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成染料 化学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正中,周玲玉 著
- 出版社: 台湾中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65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合成染料 化学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总论1
第一章 染料的发展史1
1 天然染料1
1—1 紫色染料2
1—2 蓝色染料2
1—3 红色染料3
2 合成染料3
3 染料著作8
3—1 染料索引8
3—2 合成染料化学与染料分析化学18
3—3 其他染料著作19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9
2 染料的应用分类24
1 色质的分类24
第二章 染料的分类24
3 染料的化学分类27
4 应用染料类与化学构造染料类之关系33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34
第三章 染料的命名36
1 染料命名的原则36
2 染料命名的方法37
2—1 染料类别表示的方法37
2—2 染料色表示的方法41
2—3 染料强度表示的方法43
2—4 染料状态表示的方法44
3 染料的中文译名44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46
1 照明的光源48
第四章 光与色48
Ⅱ.染料的色48
2 光的单位49
3 光谱与色50
3—1 吸收光谱带52
3—2 离子态化合物的吸收光谱52
3—3 电荷传递光谱与色53
3—4 d—d对电子移动光谱与色54
3—5 分子光谱与色54
4 色光吸收的测度58
4—1 色测度仪的基本定律58
4—2 光电吸收仪59
4—3 光的选择61
4—4 混合溶液中色质的测度62
5 光吸收计算的理论64
4—5 吸收仪分析之误差64
5—1 分子轨道法(MOM)65
5—2 价键法(VBM)66
5—3 自由电子法(FEM)66
6 色光的混合67
6—1 混色的原则67
6—2 混色的要点68
6—3 色的特征69
7 色织物的反射率69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70
第五章 染料的发色理论74
1 无机颜料的发色理论74
1—1 挥发性色质74
1—2 溶液中的离子74
1—5 正规无色固体可能成为有色76
1—3 无色离子组成的固态化合物76
1—4 同一金属成为两种不同价化合物的色76
2 有机化合物的发色理论78
2—1 染料的发色理论78
2—2 发色基导生的色质的化学构造80
2—3 有机颜料的发色81
3 发色理论与量子化学87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89
第六章 染料的构造与发色基91
1 亚硝基构造染料类91
2 硝基构造染料类92
3 偶氮基构造染料类92
3—1 单偶氮基构造的染料93
3—2 双偶氮基构造的染料94
3—3 三偶氮基构造的染料96
3—4 多偶氮基构造的染料100
4 显色基与偶合物共同组成化学构造染料类100
5 二苯乙烯构造染料类102
6 聚乙烯链构造染料类103
7 苯甲烷构造染料类103
8 醌属构造染料类104
9 靛属构造染料类106
10 各种杂环构造染料类108
11 硫化构造染料类111
12 丙酯、氨酮及羟酮构造染料类112
13 苯二甲蓝构造染料类113
14 天然色素的化学构造113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14
1 靛蓝染料117
第七章 天然染料的提制117
Ⅲ.染料的合成117
2 苏枋与苏木染料118
3 茜草染料120
4 其他天然染料121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21
第八章 合成染料的原料123
1 苯、萘及蒽的制备123
1—1 煤的热分解123
1—2 汽油再造品124
1—3 化学合成品124
2 苯、萘及蒽的性质125
2—1 化学构造与命名法则125
2—2 化学反应127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28
第九章 染料的中间化合物130
1 苯、萘与蒽的衍生物130
1—1 苯的衍生物及其生成反应130
1—2 萘的衍生物及其生成反应133
1—3 蒽的衍生物及其生成反应136
2 染料合成的化学反应137
2—1 卤化作用137
