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传输技术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建中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645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数字传输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传输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信息与通信1
1.1 信息的重要性1
1.2 信息的概念2
1.2.1 什么是信息2
1.2.2 信道及信道容量3
1.2.3 信息的特征及实现手段4
1.3 现代通信技术的特点5
1.4 通信系统7
1.4.1 终端系统7
1.4.2 传输系统8
1.4.3 交换系统15
1.5 网络17
1.5.1 通信网17
1.5.2 IP电信网络18
1.5.3 接入网19
1.5.4 网络管理系统20
1.5.5 电信网的战略发展趋势21
1.6 结论22
习题与思考题23
2.2.1 音频编码基础25
2.2 音频与视频编码基础、方法与性能25
2.1 概述25
第二章 信源编码技术25
2.2.2 视频信号的压缩编码基础27
2.2.3 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29
2.2.4 语音与图像编码的性能评价30
2.3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34
2.3.1 信号采样34
2.3.2 标量量化34
2.3.3 矢量量化39
2.4 参量编码技术41
2.4.1 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41
2.4.2 LPC声码器45
2.4.3 语音的合成分析编码47
2.5 无失真压缩编码技术48
2.5.1 信息量与熵48
2.5.2 冗余度、编码效率与压缩比48
2.5.3 概率匹配编码49
2.6 限失真压缩编码技术51
2.6.1 预测编码51
2.6.2 离散余弦变换55
习题与思考题57
第三章 数字多路复用技术60
3.1 多路复用的概念60
3.2.1 二线数字双工传输61
3.2 双工技术61
3.2.2 光纤信道中的双工技术65
3.2.3 无线双工技术68
3.3 多址技术68
3.3.1 频分多址69
3.3.2 时分多址70
3.3.3 扩频多址72
3.3.4 空分多址74
3.4 随机接入技术75
3.4.1 Aloha协议77
3.4.2 CSMA协议79
3.5 TDM复用技术基础81
3.5.1 PCM基群帧结构与数码率82
3.5.2 基群系统主要技术性能83
3.5.3 循环冗余校验方式及其应用84
习题与思考题89
第四章 PDH和SDH复用技术90
4.1 数字传输系统的发展90
4.2 PDH和SDH的帧结构93
4.2.1 PDH复用结构及缺陷95
4.2.2 SDH的帧结构特点96
4.2.3 SDH的帧结构97
4.3.1 段开销的安排98
4.3 SDH段开销98
4.3.2 段开销功能99
4.4 复用和映射103
4.4.1 复用结构104
4.4.2 映射和复用过程107
4.4.3 139.2 64M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108
4.4.4 34.3 68M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109
4.4.5 2.0 48M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110
4.4.6 N个AUG到STM-N的复用113
4.4.7 通道开销113
4.4.8 ATM信元的映射116
4.4.9 IP数据报的映射119
习题与思考题120
第五章 数字同步技术121
5.1 数字传输系统的帧同步121
5.1.1 帧同步原理121
5.1.2 最佳同步码123
5.1.3 帧同步系统性能的分析126
5.2 位同步技术——码速调整原理129
5.2.1 帧结构129
5.2.2 帧结构变换131
5.3.2 帧结构135
5.3.1 系统组成135
5.3 PDH系统正码速调整分析135
5.3.3 正码速调整基本关系式137
5.3.4 正码速调整过程分析137
5.3.5 正码速调整缓存器的容量140
5.4 指针调整原理140
5.4.1 指针调整的作用140
5.4.2 指针调整原理141
5.4.3 AU-4指针正调整142
5.4.4 AU-4指针负调整143
5.4.5 AU-4指针的安排144
5.4.6 指针的产生及解释规则145
5.5 码速调整的相位抖动分析147
习题与思考题148
第六章 网络单元设备150
6.1 SDH网元设备的功能结构150
6.1.1 复合功能块和基本功能块153
6.1.2 辅助功能块160
6.2 SDH设备类型162
6.2.1 SDH复用设备163
6.2.2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165
6.2.3 再生器170
6.3 原子功能模型170
6.3.1 基本构件172
6.3.2 参考点与参考点信息174
6.3.3 组合规则175
6.3.4 原子功能描述176
习题与思考题177
第七章 传送网结构179
7.1 传送网的功能结构179
7.1.1 传送网的功能结构179
7.1.2 传送网的分层与分割183
7.1.3 SDH传送网187
7.2 传送网的网络保护机制190
7.2.1 网络生存性策略190
7.2.2 网络保护的类型192
7.2.3 网络恢复196
7.3 SDH传送网的物理拓扑结构和网络保护199
7.3.1 SDH传送网的保护方式200
7.3.2 我国的SDH网络结构206
习题与思考题207
第八章 传送网的同步与定时209
8.1 数字网同步的基本概念209
8.1.1 数字业务网中的同步209
8.1.2 时钟同步方式210
8.1.3 数字网的同步模式212
8.2.1 同步网的节点时钟213
8.2 数字同步网的结构213
8.2.2 同步网的定时信息传递216
8.2.3 数字网的同步性能217
8.2.4 节点时钟的主要定时要求220
8.3 SDH传送网的同步与定时223
8.3.1 SDH的网同步结构223
8.3.2 SDH网元设备时钟的工作方式228
8.3.3 SDH网的同步状态231
习题与思考题232
9.1 数字网的传输性能指标233
9.1.1 数字传输性能指标分类233
第九章 传送网的传输性能233
9.1.2 数字参考模型235
9.2 数字传输系统的误码性能236
9.2.1 差错检测与差错性能237
9.2.2 电路层的误码性能规范239
9.3 通道层网络的误码性能240
9.3.1 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及其分配240
9.3.2 SDH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244
9.3.3 可用性指标246
9.4 滑动性能指标及其分配246
9.5 数字网的同步与定时性能247
9.5.1 数字传送网的抖动和漂移247
9.5.2 传送网的抖动和漂移性能251
习题与思考题259
第十章 SDH的维护和管理260
10.1 电信管理网260
10.2 功能结构261
10.2.1 功能块261
10.2.2 参考点261
10.2.3 功能元件262
10.3 信息结构263
10.3.1 管理层模型263
10.3.2 组织模型263
10.4 物理结构和通信模型264
10.5 OSI参考模型和协议265
10.5.1 OSI参考模型265
10.5.2 协议和协议栈266
10.6 TMN的职能267
10.6.1 管理服务268
10.6.2 管理功能类型268
10.7 SDH网络管理269
10.7.1 SMN的组织模型269
10.7.2 SDH信息模型272
习题与思考题282
参考文献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