:许多决策失误的根源245
15.4 非线性思维:许多重大创新战略决策的始源248
15.5 反直观整合:新体制设计中的非线性思维250
15.6 如何实现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转变252
第16章 从整体性思维到总体性思维256
16.1 整体性思维的局限性分析258
16.2 总体系统观与总体性思维263
16.3 总体性思维指导下的管理理念与原则变革267
16.4 对政府管理“公共利益至上”的质疑272
第17章 从零和博弈思维到共赢思维276
17.1 什么是共赢思维277
17.2 共赢思维何以将成为当代的主导思维方式281
17.3 如何实现共赢思维284
17.4 创建共赢型组织的案例287
第五篇 附篇293
第18章 规范行为理论293
18.1 规范行为的特征、功能与分类293
18.2 规范与规范行为的发展变化299
18.3 规范的遵循309
第19章 熵-信息理论:社会系统组织化的定量描述322
19.1 熵理论的历史与现状323
19.2 熵-信息理论的概念体系326
19.3 系统组织化状态演变的熵-信息理论描述332
19.4 社会系统组织化的熵-信息理论描述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