2—2 硝化作用137
2—3 磺化作用138
2—4 法拉底与克拉夫反应138
2—5 胺化作用139
2—6 羟基化作用139
2—7 氧化—还原作用139
3—1 第一个取代基的位置140
3 取代位置的法则140
2—8 酯化作用与醚化作用140
3—2 第二个以上取代基的位置141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45
第十章 染料的合成与制造流程147
1 偶氮构造染料的合成作用147
1—1 偶氮化作用与偶合作用147
1—2 偶合物与偶氮盐所具侧基之影响151
1—3 偶氮染料合成的方式153
2 蒽醌构造染料的合成155
3 三苯甲烷染料的合成156
4 染料制造流程157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60
1 染料中的杂质161
1—1 染料制造中所生成的杂质161
第十一章 染料的纯度161
Ⅳ.染料的性质161
1—2 掺入的杂质162
2 染料的纯化162
3 浓度的测定163
3—1 染料的浓度164
3—2 比色法164
3—3 测色法166
3—4 结晶离析法与滴定法170
3—5 道威尔法170
3—6 染色法171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71
1 染料的吸光性173
1—1 单色光线的吸收、反射及透过与染料浓度的关系173
第十二章 染料的通性173
1—2 染料的光线吸收曲线176
2 染料的溶解性177
2—1 染料的水溶性177
2—2 染料的油溶性178
3 染料的理化性179
3—1 染料的热反应性179
3—2 染料的化学药剂适应性179
4 染料的坚牢性180
4—1 坚牢度180
4—2 坚牢度标准180
4—3 坚牢度的种类183
4—4 坚牢度的标准试验法185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189
1—1 染料的染着性191
第十三章 染料的染色性191
1 染料的吸收性191
1—2 染料的固色性194
1—3 染料的亲和性195
1—4 染料的反应性197
1—5 吸收率与吸收速率197
2 染色平衡200
2—1 染色平衡的建立200
2—2 影响染色平衡201
2—3 加速染色平衡201
2—4 染色平衡的测度201
2—5 染料吸附等温线203
2—6 各类染料的染色平衡204
3 影响染料吸收的因素206
3—1 温度与时间206
3—2 染色助剂208
3—4 机械的作用209
3—3 界面化学的探讨209
4 各类染料的吸收率与吸收速率210
5 吸收率的测度试验214
5—1 单一染料的吸收率测度214
5—2 两纤维混纺物吸收率的测度218
5—3 混合染料染色之吸收率测度219
6 染料的均染性219
7 染料的纤维适应性222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223
第十四章 染料的检别试验225
1 纤维的物理检别试验225
Ⅴ.染料的检别225
2 纤维的化学检别试验228
3 染料的检别方法230
3—1 能见光波吸收分析检别法230
3—2 色析法231
3—3 对流分配法243
3—4 离子交换与离子筛分离法245
3—5 化学检别与染色检别法245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245
第十五章 染料的检别应用248
1 染料组成的检别248
1—1 电解质的检查法248
1—2 界面活性剂的检查法248
2—1 染料的检试分组法249
2—2 检别试验249
2 染料类别的检别试验249
1—3 多色组成的检别法249
2—3 试验用药剂255
3 染物的染料检别255
3—1 纤维素纤维染物的染料检试法255
3—2 蛋白纤维染物的染料检试法259
3—3 醋酸酯与多元酯纤维染物的染料检试法260
3—4 聚醯胺纤维染物的染料检试法260
3—5 聚丙烯腈纤维染物的染料检试法260
3—6 检试用的药剂261
4 染物染料的系统检试261
4—1 纤维素纤维染色物染料的系统检试法261
4—2 蛋白纤维染色物染料的系统检试法265
4—3 醋酸绢丝染色物染料的系统检试法266
4—4 聚醯胺纤维染色物染料的系统检试法267
4—5 聚丙烯腈纤维染色物染料的系统检试法268
4—6 多元酯纤维染色物染料的系统检试法269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269
Ⅵ.染料的非纺织应用271
第十六章 食品、药物及化妆品应用之染料271
1 色素与营养素271
1—1 糖类271
1—2 蛋白质类272
1—3 脂肪类272
1—4 水与无机矿质类273
1—5 维生素273
2 食品的天然色泽273
2—1 天然色素的种类274
2—2 油溶性色素274
2—3 水溶性色素275
3 食品染料与食品着色276
3—1 食品染料的性质276
2—4 天然色素的应用276
3—2 食品染料使用的限制278
3—3 食品染料的分类及标准278
3—4 本国食品染料种类286
3—5 沉淀色素290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291
第十七章 毛发与皮革染料293
1 发色293
2 染发的染料294
2—1 毛发染料应具的特性294
2—2 氧化性发染料294
2—3 氧化性发染料染发的化学反应295
2—4 自动氧化性发染料299
2—5 金属性发染料301
2—6 直接性发染料302
2—7 喷染发胶306
3 皮革染料306
3—1 皮革的鞣制306
3—2 皮革染色307
4 人造皮的着色319
4—1 人造皮319
4—2 聚脲酯涂盖加工剂319
4—3 涂盖加工法320
4—4 假皮的染色320
4—5 塑胶皮321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321
1—2 无机颜料323
1—1 纸染料的种类323
第十八章 纸染料与彩色照片染料323
1 纸的染色323
1—3 合成染料324
1—4 纸染料的性质326
1—5 纸染料的应用327
2 彩色照片染料的应用329
2—1 加色系的色329
2—2 减色系的色330
2—3 照相正片染色331
2—4 氧化的偶合反应的形像染料生成法332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334
1—1 溶剂染料的构造336
1—2 溶剂染料的性质336
1 溶剂染料336
第十九章 溶剂染料与油墨染料336
1—3 溶剂染料的分类337
1—4 溶剂染料的应用343
2 油墨染料344
2—1 油墨与印刷术344
2—2 油墨与染料344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352
2—3 油墨的调制352
Ⅶ.染料的纺织应用354
第二十章 萤光增白剂354
1 萤光增白剂354
1—1 萤光增白剂之种类、化学构造与性质354
1—2 萤光增白剂制品357
2 萤光增白剂与紫外线吸收359
2—1 白色359
2—2 萤光增白剂化学及作用的模式362
3—1 纺织品的增白应用363
3 萤光增白剂的应用363
3—2 合成纤维之纺前与塑胶实体萤光增白加工364
3—3 纸品萤光增白剂增白法368
4 黑色与黑色染料369
4—1 黑色369
4—2 黑色染料370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370
第二十一章 颜料的应用372
1 颜料的种类372
1—1 颜料372
1—2 颜料的分类372
1—3 应用颜料的类别373
1—4 有机颜料的化学类别374
1—5 无机与有机颜料的比较375
2—1 颜料的性质376
2 颜料的构造与合成376
2—2 颜料化学构造的影响377
2—3 颜料的合成378
3 颜料的应用387
3—1 涂盖加工剂387
3—2 印刷油墨387
3—3 纺织品类的着色387
3—4 其他的应用387
3—5 颜料性质、应用与构造的综合分类表解388
4 颜料的检查试验395
4—1 颜料品质的检试395
4—2 颜料着色物的试验397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399
2 酸性染料402
1—3 反应性染料402
2—1 酸性染料的化学构造402
1 蛋白质纤维类染料的种类402
1—1 酸性染料402
第二十二章 羊毛与蚕丝纤维类染色的染料402
1—2 金属酸性染料402
2—2 酸性染料的理化性403
2—3 酸性染料的坚牢度403
2—4 酸性染料与酸408
2—5 蛋白质纤维与酸409
2—6 染料的均染性与酸413
2—7 蚕丝与酸性染料413
2—8 偶氮构造酸性染料与蒽醌构造酸性染料414
2—9 酸性染料的应用417
3—1 染料的种类421
3—2 染料的构造421
3 金属酸性染料421
3—3 染料的性质432
3—4 金属复合染料与酸性铬媒染料的应用435
4 反应性染料440
4—1 羊毛反应性染料440
4—2 羊毛反应性染料的构造441
4—3 羊毛反应性染料的应用441
4—4 棉反应性染料441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442
第二十三章 纤维素纤维类直接染色的染料443
1 直接染料443
1—1 染料的化学构造443
1—2 染料的性质447
1—3 染料的应用451
2—1 偶氮化物456
2 偶氮化染料456
2—2 偶合物459
2—3 偶氮化染料的生成460
2—4 预合的偶氮化染料465
2—5 偶氮化染料的染色法466
2—6 偶氮化染料的印花法467
3 棉反应性染料468
3—1 染料的构造模式468
3—2 反应性染料与棉纤维的反应469
3—3 反应性染料的种类471
3—4 反应性染料的合成473
3—5 反应性染料的性质480
3—6 反应性染料的应用484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488
1—1 硫化作用490
第二十四章 纤维素纤维类还原染色的染料490
1 硫化染料490
1—2 无定构造的硫化染料491
1—3 固定构造的硫化染料492
1—4 硫化染料的制造通法493
1—5 硫化染料的性质493
1—6 硫化染料的应用494
1—7 波蒂盐式硫化染料496
2 硫化瓮染料500
2—1 硫化瓮染料的构造501
2—2 硫化瓮染料的性质502
2—3 海昌蓝染料的染色法502
3 阴地科瓮染料502
3—1 阴地科与阴地科属瓮染料502
3—2 阴地科瓮染料的构造503
3—3 阴地科瓮染料的性质504
3—4 阴地科瓮染料的应用504
4 蒽醌瓮染料505
4—1 瓮染料的化学构造505
4—2 瓮染料的合成506
4—3 瓮染料的性质509
4—4 瓮染料的应用514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517
第二十五章 合成纤维类染色的染料519
1 分散性染料519
1—1 分散性染料与其他染料之区别519
1—2 分散性染料的通性520
1—3 分散性染料的化学构造522
1—4 分散性染料的应用525
2 耐隆酸性染料529
2—1 耐隆与酸性染料系的染料529
2—2 酸性染料的应用532
3 阳离子性染料532
3—1 盐基性染料的化学构造533
3—2 阳离子性染料的构造与种类537
3—3 盐基性与阳离子性染料的性质542
3—4 盐基性染料的应用543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544
Ⅷ.染料科技的整合与染色生产程式化546
第二十六章 色料的色混合546
1 色的混合546
1—1 色的混合方法546
1—2 色的调和547
2—1 色的一般表示法548
2 色的性质与应用化548
2—2 色的数值化与图形化表示法549
2—3 色的色觉表示法558
2—4 色座标的色彩曲线图559
2—5 莫色尔色环表示法561
2—6 原刺激值的转换与传递561
3 测色方法563
3—1 测色的试样563
3—2 测色的仪器564
4 光反射率与色料浓度565
4—1 光反射率与浓度565
4—2 染料浓度的测算法567
4—3 染料浓度的配方568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569
1—1 色料的化学构造571
1—2 消色方法571
第二十七章 染色物的消色571
1 消色反应与色料的化学构造571
2 色纤维的消色法574
2—1 植物纤维素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染色物的消色法574
2—2 羊毛类纤维染色物的消色法576
2—3 耐隆及其混纺染色物的消色法578
2—4 多元酯纤维染色物的消色法579
2—5 亚克力纤维及其混纺染色物的消色法580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581
第二十八章 纺织品色彩的标准化582
1 视感觉与色彩582
1—1 视觉感官的缺陷与改变582
1—2 心理变易对色彩感觉的影响583
2 纺织制品的色彩586
2—1 纺织物的色彩587
2—2 服装织物的色彩587
2—3 室内饰用纺织品的色彩588
2—4 纺织品生产厂色品样本的供应588
第二十九章 染料选择与染色配方590
1 染料的选择590
1—1 染料的纤维适应性590
1—2 染料与染色方法591
1—3 染料与印花方法592
1—4 染料与染色机械593
1—5 染料的特性593
1—6 选择染料举例595
2 染色的配方606
2—1 追踪改正错误的染料配方制定法606
2—2 电子计算机配色法607
2—3 电脑配色的计算程式613
2—4 印染厂电脑配色作业620
2—5 电脑配色设备622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623
第三十章 染色程式的设定与自动控制626
1 染色程式的设定626
1—1 染色方法的择定626
1—2 染色程序的设定629
1—3 印光程序的设定642
2 染色与印花机的选择644
2—1 机械选择之条件644
2—2 染色与印花机645
附本章 中译专用名辞之外文原名649
附各种应用数值表649